第32节(1/2)

作品:《小皇后在后宫摸鱼总被抓



    当年推举沈言心摄政便是太傅的建议。

    他在先帝临危之际谏言,纵观宇文氏族全族,无人比皇后更适合辅佐帝王。

    先帝这才力排众议让沈言心监国。

    如今又推举司云琴,在沈言心眼中倒是不稀奇了。

    “太傅既开口,本宫岂有不答应的道理。”沈言心倒是乐得如此。

    省得司云琴整日在后宫练剑遛鸟搓麻将,看着比她这个太后悠闲多了,又恨又羡。

    恼恨其毫无大志,又艳羡其终日悠闲,更可惜其怀才不用。

    得到沈言心如此爽快地答应,太傅也有些意外。

    沈言心倒是笑了笑:“太傅惜才,本宫又何尝不是。”

    “说来水患之事,还多亏皇后点醒,本宫才反应过来。”沈言心笑道。

    太傅欣慰地捋了捋胡子:“这孩子是个奇才,可惜了性子懒散,偏怕麻烦。”

    于是司云琴人在宫中躺,圣旨自奉宁宫来,直接下旨让她协助太傅阅卷。

    听得司云琴人都傻了。

    且圣旨刚到,接人的轿子也到了。

    这才有了司云琴此刻神色恹恹地坐在贡院之中满脸不情愿地批阅考卷的情景。

    一开始看这些考卷还觉得文采都不错,看多了就觉得累了,也不是说都没有才华,但司云琴就是有种挺会写得挺好的,可就是没意思的感觉。

    千篇一律的展示文采,洋洋洒洒地说不到重点,像极了上辈子刚毕业的她。

    这是公务员考试又不是作文比赛。

    批阅了一个上午,司云琴打了个哈欠,实在无聊,下午的时候眼眸一转,凑到太傅身边,悄声道:“夫子,我能不能找个人来帮忙?”

    司云琴向太傅询问道。

    太傅看了她一眼:“怎么这么多学子的文章,没一个能入得了你的眼的?”

    司云琴可不敢说这种大话,连忙摇头:“那可不是,我写的还没他们好呢,就是我水平不如他们批不来,这么瞎搞岂不是不公平?”

    “这种事不应该找朝中官员们来批阅吗?怎么会落到夫子头上?一点都不规范啊。”司云琴撇撇嘴。

    “这终试便是老夫提出的,这么多年也一直是老夫负责此事。”太傅揶揄地看向司云琴,果然看到她有些尴尬的神色。

    “您负责是应该的,我批阅算什么事啊,资历学识,我都没有。”司云琴自认为自己当不起这个责任。

    “哦?那你到时说说要推荐谁?”太傅倒是好奇她到底想推荐什么人。

    司云琴端坐起来:“礼部尚书之女,您的弟子,我师姐祝静安。”

    这祝静安也是个奇人,时年三十,曾嫁为人妇因丈夫在外有了外室,并育有一子,愤而和离。

    不过司云琴听过她的和离书,那哪里是和离,字里行间都写着两个字:休夫。

    当年她才八岁,听说这事之后对这唯一的师姐肃然起敬,从此整日黏着她。

    现在祝静安是在城中一处学堂做夫子,即便是在天照城也颇有名声,她教出的弟子基本都不会差。

    一开始人们觉得女夫子能教出什么学生,后来祝静安用实力证明自己。

    其实说是师姐也有些牵强,毕竟祝静安只是跟着家中兄长一同在太傅的课堂上听过两年。

    太傅对祝静安倒是有些印象,当年便觉得此女子聪慧,但女子再聪慧终究还是嫁了人相夫教子,起初还觉得稍为惋惜。

    如今听司云琴提起,还有些好奇:“你何时和她关系这般好。”

    司云琴掩嘴轻咳了声,总不能说因为她脚踹渣男心生好感,仗着当年年幼不要脸的撒娇卖乖认识的。

    “反正师姐的能力比我强,夫子要不要考虑考虑。”司云琴眼巴巴地看着太傅:“您都敢用我不敢用一个有口皆碑的夫子?”

    太傅被她软磨硬泡的,最终还是答应了。

    当然不可能完全让司云琴一人负责批阅,终试阅卷一共要经过三道审阅,三批不同的人,司云琴只是进行初阅的环节。

    次日祝静安被请来贡院,司云琴看到她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

    祝静安只是负责帮忙司云琴的那部分任务,一开始批阅了三张,太傅亲自审核过觉得可行,也确实惊讶于这些年祝静安的变化,比当年多了许多阅历,学识更是丰厚了太多。

    司云琴在他看完称赞的时候,骄傲地说道:“怎么样,我推荐


    第3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