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1/2)

作品:《我真的不想演

分淡漠,“他便是知道了,焉能改变什么?”

    以太子和楚王的兄弟关系,这番话到底有些刻薄。

    只是郎宣清楚,这是大实话。

    太子仁厚,善于纳谏,不论是为人处世,亦或是文学政见皆是不错。

    可既然仁,便也慈,更能忍。

    他不是一个果断的性格,时常会优柔寡断,陷入两难的局面。

    更倒霉的是,在太子之上,他们的皇父正是一个性格强硬的人。有些事情即便太子知道也无法动摇什么,因为他做不到。

    毕竟天子和楚王的父子关系一直都非常紧张,尤其在皇后去世后更是如此。

    “剌氐将大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可以他们的力量,不足以彻底完成整件事情。”郎宣皱眉,“只是庆丰山抓捕的那些人看起来应当真不知情。”

    那些人经受了严刑拷打,能说的全都说了。只他们说出来的话也多是些无用的琐碎,顶多让人知道他们是如何联系上的,可关于幕后黑手的事情却是一概不知。

    剩下的突破点,只有王府里揪出来的那些叛徒。这些人被抓住后全都丢在了水牢里,迄今都还没审问过。

    “不急。”少司君重新闭上眼,淡淡开口,“再熬他们几日。”

    郎宣正欲开口,忽而停下,也露出了有些神秘的微笑。

    是呀,且看是否有鱼上钩。

    …

    是夜,雨势终于停歇。

    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土腥味,时而还有清脆的滴答声,那是雨水自屋檐落下。

    阿蛮坐在窗前,手里头正捏着一本书。

    这是少司君许他的事。

    只要他陪着少司君去一趟庆丰山,就让他自由出入石渠阁。

    少司君并没有忘记这件事。

    在阿蛮醒来后的第二天,江立华就亲自送来了腰牌。只要有这个牌子在,阿蛮可以随意出入前后院。

    得了这牌子后,阿蛮就去过一回石渠阁。

    比起流芳斋那小小的布局,石渠阁是真的宽广,足有四层之多,交错的书架足以将每一层楼都填满。而这里每日也有专门的太监看守,不叫这些珍贵的书籍落灰。

    上到天文地理儒学经典,下到游记杂学戏文话本,几乎什么都有。

    阿蛮浏览了一圈,借了几本感兴趣的回来。

    那看守石渠阁的老太监就笑眯眯地给阿蛮包起来。

    这次借回来的书比流芳斋的要对胃口,阿蛮一连看了几日,竟是一口气读完了。

    伴着秋风的凉爽,他有些满足地将书阖上。而后手边,就多了一杯倒好的温水。

    阿蛮抬起头,就看到“三紫”朝着他笑了笑。

    待喝了水,阿蛮起身要去恭房。

    便有两个小太监跟了上来。

    不多时,他再回来,将原本只吃了一口的温水全都吞下。

    “三紫”看到阿蛮这个动作,便移开了目光,与这屋内的其他宫人一般低眉顺眼。

    重新坐回窗前,阿蛮翻开已经读完的书重新看起来,只是那些字就再不能读进去。

    搬来昭阳殿有好有坏。

    好处自然是这里位置优越,不管要去哪里都非常方便,不必再像之前碧华楼那样冒更多的风险;可坏处也十分明显,这地方盯着的人太多了。

    现在殿内伺候的人算上“三紫”一共有九个,阿蛮出入起码都有两个人跟着,晚上更是有人守夜——得亏在阿蛮的反对下撤走了——如此一来,阿蛮的行动就很不方便。

    许多事情,便都压在了“三紫”身上。

    只是阿蛮也担心“三紫”的安全,毕竟他的身份是假的,少司君说不定也会怀疑“三紫”的身份。

    不过几经确定之下,“三紫”很确定并无人来试探。

    意识到这点时,阿蛮只觉得荒谬至极。

    他看不透少司君到底在想什么?

    会有人这般荒唐?

    不过这样的情绪,阿蛮只压在了心底。

    正如十三所料,暗楼很快传来了新的命令。就在刚才的一进一出中,阿蛮已经得知了这个命令是什么。

    他们有个暗探在这一次王府内的搜查中被卷进去,楼内要他们尽可能想办法将这个人灭口。

    阿蛮翻过下一页,盯着上面的字迹,心里却想着楚王府的布局。

    这些被抓住的暗探如果没被送出王府,那必


    第45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