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节(1/2)

作品:《医家夫郎

见豆苗。

    小舟道:“豆苗哥带着燕哥在后头呢,燕哥身体不好,走得慢。”

    施蒲柳按着小舟肩膀,轻声道:“是儿婿新收的徒弟吧。”

    宋枕锦颔首。

    施蒲柳面色温柔:“是个小哥儿。”

    她听豆苗回来说过,哥儿写信回来也提过。

    不过看自家哥儿眼底有些疲惫,小舟又在打哈欠,她估摸着他们半路收到信就往回赶。

    施蒲柳道:“阿舒,你先带他们去睡一觉,现在不忙。”

    “家里住不下。”叶以舒道。

    “让小柏跟小舟睡你原来那屋,你跟儿婿回来一趟,也先回亲家家里过过门。阿燕就睡我跟你爹那屋。”

    他娘都这么说了,叶以舒自然听安排。

    他将麻布收好,与宋枕锦一起先回宋家。

    村中人去世后,停灵时白日晚上都要有人看着,晚上得人守夜。

    叶以舒年轻,晚上他看着合适些。

    他们走山路回,才下山,就远远见着一条大狗带着小狗沿阡陌过来。远远的就看狗耳朵趴成飞机耳,嘤嘤叫着尾巴晃成了残影。

    叶以舒笑着拍了拍狗脑袋。

    “阿黄。”

    “这小狗是哪来的?”

    宋枕锦:“不知,或许是周姨从哪儿抱回来的。”

    到了宋家,门没关。两人推门进去,见周艾正坐在院中砍猪草,那利索劲儿,跟以往大不相同。

    “周姨。”

    周艾抬头,惊了一跳。随即赶紧道:“老头子,大郎跟舒哥儿回来了!”

    叶以舒脚边蹿出来两条狗,叶以舒抱起那条小狗晃了晃。

    不叫不闹,还挺乖。

    “周姨,这狗哪儿来的?”

    “阿黄的种,它自己带回来的。你们回来也不打一声招呼,嘶……我知晓了,你奶没了吧。”

    叶以舒点头,放下小狗。见它还一屁股坐自己脚背上,尾巴缓慢摇着。

    挺招人稀罕。

    “我们回来休息一会儿,下午过去。”

    说着话,宋仲河从后院出来,身上还是木屑。见自己儿子真回来了,笑容藏都藏不住。

    宋枕锦道了一声“爹”,叶以舒也跟着叫人。

    周艾看宋仲河站在院子里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起身将手在衣摆上擦了两下,推了推他的肩膀。

    “夫夫俩下午还有事,你别在这儿耽搁。我去收拾屋子。”

    叶以舒看他俩关系更好了,笑道:“我们自己来。”

    “让你坐着你就坐着!”

    村中人去世,一般让那些阴阳先生算日子下葬。这期间停灵时间或短或长,下葬都是凌晨,那会儿天还没亮,漆黑一片。

    而下葬的前一天晚上,以及当日早上,主人家会办宴席。请亲戚朋友以及乡邻过来吃两顿饭。

    叶以舒跟叶家人轮流守夜,熬了五日后,便到了时候。

    天未明,才寅时初,火把所未照耀之处,黑不见五指。

    抬棺的,敲锣打鼓的,早早便到了。

    阴阳先生抓着叶家人从村里买了的大公鸡,抹了脖子,便在前领路。锣鼓队紧随,那木棺起,被几人抬着慢慢出了屋内。

    叶以舒一等孝子贤孙跟在后头,扛着花圈,披麻戴孝沿着村路组成一条响亮又深寂的长队,慢慢向着提前选好的墓地去。

    锣鼓走一截,停一下,鞭炮声炸响。队伍前的人喊着些什么,鞭炮声随着锣鼓的间隔,响了一路。

    本该热闹的鞭炮,放在这透不过光明的夜色中,却越发的深凝沉重。

    叶以舒他与队伍中的其他人一样,陷入沉沉的黑暗中。

    队伍慢慢走出村子,往山中去。

    锣鼓声走远,村中被惊醒的小儿悄悄拉开蒙着头的被子,微微喘气。凌晨时分,下葬的锣鼓声与鞭炮声无疑是令人恐惧的。

    等到下葬的地方,又是一系列的仪式。

    这会儿天才渐渐明了。

    最后走时,他娘分了些柏木枝给他,还有一把用过的米。

    叶以舒晃眼一瞧,叶家的人都有。

    或许是辟邪生财,保平安的一种习俗吧。

    棺木落定,黄土掩盖。余下便是工匠慢慢将砌石,堆成坟墓。

    冬日清早很冷。

    风吹过,透骨的凉。

    叶以舒回


    第221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