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1/2)

作品:《退婚嫁给书生做夫郎后

一日过去,院子里上浆的麻线已经晒干,晒干的麻线绕成织布捆子后就可以开始织布了。

    到这一步,沈家人放松了不少,宋寻春更是大手一挥,“樾哥儿,凌哥儿,你俩忙活这么些天了,织布就不用忙了,娘一个人来也要不了几天。”

    沈家的麻地有一亩,大约可以收获麻缕十五斤,一斤麻缕可以纺五尺布,也就是一亩田可以纺布七十五尺,而沈家五口人,每年要交麻布二十五尺,余下五十尺,粗略够沈家人一年做衣裳的量。

    只是麻布颜色不鲜亮,稍有余钱的家庭都会选择把纺好的麻布送去染坊染色后再做衣裳。

    纺布是一件十分需要耐心的活计,像林樾和沈凌之这种年轻的小哥儿很少有静得下心的,所以这项活计多是家里的长辈负责,他们也就没有拒绝。

    林樾笑着道:“那就听娘的,等布染好色,我给爹娘做衣裳。”

    沈凌之也跟着点头,“到时候我也给爹娘做。”

    沈正初这会儿并没有在家,早早扛着锄头下地去了。

    宋寻春摆手道:“我和你爹的衣裳我做就尽够了,你们给自己做一身才是,听说今年染坊有适合年轻人的新颜色,鲜亮得很,正适合你们。”

    说到这儿宋寻春想起自家儿子,又对着林樾补充道:“往年淮之的衣裳都是我做的,今年你来就交给你了,但也不用急,先做你的,至于淮之,旧衣裳还能穿许久。”

    这本是应该的,林樾自然地答应了,只笑着道:“我手艺比不上娘,到时候做得不好娘可别怪我。”

    宋寻春脸上笑意不变,“不怪不怪,你做得哪有不好的。”

    母子三人在院里笑闹了一阵,眼看太阳快落山了,林樾便起身回灶房准备晚饭去了。

    忙完农活自然免不了吃一顿好的,今日沈家的桌上也添了荤腥,一道肥而不腻,焦香入味的蒜苗炒肉,还有一碗爽滑清香的黄瓜鸡蛋汤。

    沈正初一如既往卡着饭点回到家,收拾好农具洗过手,灶房里菜正好上桌。

    可惜今晚沈淮之迟迟未归,摆上桌的饭菜又放回锅里温着了。

    宋寻春有些担心,“今天淮之怎么这么晚还没回来?不会是发生什么事了吧?”

    对面的沈正初喝了口水,闷声道:“莫不是被老高秀才留堂了?”

    宋寻春白了他一眼,“淮之去私塾第三年起就没被留过堂了,难不成还越学越回去了。”

    林樾听得津津有味,原来沈淮之还被留过堂,也不知道他哭鼻子了没有,会不会像林杨小时候一样在地上哭着打滚。

    林樾差点笑出声,清了清嗓子才道:“许是有别的事,昨天听他说老高秀才有些咳嗽,可能耽搁了下学。”

    第26章

    听到林樾的话宋寻春放心不少, 也是,沈淮之都这么大人了,又不会在路上丢了。

    “那咱们先吃, 今天忙了一天都饿了,给他盛一点出来温着就行。”

    沈正初点头:“也好。”

    本以为只是晚回一会儿, 没想到天都黑透了,沈淮之才匆匆到家, 气息还有些不稳, 一看就是跑着回来的。

    林樾正坐在灶房打瞌睡, 见他回来连忙起身相迎,“怎么这么晚?饭菜在锅里热着, 你先吃饭, 待会再说。”

    沈淮之摆摆手, “不急, 在老师家吃了一点垫肚子,现在还好。”

    林樾已经把饭菜端到桌上了, “那也得赶紧吃, 吃完早些睡, 明儿该起不来了。”

    “明天暂时不去私塾了, 不妨事。”

    林樾疑惑抬头,“这是怎么了?”

    沈淮之叹了口气,低声道:“老师身体越发不行了,高师兄好说歹说才让他同意明日去镇上看郎中, 今晚特意留我们布置功课。”

    林樾拧眉,“前段时间见老人家还挺精神的,唉,那可要准备东西去探望一下?”

    “老师不许我们去, 等后日我去私塾的时候再看看。”

    “也好。”

    翌日一早,沈家人照常各忙各的活计,宋寻春天不亮就坐在堂屋里织布,林樾和沈凌之则跟着沈父一起下地去了,天气越发热,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下雨,得抓紧时间施肥。

    沈家的地不多,一旦收成不好,别说交税,填饱自家人的肚子都难,沈正初恨不得一年到头都泡在地里,每个活儿都争取做到最好,收完作物就惦记着肥田,这么些年下来也有了成效,总算可以稍


    第35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