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1/2)

作品:《穿到北宋当知县gl

让青雨给石千传讯,让她花高价请人去将马珠色格的妻儿接过来,就称是石千的远房亲戚,身份她都替石千安排好了,马珠色格在雄州身份的远房的表妹。

    处理完这件事后,她就兴高采烈的跑去和云景初分享了这件事,两人为了庆祝田清一从此喜提自由,翻开人生的新篇章,喝的酩酊大醉,次日中午才起。

    去年,田清一就借着朝廷大礼祭祀的机会给玉尘恩荫了官职,得了个低阶文官司理,即使玉尘没满二十岁,也不影响她恩荫入仕,而且还是只拿钱不干活那种,她都有些羡慕。

    这些年,她和荀昶断断续续的有书信来访,见面却是一直没机会,对于她近期升为少府监,荀昶是高兴的,说了不少恭喜的话,还让家人送了些特产到开封给她家人,作为回礼,她也送了些开封特产去荀家。

    荀昶任满三任知县后才升为知州,现在仍是知州,在绥州任职,难怪古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要不是王相公的关系,田清一估计也和荀昶差不多。

    以前是有任务在头上压着,她不得不努力,如今马珠色格都快要撒手人寰了,她瞬间就不想努力了,也没了努力的压力,只想按部就班的,然后找机会辞官,正好朝堂之上最多的就是推诿扯皮之人,少她一个不少。

    少府监是从五品,已经有了请诰命的资格,一想到范珠珠心心念念的凤冠霞帔,田清一立马就向朝廷给范珠珠和云景初请诰命,要不是九方信的原配已经是诰命夫人又已死,田清一还不能替范珠珠请诰命,毕竟按朝廷规矩,嫡母是比亲母优先的。

    直到年底范珠珠和云景初的五品诰命才下来,两人也正式成了朝廷五品诰命夫人,范珠珠高兴得大摆筵席,请了所有亲朋好友,云景初虽然不看重这个,但是因为是田清一给她请的,她也很高兴。

    年后,田清一立马就写了辞官退隐的劄子呈上去,结果刘饿不仅没准,还给范珠珠的诰命升了一级以示安抚。王相公也把她叫过去劝解了一通,让她好好干,以后大有可为。

    第94章

    平淡而又幸福在(正文完结)

    大有可为个鬼?就北宋这朝堂, 即使后来如范仲淹和王安石等天才人物改革实施新政都改变不了朝廷的三冗问题、重文轻武问题和苛捐杂税众多的问题,何况她一个凡人?

    在开封这么多年,她算是看明白了两件事, 一是朝堂上的争执, 表面上看是政见不合, 实际上都是代表各自的利益, 自动被划为王相公一派的她即使谨言慎行, 有时候也不得不出言附和, 深深体会到了身在朝廷不得不随波逐流的无奈。

    二是经过多年的观察, 她终于明白北宋的东京开封为什么会如此繁华,全国各地的好东西, 比如金玉等贵重物品和粮食、丝绸等日用品全年不间断的从各地运过来,无论陆运还是水运从不停歇。

    再加上朝廷并不禁止兼并土地, 有钱的官僚和富商肯定会乘机大势兼并土地,比如九方家就是通过不断的兼并周边百姓的土地, 才有拥有现在的田土规模,而被迫卖地的百姓就只能成为佃农或者进城谋生。

    可观的物资和众多的人力不断往开封聚集,再加上消费能力强的官吏阶层和同样吃朝廷军饷的庞大的禁军, 作为一国都城的开封又怎么可能不繁华?

    虽然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穿越到北宋,但她对自我的认知还是比较深刻的, 无论情商也好, 智商也罢, 她就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人,连天才的门槛都够不到的那种,唯有勤能补拙。

    可当着王相公的面她也不好说这些, 只能嘴上答应下来,任然该干什么干什么,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要她积极主动巴结上司啥的,就免了。

    有时候田清一还是挺佩服王相公的城府和政治敏锐感的,宋真宗赵恒死后,他一度被连降三级,别人都觉得他要倒台了,可他却一点也不急,不过两年又升为了枢密使,颇受刘饿重用。

    至于青雨和若水结不结婚的事,田清一和她们谈过,她们说是没遇到合适的人的话,就宁愿不结婚,田清一闻言颇为赞赏,不仅支持她们,还表示如果以后她们真的没有成家,就由九方家给她们养老送终。

    有了田清一的支持,本来还有些觉得不合群的青雨两人胆子也大了,以前听见别人偷偷说她们,她们还忍着,现在谁说她们,她们不仅怼回去,还会故意给对方穿点小鞋,之后就再也没听到什么不该听到的话了。

    马珠色格的妻儿接到开封后就和石千一家住在一起了,


    第134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