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1/2)
作品:《佞臣+番外》
断肠。
别云间三
后来,皇爷还是等回了他的故人。
大概过了一年,北边传来消息,大殷最神武的女将军陆寻芳因情生妒,一刀杀了前来和亲的锡林公主,为了维系盟约,庆延帝不得不将她赐死。
将星陨落,同样被赐死的,还有那个与她成亲不久的夫君。
那人死前,托手下将一封信秘密送进了南边的皇宫。无人知道信上写着什么,大家都猜应该是什么机密,或者是能牵制住北边的把柄。
然而只有我知道,那上面什么都没有。
皇爷是下朝后才回长春殿打开看的,当日是我值班打扫,不小心摔碎了只花瓶,惊醒了他。
殿中只有我们两人,光透过窗棂落在他的背和肩膀,这一刻,皇爷仿佛老了许多岁。
他闻声抬头,看向我的一瞬,眼角涌出两行清泪。
我吓坏了,忙跪地谢罪。
他红着眼眶摇头,将那张纸丢给我,“烧了吧。”说完起身,去向了奏章如山的案台前。
我低头看了眼,发现那信上什么都没有,只是一张雪一样白的白纸。
是谁留给皇爷的?又是什么意思?
我百思不得其解。
这一夜,长春殿的烛火仍旧从日落燃到了天明。
不同的是,坐在案台后的皇帝,再也没办法握笔写出一个字。
八年前,他不情不愿送走他上马,自此之后再无人可以诉衷肠。
八年间,他日日夜夜都盼他能回来,对自己说一句,“什么狗屁计划,老子不做了,往后我陪着你。”
八年后,终是他将他独自留在了世上,孤零零一人,明明还有很多话都没有与那人说,却再也没有机会。
时光回溯,是九年?还是十年?
谁都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那是一个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秋。
年轻的状元郎身披红衣头戴玉冠,随着围观的众人游街串巷,五花马千金裘,比不过他眉目俊朗玉树临风。
年轻的少女们羞红了脸,大家纷纷议论是谁家的小郎君如此才貌双全?一打听才知,乃是太子门生。
当真是登科新贵,前程似锦,不知未来会做了朝中哪位大人的乘龙快婿。
没多久,骑在白马上的状元郎便笑累了,正要将嘴角敛下时,忽见人群中站着一个身着墨色袍子的人。
那人风姿绰约,一身贵气,明明穿着最普通不过的衣服,却总能被一眼捉到。
状元郎的嘴角重新扬起,眼中闪烁着与方才完全不同的光,无比雀跃,无比欣然——那是他的太子殿下啊。
那人同样回给他一个笑容,和煦如春,仿佛有着万般宠溺和道不尽的温柔。
白马缓缓向前,直到走过那人身旁,状元郎仍恋恋不舍地回头去望。
风自天边而来,吹散了喧闹的人潮,仿佛所有的欢歌笑语都被抛在了脑后,唯有那人微笑着与他挥手作别。
——去吧,我等你。
他也朝那人招手。
——等我回来。
晚霞似火,烧透了半边天,彼时的他们还那样年轻,日子多得像水一样流不尽。
没了今朝还有明日,错过了秋还有冬,季节交替年复一年,岁月绵长悠远。
巷子里追随着状元郎的孩子们唱起了歌:
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
圣上喜迎新进士,民间应得好官人。
后来的后来,他的状元郎如愿死在了故土,再也没有回来。
第142章 故人归(结局二)
故事发生在主线故事结束之后。
具体是多少年之后,谁都不记得了。
王朝更迭,时代变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堂而皇之的嘲笑那些意图螳臂当车的愚夫。
曾经恢弘如史诗的故事,以及那些被镌刻在丰碑上为人传送的赞歌,也不过是岁月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唯有春风不识性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这年夏,天山脚下迎来了一个新的部落。
他们自遥远的黑海而来,穿山越岭,冒着严寒与风霜回到了多年前的故乡。
大殷闻讯派使者前来,为首的将军骑着匹绝世名驹,毛发雪白,四蹄健硕,神态庄严。
它背上的男人同样十分高大,面如刀削,眉目深邃,左边的额角处有一条长到眼尾的疤,不难看
第125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