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态。瞿清许在同龄小孩都羡慕的衣食无忧、无人管束的放养状态下长大,物质上的供给从未短缺过,唯独他一次次索求父母的陪伴,得到的永远是冲突的工作行程,以及他们内疚却终究转身离去的背影。

    落空太多次,失望就成了习惯。到了十七岁,瞿清许已经能够说服自己别太贪心,调整好心态反过来安慰爽约的父母了。

    “小瞿公子,你来为爸爸妈妈选出这次你家资助的贫困生吧?”

    少年回过神,对主持人温和一笑,转过身向荧幕看去。

    大屏幕上跳出几排青少年的照片,男女都有,岁数目测从七八岁到十来岁不等。这次慈善晚宴的主题是爱心助学,所有受邀的联邦官员家庭都可以选择一个指定的贫困生,为其提供为期三年的助学金。

    下了台,爸爸妈妈就又不得不离开他,去和主办方以及其他政府要员打招呼了,搞不好今天依然是自己一个人坐司机的车回家。瞿清许面儿上答应,心里其实对这种活动兴致缺缺,目光在诸多照片上一扫而过,视线忽的一顿,定格在一张板着脸的少年面孔上。

    为了给“金主”留下好印象,照片上的孩子们无论年龄大小,一律笑得花儿一样甜。唯独角落里那个照片上的男孩儿,十来岁的样子,黑色的短发和那倔强的脸一样桀骜不驯地支棱着,铅灰色的双眸瞪着镜头,嘴角不讨喜地往下耷拉。

    看到那张臭脸的一刻,瞿清许先是一愣,继而险些忍俊不禁。

    赛过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笑一下又不会掉块肉,干嘛不讨大家个开心?

    可众多喜笑颜开的面孔里,唯独这张愣头愣脑、仿佛不会读空气的照片,让少年心里油然而生起一股久违的真实感。于是瞿清许转身,面向主持人与台下的诸多宾客,抬手一指。

    “选定了,就是这个叫……”

    大屏幕调出那男孩儿的照片到正中央,瞿清许回头确认完,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

    “叫闻序的,我们要资助的人,就是他。”

    *

    慈善晚宴结束,瞿清许的父母如预想那般没来得及和他道别便匆匆离开。他的注意力都放在父母的不告而别上,至于因自己一念之差而选中的那个“幸运儿”,很快便被抛诸脑后。

    直到一个月后的那天。

    午休铃声响起,教学楼内潮水般密密麻麻地涌出一大群学生。瞿清许戴着学生会的徽章,照例在楼内巡视纪律。

    “穷光蛋,跑到这儿躲着来啦?听主任说你父母已经来递交你的退学申请了,是不是真有这回事?”

    往常天台都是这份平平无奇的巡视工作的收尾,可今日刚一推开楼顶的门,几个人影便映入眼帘,随之传来的还有语带不屑的呵斥声。

    看样子应该是碰上学校里那几个横行霸道的惯犯又来“教训”人了。瞿清


    第26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