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1/2)

作品:《大王今天犯病了吗[穿书]

,也不曾追问原因。这会儿没忍住好奇,说:“魏王不是大王的母弟吗?”

    “也拦不住好竹出歹笋啊。”高素之叹气,“男人都是那个样子,他不弟,那就是敌人。”

    思考片刻,高素之又用自己的君子之心去揣摩小人的用意了。她说:“皇后对我甚感亏欠,关怀也就多了。高望之是个小心眼的,一定是因为妒忌而面目全非了。”要不然谁会对已经被废黜、毫无威胁的“同母兄”下手啊。

    王映霜道:“我明白了。”

    高素之凝视着她,又说:“崔当节是高望之的王妃,崔家跟他是亲上加亲,很显然,就算有皇后在其中疏通,崔家不会站在我这边。”崔家不少郎君是高望之的铁杆追随者,高素之觉得还是放弃崔家好。

    不过——她想起一件事情,“你阿姊嫁的人是崔三郎崔药师啊!”

    烦人的就是这点了,权贵们的关系网错综复杂,一个个沾亲带故。别看士族和勋贵们相看两厌,但那也是阶段性的,而在稍微友善点的时候呢,有几家碍于种种,也会结姻亲。

    王映霜对王泓没什么感情,那对王清霜呢?难道愿意看着她跟高望之一起沉船吗?

    “我自然是希望姐妹能和睦平安的。”王映霜拧着眉,有些微的不快。她不愿意去设想家破人亡的场景,可还是说道,“人最终是要替自己考虑的。走到歧途两两分道后,命运如何,就各自承担了。”

    当然,这不是说她会眼睁睁看着家人踏入歧途。

    就像她同意将王泓从长安赶出去,不仅是为了高素之,也是为了他们着想。

    人世间很少两全的事,就像月亮始终在阴晴圆缺中,不能时时刻刻圆满。

    高素之眉头紧锁着,情绪也变得低落。

    “大王怎么一脸不快?”王映霜看着情绪写到脸上的高素之叹了一口气。她抬起手在高素之眉眼轻轻一拂,便将手指收了回去。

    高素之愁眉苦脸:“我不想让你为难。”

    王映霜比高素之想得开,她淡定说:“本来历程中人就一直在舍,选择这条路无非舍去的更多些,不过得到的自然也会更多。”就算是亲人,她也不必替对方的人生负全责吧?只能是尽力而为。

    王映霜的目光悠悠地移到高素之的身上,唇角挂着淡雅温煦的笑。

    高素之一时被她的神色所惑,脱口道:“那你会舍我吗?”

    话音一落,高素之就后悔了,绯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攀满面颊,她的眼神躲闪着,口干舌燥的,不知如何是好。如果王映霜回答是,那她绝对会伤心失落。因为在她问出口的刹那,她就知道自己有所求,要不然哪来的问题?

    王映霜没说话。

    高素之在心中唉声叹气。

    成年人的默契尽在不言中。

    哦,不对,就按照她上辈子的算法吧,王映霜还没成年。

    王映霜不知道怎么回答,未来的事情谁说的定?到时候是她舍高素之,还是高素之舍她呢?

    气氛因她的沉默变得有些尴尬,王映霜眨了眨眼,转移话题,打破沉寂:“大王不午睡吗?”

    “睡。”高素之加强语调,跟自己赌气。

    以前还顾忌着身份,等到一切被彻底点破后,高素之便抛开桎梏,直接赖在王映霜屋中。

    躺在榻上的时候,她会有一搭没一搭地跟王映霜聊天,听王映霜跟她讲一些典故,与大儒们的解释不同,王映霜的分析更现实、直戳人性。什么“大义”,很多时候都是酸儒们一厢情愿罢了。

    一点小小的忧愁不算事,高素之照样在王映霜轻柔的语调中堕入梦中。

    王映霜坐在榻边看书,没一会儿便将书籍挪开了,她直勾勾地凝视着高素之的睡颜,再度感慨齐王与她想象得不同。

    在高素之的身边,没有人会来说教她,也没有礼教的拘束,不会有人跟她说如何做闺门典范,也没人要她拿出世族贵女的风度来。

    高素之自在,她也身心放松,很是轻快。

    明明很厌恶扰她清静的琐事,慢慢地也乐在其中了。

    八月秋风渐起。

    王映霜凝着高素之片刻,蹑手蹑脚地替她盖上薄衾,生怕她在瑟瑟的秋衣中着凉。

    她小坐片刻,也没有什么看书的心思,索性出屋到院子中透气。

    “娘子。”灵奴跟上,轻轻地开口。她在王映霜身边待久了,隐约也能读懂她的心思。她问,“娘子有心事吗?”


    第58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