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2/2)
作品:《救与救赎》
选了‘池小映’三个字用作名字。”①
芳岩点点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那一首传递的想法类似。都是很好的。”
“不过,”池小映说,“你真厉害,我一说,你一下子就知道是‘一曲青山映小池’这一句。你小时候肯定背了不少诗。”
这么说,池小映忽然拍了一下芳岩的手臂。
“来,快问快答,”她眨眨眼睛,“带‘映’字的诗句,你能想到什么,现在,立刻,马上说。”
“啊,”李芳岩愣了一下,下意识回答,“映……?‘冉冉白云,夜半高遮千里月;澄澄碧水,宵中寒映一天星’,这算不算?”②
“老天,”池小映睁大眼睛,感叹,“真正有文化的人,果然还是不一样。我就只会‘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李芳岩被她说得有点窘迫。
“没有你说得那么玄,”医生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是小时候,爸妈强迫着让我背《声律启蒙》,所以下意识地就想到里面的句子而已。”
而池小映还在咀嚼李芳岩背出的诗句。
“冉冉白云,夜半高遮千里月;澄澄碧水,宵中寒映一天星……”
池小映重复两遍,问道:“这只是《声律启蒙》里的一句吗?写得可真好。画面一下子就出来了。”
“是,”芳岩点点头,“你要是喜欢,我可以教你背诵《声律启蒙》。里面确实很多对子都写得非常好。”
医生这样说,池小映就笑起来:“好像香菱学诗哦。”
小映的话题跳跃有些快,芳岩一怔,才扬了扬眉毛:“你喜欢《红楼梦》?”
“也不算是,”小映笑,“之前春天歌舞团排过《黛玉葬花》,我也跟着补习了一些背景知识。”
她说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原著对我来说稍微晦涩了一点,我其实是买了那种简写版的儿童读物,就把主要情节看完了而已。”
芳岩也笑起来:“你刚刚说的‘香菱学诗’的类比就很贴切啊,说明你是认真看了的。”
小映莞尔:“因为我最喜欢的情节,大概就是他们结诗社那一段。我对宝玉黛玉的感情没有太多兴趣,但是很想要像他们结诗社那样,无忧无虑地吟诗作对,追求心里的风雅理想。”
听出池小映话语声中的向往,芳岩不禁说道:“你这么喜欢诗,可以像香菱一样学着自己写诗啊。”
“嗳,”小映笑着摆摆手,“我知道我自己,样子看着好像很有书卷气质,实际上这辈子的文化水平也就是这样了。”
她说着,自己扮个鬼脸,“我确实喜欢这些舞文弄墨的风雅之事,但我知道自己做不来,所以能接触到,能欣赏到,就已经很开心了——而你,芳岩,”
第41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