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节(1/2)

作品:《桃花不曾见白衣

大的雪,归云山庄没放烟花,也没放祈福灯,一切从简,只有流水席照旧。

    冬至过后,宋明赫便即下葬。

    下葬那天,李长安捧着宋明赫骨灰,谢夭捧着宋明赫生前所持的千仞剑,走在他身后。仪式开始之前,谢夭忽然又回了一趟青竹居,打开了最上面的柜子,里面赫然是一柄剑身莹白,剑脊血红的宝剑,便是宋明赫所赠,名为“奈何”。

    谢夭拂去剑上灰尘,心想,既然这柄剑被宋明赫取了出来,也该随他同归,总好过束之高阁,遍体生尘。

    归墟旁三声丧钟敲响,李长安捧着骨灰,走向归墟旁,将骨灰盒好好放置在归墟上吊着一木制平台上。谢夭则手持两把剑,走向剑心冢,伸出一只手,用控剑之术,两把剑同时悬凝于剑心冢熊熊烈火之上。

    刘老高声喝道:“落!”

    下面恸哭声响,众人拜倒。

    李长安以指割断绳索,平台迅速滑落,骨灰盒往下,落入归墟无尽寒潭之中。谢夭内力一震,两柄剑速往剑心冢深处刺去,重归于无尽烈火。

    谢夭望着下面熊熊燃烧的永不熄灭的火焰,两柄剑刺入,只激起了一小点浪花,转瞬便消。不知下次再得此剑者,又是姓甚名谁,会是归云山庄第几代弟子,或许再有无归云山庄,也未可知。

    仪式完毕,谢夭和李长安一前一后地慢慢走回青竹居。但见月光朗照,归云山庄寂静无比,偶尔几处还亮着灯火。

    两人都没说话,李长安走在他身后,看谢夭的背影,看他浑身雪白,头上的发绳也从习惯的红色换成了白的,宛若雪人。

    进了屋,谢夭点了灯火,正要抖落身上的寒气,忽然看见最顶上的柜门大开,他方才取剑时走得太急,柜门忘了关。走过去,正要关上,余光中看见柜子角落处亮光一闪。

    谢夭心下奇怪,方才自己怎么没看见?柜子里太暗,也看不清那是什么东西。谢夭伸手抓去,抓到手中,只觉得那东西又凉又润,如玉一般,摸清那东西形状,忽然一怔,不由失笑。

    恰好这时李长安进屋,看谢夭一人站在柜子前发愣,奇怪道:“怎么了?”

    谢夭转过身来,一手攥着那东西,背在背后,另一只手朝李长安勾了勾,笑道:“长安,过来,给你个东西。”

    李长安奇怪地走近,笑道:“你别拿出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吓唬我。”话虽如此,仍然冲着谢夭,乖乖伸出了手掌。

    谢夭笑了笑:“好东西。你师伯偷偷放的。”

    他随即收敛笑容,将归云山庄的庄主印信,郑重地放到李长安手心。

    第122章 春又换(二)

    大战之后第三天。

    这天天气格外晴朗, 天上见不到一丝浮云,中午竟然稍热。

    一渔人提了鱼篓钓竿出来,极目朝青峰山上的归云山庄望去, 但见青峰山那边安静无比, 这才敢走出村子, 去溪上钓鱼。

    也不知这附近是不是有地火,即使深冬下雪, 青峰山这附近的溪水从不结冰,照样流水淙淙。

    渔人整了整鱼线, 甩出钓竿, 一边干活一边埋怨道:“这些江湖人, 就是喜欢打打杀杀的, 害我几天不敢出门。”

    刚刚坐定, 一个转头,忽然看见旁边草丛深处,伸出一只脚来。

    渔人心下大惊,大正午的,却感觉周身阵阵凉意,手一抖, 扔了鱼竿, 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小心翼翼拨开草丛, 忍不住大叫一声。

    那是个人。

    那人浑身湿漉漉的, 身上衣服已经分辨不出颜色。不知是被溪水泡了太久,还是本就如此, 肤色白得病态,双眼紧闭, 睫毛很长,此时上面沾满泥沙。

    他唇角还带着一丝笑意,脸上毫无狰狞之色,神态可称之温和安详。

    即便如此,乍见此人,渔人还是吓得吞了口唾沫,蹑手蹑脚前去,先是用腿碰了碰他,见他毫无反应,再又靠近,手指放在他口鼻之下,不由得大惊,一屁股跌倒在地。

    这人死了。

    渔人缓了两秒,重又看去。只见那人右耳朵上戴着一紫色莲花耳坠,样貌又生得十分漂亮,料想不是普通百姓,只怕是江湖人士,青峰山大战时受了伤又跌入谷中,好好一个人就此断气,想到此,忍不住叹了口气:“造孽啊造孽!”

    也不嫌弃他身上脏污,脱下身上衣服,替他盖上。

    这时余光中看见什么东西一闪,渔人这才发现他手里还握着什么东西,


    第215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