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权经第168节

第168节(2/2)

作品:《权经

你却替汉国说话?”

    使臣道:“申国受到战火,那是楚国的错,与汉国无关。况且……小臣为什么要为申国国君说话呢?小臣在申国二十余年,岌岌无名,抱负无门,去汉国不满一岁,荣登大任,造福黎民,小臣要为谁说话,不是一目了然吗?”

    在场诸人都为这个使臣的从容淡定而惊骇。

    直到使臣的脑袋被砍下来,姜于还记得那嘴里说出的最后一句话:

    “申君以众人待我,我则以众人报之;汉王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使臣的人头在雪地上滚了几圈才停下来,鲜红的血迹染遍了营帐前的白雪。

    这个使臣用自己的死亡,完成了君王的嘱托,换来了无上的荣誉、尊贵的袭爵、门第的兴盛。

    齐王姜于扫视一眼营帐周围的臣子们,他们都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生怕下一刀轮到自己头上。他们看起来服服帖帖,仿佛姜于指向哪里,他们便会听话的打向哪里。

    从前的姜于很满意这个状态,但如今,从那汉使的身上,她渐渐感到这是一种假象。

    她轻叹一声,返回营帐,“夫为君驭下者,孤不若汉王矣。”

    第105章 使命(三更)

    使命(三更)

    战争还在继续, 而为了这场战争,汉国也并不消停。联军与楚军作战,牵动着每个国家的神经。

    汉国确实已经没有粮食可以借出去了, 正如汉王所说,汉国借出去的一万石军粮足够应付两场战役,但是却被联军一次挥霍掉, 接下来的战争走向,只能看老天的意思了。

    战争进入拉锯阶段,各国看苗头不对, 为避免殃及池鱼,纷纷采取闭关锁国的短期政策。

    汉国派兵把守边境,时刻警惕风吹草动;蔡国也颁布了同样的政令, 不再借道给联军随时使用;陈国和郑国兵力减弱,为保住家底, 也收回了部分雇佣军。

    至于齐国,自然也好不到哪去,上一回的丹水战役已经让齐军元气大伤,那次战争距今只有半年时间, 齐国的军力显然还没恢复, 纵使装备精良,也难以为继。

    楚军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敖糜低估了中原地区的人口优势,也低估了齐国制造精良的兵甲装备,战争拖到深冬,丹江水部分结冰, 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的楚国士兵受不了这样酷寒的冰冻天气,战斗力大减。

    腊月, 双方进入了难熬的对峙,联军与楚军都在苦苦支撑。

    然而战争风云,瞬息万变,这场战斗竟然是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冰雹中结束的。

    联军与楚军鏖战月余,尸横遍野,人马损伤严重,双方都不再冒进,决定各退三十里安营扎寨,暂且休兵。

    正月初,齐王姜于主动向楚王送去了和解书,约定齐国与楚国共为天下霸主,齐国管辖丹江以北


    第168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