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1/2)
作品:《奔丧+番外》
大婶总是沉默着给他们。
知道方娟萱生日的那一天,大婶亲自给她打了一柄剑。
说起来是给她的,实际上方娟萱觉得更像是大婶给自己的。
因为她从左邻右舍嚼舌根听见过大婶的过往,原来她是个家破人亡的大小姐,听说还留过洋,回来之后父母双亲都死了,只剩下她自己,连凶手都寻不到。
听说她很长一段时间疯疯癫癫的,后来人正常了,就开了这家铁铺子。
大婶以前教她念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这么一句话,从烧铁烧出来干燥缺水,又夹满铁锈气的嘴里说出来,别人都懒得说她附庸风雅,大概只会骂一句这脏臭的老娘们也配念诗。
方娟萱从不懂到懂,终于明白了她是在感叹自己。
大婶过去最喜欢看书,她看江湖话本,她看古代的游侠剑客,她有一颗出去闯闯的心,可最后她成了苟活在烧铁铺的落魄女人,有一日没一日的活。
她送方娟萱的剑甚至是开过刃的,锋利得能割破她布满茧子的手指,哪怕是打铁,大婶也是最厉害的铁匠。
后来她在大婶这儿住久了,有闲暇的时候会去街上闲逛,在那里她遇到了出门后交到的第一个朋友,那是个女学生,剪着时下最流行的学生头,一点也不嫌弃她满身铁锈味。
她带她去坐电车,去街边的照相馆,还去过很多方娟萱从前从来不敢去的地方。
方娟萱觉得自己是时候在一个地方多停留一阵了。
有情感的羁绊,人就难走脱了。
她走了,大婶怎么办?
她走了,这辈子还能不能见到女学生?
大婶不像她家还有妹妹能代替她,她要是走了,大婶又是孤苦伶仃一个人了。
方娟萱往家里寄信,时局颇乱,信寄不出去,女学生带着她练从前没想过的硬笔书法平心静气,想方设法帮她找关系送信,可最后都失败了。
现在是她想回去都回不去了。
大婶每天的生活都很枯燥,除了打铁就是磨刀,但只要方娟萱问她什么,她也会用干哑的嗓音回答。
比如那把剑。
她问大婶为什么要送自己一把剑啊。
大婶不说原因,只给她讲故事。
讲以前有一个侠客,过得潇洒快活,最爱打抱不平,周围人表面称赞他,喜欢他,实际上背地里对他挑三拣四,骂他不够高不够壮活得讲究像个娘们,骂他多管闲事吃饱了撑得慌。
侠客有多正气,别人就有多恐惧多诋毁。
但是他们说的有些话是对的,比如侠客确实是女的,她享受替天行道的成就感,她想做江湖第一的侠客,到时候她就不女扮男装了,她要让所有人提起她都恭恭敬敬。
后来呢?
方娟萱问了很多次这个故事的结局,她也没想通这个故事和送她的剑有什么关系。
可大婶没有说过结局,她也从来没有猜到过送剑的含义。
她更不知道,在她和女学生走街串巷的时候,大婶在铁匠铺子里磨刀,在她陪女学生上街游/行发传单的时候,大婶在铁匠铺子里磨刀,在她回家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时候,大婶也在街边磨刀。
等到大婶残败的尸体被送回来时,她终于知道了。
原来她早就知道凶手是谁。
杀她全家,让她沦落至此的凶手,她一直知道是谁。
这么多年憋着一团火一口气,终于还是无法忍受,决定提刀而上。
是什么激发了大婶的这一口气呢?
会是她吗?还是因为那把送她的剑?
方娟萱托着腮在她的尸体旁边坐了一整夜,终于想明白了两件事。
那个故事原来是大婶幻想中的自己,她不说结局是因为侠客没有好结局,就像她没有好结局一样。
大婶送她剑,原来是想让她也能当侠客,去做她做不到的事。
大婶的痛苦静谧而无声,她甚至不会醉生梦死逃离现实。
方娟萱把大婶打的剑放在腿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轻敲,奏出不成曲调的脆响。
她突然笑了笑。
难怪算命的要说,她命里有一劫,迟早要死呢。
她老娘不让她出村,也不让她认识太多人是对的。
认识的人越多,她就越无法保留村里单纯时的本性。
第13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