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1/2)
作品:《奔丧+番外》
净净的,只是单纯的倒霉被老娭毑留下的东西盯上了,但因为基本没得过手,所以你身上什么也没有。”方之翠说。
方淮曳扭头看她,“第二种呢?怎么不接着说了?”
方之翠眸光微闪,“第二种,你身上也有东西,并且专门克这几天针对你的邪祟,煤炭怕它,而你身上的东西能让它感到安心。”
“可是我不是没有中过招,”方淮曳提醒,“我落过水。”
“可是你没死,”方之翠分析道:“第一次针对你的是落水,但是你没死。第二次针对你的是不准你上国道离开,我们及时回来了,你也没死。第三次是方知甜发疯,我们早就准备好了你也没死。第四次是那条银环蛇,你同样没死。”
方淮曳微愣,“不,或许是五次。”
“来这里的第一天,我在你家醒来后,还有一条眼镜蛇,和你的鸡一起掉了下去,你还记得吗?”
方之翠当然记得,一同记起来的还有那几只五脏消失的鸡。
“针对我的东西似乎很早就想让我死了,”方淮曳喃喃:“为什么呢?”
对啊,为什么呢?
她实在想不通为什么。
她很少回湘潭,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海循规蹈矩的长大,人生基本没什么挫折。她的性格让她从小大到都把所有事情处理得完美,不留话柄,基本没有树过敌人。
为什么会有东西或人这样想置她于死地呢?
而她又是真的这么幸运每次都恰好躲过了,还是她身上真的有什么,让她没那么容易死?
方淮曳觉得是后者。
并非是猜测或者妄自菲薄,而是刚刚在库房里,那条被她砍死的银环蛇在她身上攀爬时明明可以一口咬下的,可它却偏偏在她脖颈间盘绕了两圈,像是在顾忌什么般没有下口,否则按照她们发现银环蛇的速度,它早就可以一口咬在方淮曳脖颈上,不需要再耀武扬威般去挑衅方之翠。
这是方之翠都不曾发现的事,方淮曳推测的话到嘴边,到底没有说出口。
恰好鞭炮声骤然响起,吓了两人一跳,一直在前头凑热闹的方青月走过来,大声说:“粤娭毑和方玉说要开炮驱邪,点几封鞭炮之后再继续。”
开炮驱邪是个简单又快速的过程,原理说起来就和驱赶年兽差不多,鞭炮声大且属阳,就地燃放可令邪祟远离,增强灵堂的阳气。
实际上一百零八拜之后本来就要放鞭炮的,只是这一次干脆的从一封变成了所有的存货全放了,时间变得格外漫长。
因为放的是一百零八响的大鞭炮,噼里啪啦声不绝于耳,猩红的残渣有时候还会跳出来,只放了三封不到,她们面前就白茫茫一片,被硫磺味的雾气填满,几乎快看不到对面的人影和灯光。
“我怎么有一种快要被熏死的感觉?”方淮曳咳嗽起来,她还从没闻过这么浓郁的烟味,连眼睛都被呛得有点发红。
“没事,只有最后一封了,”方之翠安慰她,顺便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两个口罩,给了她一个。
方淮曳戴上口罩之后才感觉稍微好一点,等鞭炮放完了,散完了烟,她才发觉刚刚摆好的椅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排成一整列的桌子,从骨灰盒前一路列到了道场拱门,同时有一根绳子从上头穿过,两头各一人拉着,绳子上有许多绳结。
这是解结和开金桥。
开金桥方淮曳倒是有所耳闻,她导师对《红楼梦》颇有研究,连带着也要求方淮曳她们这些学生多读。方淮曳看了好几遍,对里头的句子印象大多很深——这日乃五七正五日,那应佛僧开方破狱,传灯照亡,开金桥,引幛幡(1)。
开金桥许多地方都有这习俗,谓之道士引魂过桥,可使亡者托生福禄之地(2)。
而在开金桥之前要解结,意为先替死者解开生前仇怨,后劝逝者切莫不甘心离世,阴魂不散(2)。
这两个习俗对方玉和粤娭毑来说是极适合今夜的,只要这两样做成了,她们也算对来这里的宾客有了个交代,否则怕是到了明天,宾客都能害怕得走光,出殡那日只剩下萧瑟的几人。
方淮曳和方之翠为了更好些观礼,换了个桌子坐下了。
按规矩,这两个礼依旧得灭了大部分灯光,只留桌子上的蜡烛,还要随之奏乐大鼓,但在开始之前,方玉先在老娭毑的遗照和骨灰盒前拜了三拜。
谁也不知道她跪下时心底在想什么,身后所有宾客的面容隐藏在黑暗中,四周极静,一旁
第36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