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1/2)

作品:《判官直播逆天改命

下一指:“喏,就是那个贡渠。”

    罗泽向山下看去,放眼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四周被山围绕,一条大河从山间流淌而出,在拐弯处分出两条水路,一条沿着山间河道东去,一条纵贯平原。

    大爷所谓的贡渠就卡在贡水入平原的岔道口上。

    罗泽一眼看出这水渠修得妙,既分流又分沙,雨季防洪,旱季保灌溉,也不知是哪个天才想出的妙计,保得一方风调雨顺,难怪有百姓在此建庙贡着他。

    罗泽:“这位水神,可有姓名?”

    大爷道:“自然有,我们本地人管他叫他罗大人。”

    罗泽:“罗大人?”

    嘿,还是个本家,罗泽跟大爷蹲成一排,作洗耳恭听状:“您给讲讲。”

    老人又磕了磕烟杆子:“这个罗大人呐,原本是前朝一刀笔小吏,因善于治水被朝廷重用,年纪轻轻派到我们贡安县,他来之前呐,我们这儿非旱既涝,年年修堤都不济于事,他来了之后,就设计了这贡渠,这灵渠巧啊,分了贡水至渠中保证了灌溉,又顺着天险挡住多余的流水,有了贡渠,我们贡安才成了物阜民丰粮仓之地。”

    “哦。”罗泽感慨:“这贡渠还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业,这么大一工程,不说分渠的巧思与建渠的难度,光建成也得一二十年吧。”

    “那可不是,”老大爷感慨道:“听老一辈人有讲,这个罗大人可是个传奇人物,为了建贡渠不仅终身未娶,更是身先士卒亲临河堤,亲自测绘反复修改方案,可天不遂人愿,那些年气候反常,冬日里大水漫灌,不仅冲垮了河堤,分水堰的石头也接二连三被水冲走,眼见着心血白流,罗大人积劳成疾竟急火攻心重病不起,群龙无首之时,忽从天边飞来一只火红的大鸟,翅膀展开如垂天之云,单脚树干那么粗,它从山巅叼来几块巨石,丢在分水口,就像一杆钢枪矗立在水中,分水堰遂建成,人们皆言这罗大人是天上的神仙,唤来神鸟解人间疾苦来了。”

    罗泽嘴巴合不上了。

    他脑海中蹦出些荒唐的想法,这大鸟莫不是毕方,那他不就是……罗大人?

    回头望了一眼神像,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么眼熟,他自打出现在地府就叫罗泽,也就是说,他上一世名字就是罗泽。

    他或许,曾是这贡安县的父母官。

    身边陆续有乡民经过,都在笑话:“老头,又在这儿讲神鸟的故事呢,你亲眼见过呀。”

    老大爷也不生气,呵呵道:“我是没福分见到,但我的祖辈真真切切说他们见过,小时候经常听他们提起这些。”

    罗泽:“那后来呢?”

    老大爷:“后来,说来也奇怪,那罗大人眼看着身体不行了,自神鸟出现后又好了起来,拿着图纸招来众人,带领百姓历经十载将贡渠修成,百姓感念他的好,便在此地建庙立碑,供他为水神。这水神庙不大,却灵验得很,香火旺盛了好些年呢。”

    罗泽心间沉甸甸,眼泛起酸来,像是有些是似而非的画面在眼前掠过,被他忘却的上一世,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他有心拯救贡安黎民百姓,大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死前长淮向他许诺一定将贡渠建成,于是长淮变成他的模样,领着贡安民众将大坝修成,却又把这些功名都让给了自己。

    长淮长淮,你还为我做了多少事。

    老大爷还在一旁自言自语着:“这水神庙没落很多年了,前段时间来了个玉石商人,将小庙打扫修缮,漆了门头描了匾额,重新起了香火,百姓闻风纷纷来祭拜,发现水神依然灵验,一传十十传百,来上香的人就多咯。”

    罗泽偷偷擦干眼泪,问他:“那位商人呢?现在在哪儿?”

    大爷朝四周瞄了一圈:“刚还见他路过呢,可能是去后头了。”

    再次踏进小庙,神像古旧,如同那斑驳的历史,香火浩荡,便似这滚滚红尘。

    后院碧树参天,长廊幽邃,廊下有人正执狼毫,将暗淡的壁画重新描上颜色,他勾着头,弓着背,脸都快贴到墙上,一笔又一笔,不疾不徐,好似时间冗长,他不得不找些事,打发这荒烟蔓草的时光,和疯长的思念。

    有人脚踩着落叶走过来,他头都没回。

    “后面还在修缮,烧香请去前殿。”

    长淮的声音带着些许沙哑,好似一个老态龙钟的和尚。

    可那人依然不知悔改,又向前几步。

    长淮皱了皱眉头,回过头来。

    树影斑驳,照见一张清俊的脸,那眼


    第118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