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节(1/2)

作品:《病美人剑修他声名狼藉

 ***

    灵江城坐落于摇光山脚下,青石板铺成了十里长街,灯火喧嚣。

    凌怀苏下山时是个傍晚,城中炊烟袅袅,软红十丈的烟火气裹了他满头满脸。

    不怎么费力地,他找到了师父口中的“大户人家”。

    因为灵江城是他幼时的俗世家乡,那个“大户人家”就是凌府。

    凌府门庭若市,无数亲朋好友,士绅名流踏破了门坎,道喜的声音翻过朱墙,一路传到了街巷。

    凌怀苏的目光漫无目的地扫出去,看见了久违的凌府匾额,石狮,庭院……这些记忆中快要褪色的景物,在此时前所未有地清晰起来。

    他在大门前驻足良久,直到老仆唤了他一声,才怔然回神。

    那老仆远远看见一个陌生男子望着府门发呆,见对方通身的气度,心里有点犯嘀咕,犹豫片刻上前道: “这位公子,看您在此伫立已久,可是寻人还是有其他事宜”

    凌怀苏喉头阻梗,他记得这门仆姓周,小的时候,老周总是变戏法似的掏出一把蜜饯塞给他。听说凌府被灭门时,他竭力堵在门口,是被捅进来的枪矛活活戳死的,以至于尸体都与门板紧紧串在了一起。

    凌怀苏猛地掐住手指,将一声送到嗓子眼的“老周”逼了回去。

    他心里如何天翻地覆,老周一概不知,恭谨又客气地说: “今日是我家小少爷的满月酒,若您是来参加宴席的,请容我为您引路。”

    “……满月酒”

    “是呀。”说到这个,老周面上喜色难掩,“上个月,我家老爷夫人喜得贵子,小少爷眉清目朗,特招人喜欢,就像公子您一样器宇不凡,将来必定是人中龙凤。”

    “少爷”这个称呼,凌怀苏不记得多久没有听见过了。

    他不知作何反应,便礼貌一笑: “恭喜。”

    老周更热情了: “公子可要入府喝杯薄酒,沾沾喜气”

    然而老周等了一会,没等到话音,那位公子却好像没听见似的,若有所思地注视着远方,那眼神渺远而平和,又似乎带着几不可查的怅然。

    “公子”老周试探性叫了一声。

    凌怀苏回过神,微微垂下眼: “不了,我还有其他要务在身。”

    他忽然就明白了师父口中的“天命”。

    并非是指行至水穷,别无他法。

    而是说,哪怕有千万条道路摆在你面前,无需任何指引,无论重来多少次,你也只会选择那一条。

    这晚是个望夜,满月慢慢西沉至天边。

    凌怀苏看着银盘渐亏又渐盈,变换更迭,终于在一个蛾眉月高悬的夜晚,叩响了凌府的大门。

    这个时辰,凌府中人仍未歇息,因为体弱的小少爷哭闹不止。

    焦头烂额的仆从们一抬头,见一人踏着月色而来,戴着半边面具,却难遮仙风道骨的出尘气度。

    那人彬彬有礼地说明来意,从乳母手中接过襁褓中的小少爷,奇迹般地,原本啼哭的婴孩立竿见影地安生了下来。

    仆从们惊愕地面面相觑,却见那位仙君婉拒了凌母的挽留,从脖子上扯下一颗铃铛,道: “此物与小公子有缘,请他长大后,交到一个很重要的人手上。此举关乎天命与苍生,马虎不得,还望务必照做。”

    凌母不明所以,却还是接过了铃铛: “不知仙君所说的‘很重要的人’是谁”

    凌怀苏静默一瞬,眼前浮起一个颀长挺拔的身影,仿佛高山之巅最纯净的一捧霜雪,叫人看了便移不开眼。

    他面具后的眼尾轻轻一弯: “一遇便知。”

    ***

    茶杯在桌上不轻不重地磕了一下,莫问真人放下茶杯,听见山道上靠近的脚步声,气定神闲道: “回来啦。如何,此行可有收获”

    凌怀苏想了想,沉吟说: “您曾经问过我,何为天命与苍生……”

    不等他说完,莫问真人抬起手打住了他的话音,欣慰道: “你有了答案便好。”

    莫问真人站起身,从美人靠上拾起一把木剑,扔进凌怀苏怀里: “既然如此,还傻愣着干什么,第五式不学了”

    凌怀苏怀抱着木剑杵在原地,一时不解其意。

    莫问真人似笑非笑: “看来你是不打算回去了”

    闻言,凌怀苏先是呆住了,反应过来后,心里没出息地好一阵狂跳,语速都快了几分: “……我还能回去”

    莫问真人: “你救世


    第10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