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1/2)

作品:《万人迷他恃靓行凶



    ————

    北州。

    方柳辞官的消息并未封锁。

    不出几日,北州之人便皆知晓了方军师卸任的事。

    一时间,全军哗然。

    方柳的功绩是真刀实枪而来,军中、朝中乃至江湖皆有拥趸,眼下正是声量浩大之际,若非当场右相乃是皇帝的亲外祖,他才应是一人之下的权臣。

    这般前途坦荡,又有何罢官的缘由?

    武人多爽直,有人甚至趁军中轮休,闹到府衙顾择龄面前,询问是否是返京之后,朝中有人触怒了方军师,抑或是有官员恶意陷害,致使其不得不罢官。

    未免谣言甚嚣尘上,顾择龄不厌其烦向来询问的武官解释,并拿出京中传回的信件,其中有方柳自请离去的亲笔奏折。

    可他忘了将士们竟有许多不识字。

    只好又耗费许多口舌,才让他们相信方柳的确已卸甲归园。

    那日,离开府衙之人,莫不神色惘然。

    顾择龄亦然。

    他这才恍然大悟,忆起两次三番提及同朝为官,提及位列三公之时,方柳眼中总似有未尽之言。

    因他便想好了去时。

    北州、军营,像来时一样,他将一切都安置妥善。仿佛昔日出征之时,意气凌霄剑指苍天的人,仅是一场梦境。

    所见所念皆是虚妄。

    .

    比镇北军的将士们,闻行道得知消息的时间还要晚一些。

    彼时,他正站在沙盘前,思索下一场仗该如何打,已升任指挥使的荣康便冲了进来,粗着嗓子问道:“闻将军,方军师可是不回来了?”

    闻行道从沙盘中抬头:“什么?”

    “方军师卸任了!”见他如此平静,荣康更是急的上头,“属下也是听旁人说的,说顾知府那边收到了皇城的信,道咱们方军师卸任了军中职务,如今已然都离开京城了!”

    闻行道默然不语。

    少倾,重新看起了沙盘。

    这一回,荣康反倒呆住了:“闻将军,您不想知晓方军师辞官原因,以及辞官后的去处吗?”

    闻行道又沉默片刻,才缓缓道:“去他想去之处。”

    荣康怔愣:“那是何处?”

    闻行道摇头。

    “不知。”

    听到此处,荣康甚至有些茫然。

    若他不曾看错,闻将军显然心慕方军师已久,只要方军师在,便时时刻刻注视着他,眼底情深意切又时常隐忍。如今听闻方柳离去,竟比自己表情的更云淡风轻,却又并非早就知晓此事的模样。

    就在此时,忽有一人步伐匆匆进入营帐。

    荣康肃杀道:“军营重地,怎能不报备直接闯进来?”

    来人乃是莫凭。

    此前,武林盟众豪杰便纷纷返回中原了,唯有几位少年人。这些少年人中,有几位已决心投军建功立业,余下者则是想在沙场上多经历几番生死,或许能让修习的武功有所精进。

    莫凭便是后者。

    到底是年纪尚小,他虽然经历过沙场的洗礼,较以往成熟了不少,可一旦激动便又会藏不住事。此时,他眼中噙着泪,眼眶泛红,开门见山问道:“方柳不见了?”

    荣康又是皱眉:“怎么可直呼方军师名姓!”

    “他都舍下我们走了,还叫什么方军师?”莫凭要哭不哭,一副咬牙忍耐的模样,“我追随他到北州,甚至留在军中到了现在,如今他却说走就走,好不逍遥,好不自在。据说萧然山庄都易主了,如今连方庄主也叫不得,我今日便非要叫他方柳了!”

    荣康像教训他一番,可思及先前方柳曾经说过,要将这几位留下的少侠当做客人看待,他们没趣了便会离开,于是只好忍了又忍。

    只是……

    他瞧了瞧闻行道,又瞧了瞧莫凭。

    在他眼中,闻将军也当有这般被“抛弃”的情状才对。

    察觉荣康视线,闻行道淡淡回视一眼,吓得荣康连忙恢复了正色,佯装怒气冲冲瞪着莫凭。

    莫凭仍沉浸在悲愤之中,以为自己做了诸多努力,仍旧没能被方柳看在眼中,又不肯承认心中诸多不舍、恋慕的小心思,言语便越发激愤:“他惯是会玩弄人心了!”

    “仔细你所言。”闻行道终于开口,神情威严警告道,“他并非玩弄人心,而是需要人心。众豪杰愿追随他北上,众将士愿追随他拼杀,皆是因


    第145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