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1/2)

作品:《逢春+番外

喜欢买的一个经典品牌,似乎每年过年,陈慧也会应景地买一些,小姨来家里,也偶尔会带一盒这家的糖。

    岑溪没说话,但安苳知道她在听自己说话,笑了笑继续说道:“岑溪,你记得吗?高一的时候,你还在宿舍里分过这个巧克力。”

    岑溪蹙眉:“我?”

    怎么可能呢?她完全不记得。

    她不怎么喜欢吃甜食,更不喜欢这种放进嘴里半天都化不开的假巧克力,怎么可能带到学校去。

    “嗯。”安苳点头,温声说道,“你可能忘了。”

    当时还是高一上半学期,岑溪还在宿舍里住。

    有一次放假回学校,来得最早的安苳坐了两个小时大巴,有点累了,回到宿舍就睡了过去,醒来时,她枕边就放了一大把这种包装晶莹剔透的巧克力。

    当时,这对于城里孩子来说,也算不上特别稀奇的零食,但对于安苳来说却很难得,就算是过年,也很难吃到。

    当时安秀英的病仍然很严重,做不了农活儿,只能把田地承包出去给别人种,家里只靠着那那点可怜的承包费以及安秀英养的几十只鸡鸭生活。

    安苳在学校也是能省则省,有时候一周都用不上二十块钱。

    中午等车时为了省钱,她只吃了一个面包,现在已经是饥肠辘辘。

    她坐起来看着那堆糖,揉了揉眼睛,咽了下口水,然后探头出去问道:“谁给我的糖?”

    对面下铺的舍友坐在床上晃着腿,举起手里的巧克力对她晃了晃,笑道:“岑溪给的。”

    安苳探头往下看,岑溪却不在。

    对面的舍友说道:“她去操场背单词了。”

    安苳“哦”了一声,然后就看到对面舍友,以及斜对面舍友的床上,都放着一把巧克力,但是,她们的巧克力,都没有自己的多。

    她这里几乎是二倍那么多。

    岑溪给了她最多的巧克力。

    这个发现让她心脏狂跳了起来。

    其实她和岑溪没说过几句话,甚至那不久之后,她便看到了岑溪在擦她踩过的床边,但是,这些巧克力,也同样在她记忆里挥之不去。

    当时,她就想和岑溪做朋友。

    可惜……她后来好像一直在得罪岑溪。

    也正是因为她心存幻想,后来被岑溪讨厌时,她才会那么在意、委屈、伤心。

    见岑溪想不起来,安苳有些失落,但也没继续说那件事,只是把话题拉回了巧克力:“嗯……我是觉得,这种巧克力虽然质量不好,但买它的人还是很多,嗯,重要的不是它的质量,而是它的……它的那个……”

    “意义,对吗?”岑溪接话。

    “嗯嗯,对。”安苳不好意思地抿唇,“就是意义。”

    虽然安苳的表述颠三倒四,但岑溪还是提炼出了她想表达的逻辑——想用最少的成本,赚最多的钱,商品意义的打造很重要,卖一本算一本是不行的。

    仔细想来,安苳的这个看法和她在沈城做海报的灵感,竟然如出一辙。

    只是,她是从教科书和百万级别项目中学到的,而安苳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孩子……巧克力……意义……书店……

    岑溪支着下颌,思考了几分钟,在纸上随意写着,最后写了两个字:童书。

    她不必花大价钱翻修书店,再好看坚固的书架和墙壁也没意义,书店的意义早就不是单纯买书了。

    应该建立一个单独的童书区,可供家长带孩子坐下来试读,目前小城镇学前教育并不发达,家长带孩子出来也没地方可去,设置童书区会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方向。

    同理,旁边学校的学生来书店,真的只是为了买教辅用书吗?书店是学生时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岑正平这家书店传递出来的观念实在陈腐,好像学生只能买教辅用书,根本不配有自己这个年纪的阅读需求一样。

    新增单独的青少年区,进一些最近流行的著作、杂志、文创周边,增设试读位置,也是一个靠谱的方向。

    这样算下来,根本花不了太多钱,书店不用进行大范围翻修,只要调整一下格局、加一些软装就行了。

    她写写算算,整理出了一个大概的支出,然后扬起下巴,拿给安苳看:“算好了。”

    安苳靠近过来,看得很认真,随即指了指“灯具”那一部分:“这个,花不了那么多。我帮你问问看,应该比网上买还便宜。”


    第49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