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2/2)
作品:《燃骨》
,笑着指着地宫大门给他看,还轻轻扣了两下。
“来,老师你听,这是石门,千斤重。用人力根本无法打开,我做了个机关,我来和你说一下原理——”
于是,接下来的一炷香时间,谢燃面无表情地听赵浔说完了他如何利用滴水做了个类似能控制石门定时打开的机关。
末了,陛下还兴高采烈地补充道:“咱们关在地宫里也不知具体时辰,不过我估计得应该是大差不差的,请老师再等一时半刻。”
谢燃:“……这个机关做完后你试过吗?”
赵浔愉快地笑道:“没有啊。没必要,若和你就这么关在一起,也是不错。”
谢燃:“……………………”
谢燃按着眉心,试图把话题拉回正常的地方,唤过赵浔的理智:“那你离开这么久,朝堂不会乱吗!”
赵浔却依然笑着:“这点谢大人就更不必费心了。即便我此刻死在这里,也不影响你心心念念的江山社稷。”
谢燃不喜欢听他说“死”字,微微皱眉:“……什么意思?”
“很简单,就和你当年一样,”赵浔轻描淡写道:“只要怀着随时赴死的心思,处理政务时自然便会留够退路,只是当初你选择把一切丢给我,而我则丢给其他更恒定的东西。”
“……更恒定的东西?”谢燃皱起了眉。
“没错。君王治国,有‘人治’……哦,我说的就是咱们那位庆利先帝,像个守财奴一样把所有东西都攥在手里,最后被权利和欲望生生拖死。有他这样的,便自然有另一种方法。”
“……何法?”
“自然是更简单、更适合我这种爱偷懒之人的方法,”赵浔笑道:“说来简单,只要各部司其职,权利制衡,做到国有法度,依法而行。少数律法难以界定之社稷大事,又有真的能担事话事之人,以规治国,若有犯罪,王室同责,自然皇帝便能轻松多了。”
谢燃从小受的便是正统儒家教育,君臣父子,从未想过要将所谓的法治凌驾于君权之上,一时竟怔住了。
赵浔看他神色,忽然轻轻叹了口气,笑着帮谢燃拂开鬓角乱发:“老师,我近年有时也会想,过盈则亏。你一生为社稷江山呕心沥血,自然值得钦佩,但有时无为或许也算一种作为。我有时候觉得,所谓的‘国家’是一台有生命的能自己修复的机器,只要赋予它严密的规则,再定期护理,处理超出规则外的少数大事,便够了。”
谢燃以前从未有过这种念头,一时也说不出对错,但只觉头脑嗡然,竟有振聋发聩之感。
他想到了自己短暂一生的几个重要节点。
当年,他少年气盛,公开了多少权贵只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匪寇国舅一党,因此让定军侯府和国舅党结仇,使庆利帝坐收渔翁之利。
但盛京郊区的安防
第114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