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1/2)

作品:《我靠撒钱名留青史

指尖让自己冷静下来,这一冷静,他立刻回过味来。

    唐辰,字孟龙。

    所以这家伙跟那位姓唐,名寅,字伯虎的大才子是什么关系?!

    南淮笙再次不淡定了。

    唐孟龙朝秦寒之道:“今日之事与南公子无关,是我来这酒楼用饭却丢了荷包,改日定向秦公子登门道谢。”

    秦寒之推辞说:“唐公子不必客气,今日全当我请客。”

    南淮笙见唐孟龙还要推辞,这一来一往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他干脆岔开两人的话题,道:“寒之,你刚才打算去哪儿?”

    秦寒之只说:“随便走走。”

    南淮笙:“那正好,我打算去钱庄换点银子,你给我带个路?”

    秦寒之:“可。”

    唐孟龙见南淮笙二人作势要走,他当即说:“我也同去!”

    潜力股想跟上,南淮笙当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秦寒之只瞥了唐孟龙一眼,抬步便领着南淮笙往钱庄的方向去,唐孟龙连忙拔腿跟上。

    几人在街上没走多远,秦寒之便在一处铺子前停下,朝南淮笙说:“这处便可。”

    南淮笙抬头一看,只见这铺子匾额上书“四方钱庄”四个大字,门口左右站着两名壮实的护院。

    几人刚从门口进去,一名穿着得体的伙计便迎了上来:“敢问几位公子存银还是取银?”

    秦寒之:“取银。”

    伙计躬身打了个请的手势,说:“几位请随我来。”

    跟随伙计穿过大门后,南淮笙发现这四方钱庄不仅仅是个铺面,里面竟然是座两层院落,二楼的房间全部封窗,怕是储存金银所用。

    钱庄院中比寻常院子光线暗上许多,他抬头一看,就见院上的天井罩了一层防盗的铁网,仔细一瞧,铁网上竟然还挂着一只只铃铛。

    伙计带南淮笙几人在一处厅中坐下,又布好茶水,说:“三位公子请稍待,小的去请掌柜来。”

    等伙计离开后,南淮笙喝了口茶,朝秦寒之问道:“这钱庄是户部在管?”

    钱庄里一应装潢看似低调,实则细瞧都是值钱的东西,整一个财大气粗,南淮笙一想便知是朝廷的产业。

    秦寒之轻笑一声,微微倾身靠向南淮笙,他摇开折扇挡住两人脸面,低声说:“你家的。”

    “咳咳——”

    南淮笙一口茶水呛在嗓子里,好一阵才缓过来,什么情况,他就穿个越,家里怎么开上银行了?!

    “两位在说什么?”唐孟龙见南淮笙和秦寒之凑在一块儿交头接耳还不让他知道,急得都快抓耳挠腮了。

    南淮笙干咳一声,转移话题道:“唐兄稍后可有去处?”

    唐孟龙果然没有刨根问底,回答说:“我与友人约了稍后去无咎河上泛舟。”

    南淮笙眨了眨眼睛,琢磨道,唐孟龙的友人少说也是个才子,或许可以一起考察考察。

    他看向秦寒之:“寒之呢?”

    秦寒之:“今日无事。”

    身后两名侍卫眼观鼻鼻观心,假装不知道自家王爷今日该上国子监进学。

    南淮笙便道:“来京许久,我还未曾上过无咎河,不知我和寒之可能与唐公子同去?”

    唐孟龙一拍手:“求之不得,仲明见到两位定然高兴。”仲明?

    南淮笙心中一喜,唐孟龙的友人莫不是文仲明,他书房那副字的执笔之人。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烟花巷口那一撞竟然让他捞到两个潜力股。

    这时,伙计还转,说:“敢问是哪位公子取银?”

    南淮笙:“我。”

    伙计:“公子请随我来。”

    南淮笙不拖沓,跟秦寒之和唐孟龙告罪一声便随伙计来到取钱处。

    只见柜台上装着栅栏,仅在栅栏上留了个小口方便两边递取钱财信物,钱庄的掌柜正在柜台里等着。

    掌柜按规矩问道:“敢问财东所来何事?”

    南淮笙答道:“前来取银。”

    掌柜又问:“财东来自何地?”

    南淮笙:“秦淮。”

    掌柜:“敢问财东贵姓?”

    南淮笙:“南。”

    掌柜:“财东欲取银几何?”

    南淮笙:“银子一百两。”

    掌柜:“请财东出示凭帖或银票。”

    南淮笙递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


    第16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