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1/2)

作品:《孤与太侍君



    此刻外面天阴得厉害,似乎又将有一场暴雪袭来。

    我眼中含着忧虑,与李仑韬说,“将士们一路辛苦,先让他们入城安营休息吧。城中已备好了热食,一会便会有候卫军送过来。”

    “这,大军共数万人,全部入城,有地方呆吗?”李仑韬疑惑地问。

    “放心。”

    玉城中央的那座山附近有一大片田地,柳玉宛占下这块地盘的时候想的是为日后人多起来了做准备,没成想天气一日比一日恶劣,现在住了人的地方只堪堪占了玉城的一半,剩下的全是荒地。

    “城周的石栏近几日都加固过,里面要比外面安全很多,风也小一些。”

    他们在从边境赶来的路上已与游荡的冰鬼打过了照面,吃了不少苦头,对这些难缠、不好打还凶恶的东西颇为头疼。

    领会了我话中的意思,李仑韬不再多言,点了点头就让身边的副将下去安排了。

    城门口不是说话的好地方,我将李仑韬带去了暂住的小屋,闵言和陆听此时已在屋内候着了。

    没绕弯子,门一关上,众人就直奔着正事开始商量。

    “……如今有不少百姓正在京中躲避天灾,若大军攻城,定会伤及无辜,”我将自己的谋算说了出来,主要便是四个字,诱敌出城,“将军以为如何?”

    “有两个难点,”李仑韬说,“其一,诱饵能否让蛮人上钩;其二,雪原有冰鬼干扰,冰鬼嗜血,战局恐怕不好控制。”

    我低低笑了一声,“候卫军手中有可以对付冰鬼的东西,届时遇到那些鬼东西让他们动手便可。至于诱饵,孤有个主意……”

    “……”

    小屋的门一关便是整整半日。

    入夜,玉城内一片安宁。不知是不是有大军在此驻扎的缘故,连被呜呜咽咽的风声吓哭的孩童都少了很多,难得的一派祥和。

    但此刻的京城却是暗流涌动,数座府邸中的书房皆彻夜亮着灯,似乎在为什么事情做着打算。

    翌日,天微明,宫门开,朝臣鱼贯而入。

    辰时已至,殿内臣子皆已到齐,而新帝的身影仍旧没有出现在正首的金龙宝座之上。

    众人对此已见怪不怪,俯身与坐在侧位的男人行礼,“臣等参见摄政王,王爷千岁长安。”

    “平身。”那人很享受这样百官朝拜的感觉,眯了眯眼,眼底露着不知针对何人的嘲讽,故意放缓了声音悠然道。

    小太监在他身侧站着,尖细的声音响彻殿内,“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落下,良久却无人上前。

    “今日又没有要事?”摄政王不大愉快地问。

    兆王在的时候明明是有人说话的,一轮到他摄政怎么就个个都闷着不吱声了?

    混在百官中低着头的容喻默默翻了个白眼。

    要事怎么没有?

    有,且很多。

    只是兆王上位后提拔了一堆会说好话的酒囊饭袋,把有真才实学的都算作旧朝细作,要么罢免,要么安个罪名丢入大牢。天天让人献美献宝,对民生大事却坐视不管。

    这样长久下来,谁还会禀报实事?

    他刚在心中吐槽完,身侧便有人举着笏板出列了。不出所料,兆王的后宫里又将多两位佳丽。

    不过,容喻暗道,这新美人他大概率是无福消受了。

    等那人回到臣子之列,容喻垂首扮出一副恭谨的样子走到殿中,“臣偶得一宝,想献予摄政王殿下。”

    “哦?”男人歪了歪头,目露赏识之意。

    从前那些人都是给兆王献宝贝的,这还是第一回有人要给他送东西。倒是个知趣,看得清形势的……

    容喻轻轻拍了拍手,殿外走入了两位侍从,其中一位手中捧着一方紫檀木盒。

    “这是一串极漂亮的珊瑚青金念珠,共一百零八颗,据说是某位老僧坐化后留下的传世之宝,具有静心凝神、庇护安宁之效。”

    摄政王很有兴趣,“端上来。”

    侍从上前,一人开盒,一人隔着丝帕将那珠串取了出来。

    见男人心存警惕要自己伸手去拿了戴,容喻不紧不慢地开口道,“此珠串的佩戴之法与旁的略有不同。”

    怕犯了佛家的忌讳,摄政王犹豫再三,还是把手缩了回去。

    珠串绕颈,冰凉的寒意让他的心中不由地有些发毛。总觉得哪里好像怪怪的。

    他抬眸


    第138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