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1/2)

作品:《回避关系

了起来。

    “边律师你是不是有事?”刘涛问。

    “我……你先联系走流程,我待会就过去。”边重楼挂断电话,焦虑地等着手术室的动静。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许多倍,两个小时,也就是边重楼平时跨区开庭路上打个来回,但现在仿佛在庭上遭遇了拉锯战一般焦灼难耐。

    手术室的指示灯熄灭,温主任最先出来:“手术很成功,老人也清醒,再观察一下就推出来了,放心吧。”

    边重楼听到放心吧三个字,心脏似乎扑通一下从嗓子眼掉回肚子里,和他爸甩下一句:工作上有事。他急忙跑去开车。

    路上肖睿娜也给他打了电话。

    边重楼赶到的时候,相关单位和山南医科大学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开展工作。

    刘涛、刘涓兄妹和家人默默流着眼泪,配合着工作人员履行手续。

    肖睿娜一来就开始流泪,刘涓看着接收车辆离开,哭得不能自已的时候,默默上前扶住了她。

    边重楼心里也十分沉重,他开车跟着到了医科大。

    医科大要在第二天上午举行简单的接收仪式。等一切都办妥了边重楼才回到医院。

    姥姥的手术很顺利,李淑芬老人的事也慢慢推进着,边重楼才有功夫和廉松节两个人拿着盒饭坐在住院部天井的角落吃饭。

    这个地方中午时间几乎没人过来,廉松节有时候手术久了不想动弹,就爱来这儿喝可乐。

    今天他把自己的秘密基地告诉了边重楼。

    “你这小地方有椅子,太阳晒不到还背风,真不错。”边重楼吃着盒饭饭,仿佛都比昨天有滋味了些。

    “嗯,刚才学校的同事来电话,明天告别仪式学校有领导来参加,让咱们俩早点到帮衬着点。”廉松节说。

    两人吃了饭,边重楼不想挪窝儿,就靠在廉松节肩头好像睡着了。

    廉松节怕把人弄醒,一动不动。临近夏天,风都是暖的,廉松节长久以来第一次感到清闲得心安理得。

    不知过了多久,肩头的人说:“松节,你说我们这样,是不是很快就一辈子了?”

    李淑芬老人的遗体捐赠仪式在山南医科大的遗体捐赠者纪念园举行,至亲和学校的领导、师生代表来参加了这次仪式。

    纪念园里给每一位无偿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的捐献者树立了纪念碑。一行人走来,看到不少碑前都有鲜花,应该是有人来祭奠过。

    学校昨天加班给老人篆刻了纪念碑。

    在学校负责人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李淑芬老人善举的感谢,感谢她以及她的家人对医学研究事业的支持和无私奉献。

    边重楼和廉松节身穿黑色西服默默缅怀着老人。

    致辞中有些词对于个人来说显得有点大,可是正是这一个个勇于奉献自己的渺小个体在推动了人类医学研究的进步,正是这些甘于奉献自己的大体老师参与了医学教学、研究工作,才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

    老人的家属在致辞声中强忍泪水,在医学生念诵希波克拉底誓言时泣不成声。

    廉松节在这时抬眼看向那群穿着白大褂稚嫩脸庞的学弟学妹,回想到当年自己也曾念着这样的誓词,扛过了无数次考试、培训,抗住了数不清身心疲惫的白班、夜班、24小时班,以及无数个被论文压着打日夜。

    他眼中升起雾气,他在这一声声誓词中扫清疲惫,他握住恋人的手,此刻他觉得他又可以轻装上阵,在医学的领域走出一段路。

    边重楼姥姥的手术很成功,全家都十分高兴。住院期间廉松节只要有空就到病房,杜玉树和杜芝兰兄妹俩经常带着好吃的来,尤其是杜芝兰每次带饭来只要廉松节在都给他盛很多,三天后,晚上回家上称,廉松节胖了四斤!

    边重楼警告他,再把腹肌吃没了可就没姿色了。廉松节闻言在穿衣镜前不说话闹脾气,结果最后边重楼遭了殃,第二天早晨腰差点折成两段。

    危机情况解除,两人想起了放在写字台抽屉里的两份意定监护协议。

    于是蒋秀荣出院的第二天,边重楼和廉松节两人一起来到公证处。

    两个人头天晚上都没睡好,起床后各自偷偷打扮,出客厅门的时候两人看着彼此觉得好笑得不得了。

    在公证处连公证带缴费忙了好一阵,廉松节感觉自己的心跳一直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他不知道边重楼如何感想,时不时去偷看他。


    第119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