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播出后播放和热度都很不错,他们居然有赞助商了,是个饮料品牌。

    原木桌子上用饮料叠成了一个三角形,木眠口渴,拿起一瓶拧开就仰头一口气灌了大半瓶,不甚清晰的喉结滑动,因为喝得急了些,嘴角溢出了些许,看起来很涩。

    微风也来得刚刚好,吹得他额前发丝飞舞,青春的气息瞬间翻涌,木眠整个人就是盛夏,而他手里的饮料被他拧开喝下去,在喝到第一口时候眼神倏然变亮。

    导演忙拍大腿:“这就是赞助商需要的广告效果啊,这一段剪到广告特辑里去。”

    陈蓉淡定坐在一边,食指点了点桌面:“广告费另算。”

    导演完全能接受:“那是肯定的。”

    节目组甚至有强烈预感,这一段播出以后,他们节目会接到更多的赞助。

    木眠太上镜了,随便往哪儿就是广告大片。

    喝完水,木眠发出一声畅快的叹息,意识到自己可能喝得太多,不好意思地朝镜头笑了笑:“太好喝了,一时没忍住。”

    他手里还拿着饮料瓶,朝镜头弯了弯眼。

    节目组和摄影都要吸溜口水了,这张脸真是越看越帅,这镜头感绝了呀!

    打卡点是个具有年代感的小木屋,木眠抬起脚,跨过门槛往里走,里面摆了十几张扬琴。

    还有两个穿着汉服的师傅正在小心翼翼清理扬琴上的灰尘。

    “你们好,我要打卡。”

    年纪大一点的女人走上前来:“打卡要求是要学会演奏扬琴,你先看一下老师的示范。”

    扬琴是中国传统击弦乐器,哪怕是在现代乐队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老师先是介绍了扬琴的结构:“扬琴结构复杂,主要由共鸣箱、山口、弦钉、弦轴和琴竹等部分组成。”

    木眠听得很认真,他对乐器从小就有着浓厚的兴趣。

    “扬琴看起来复杂,但是学起来还是很容易的,你看......”

    老师拿着琴竹敲击在琴弦上,音色非常独特。

    慢奏时,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如同潺潺流水。

    老师演奏的是一首《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扬琴音乐的经典之作,曲子深情而感人。

    曲毕,周围响起掌声,木眠陶醉在琴音中,迫不及待上前学习。

    在老师的指导下,木眠很快掌握扬琴弹奏技巧,也尝试着演奏了一小段《二泉映月》效果竟不比老师傅的差。

    老师傅连连点头:“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学扬琴了,扬琴是个很特殊的乐器,作为辅助乐器时效果很好,但把扬琴作为主乐器还是差点。”

    木眠拿着琴竹若有所思,扬琴就像是一个团队里的中间人物,也许做不到拔尖,单独一人的时候也许撑不起宏大的曲子,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在团队里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打卡完成后木眠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一直在问老师傅一些关于扬琴的问题。

    镜头把这些都记录了下来,希望通过节目,能够有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国传统乐器。

    “其实扬琴和流行歌曲挺搭的。”木眠突然说道。

    老师傅哦了一声,是疑惑的音调。

    木眠笑着说:“有一首歌叫《青花瓷》,我认为这首歌的意境旋律和扬琴就很适配。”

    老师傅叫廖芳梅之前是在一个民族乐团担任过音乐总监,后来退休了,回老家养老,她自己也希望把热爱陪伴了她一生的乐器介绍给所有人。

    “有谱子吗?”

    木眠:“有的,简谱可以吗,我可以默下来。”

    廖芳梅道:“当然可以,准备一下纸笔。”

    木眠坐在实木大桌前,几分钟就默完了《青花瓷》的简谱。

    对着简谱,廖芳梅先是练了一遍,第二遍就流畅了很多。

    木眠坐在一把精致的木椅上,双手轻轻握着琴竹,表情专注,琴竹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轻轻敲击在琴弦上,声音清脆悦耳,在共鸣箱中回荡。

    琴弦的震动像是有生命一般,在木眠的指尖跳跃舞动,珠落玉盘般的优雅动听。

    大家在木眠的弹奏声中接收到了他传递出来的情感,进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韵味的世界。

    仿佛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古镇,天空下着迷蒙细雨,琴声悠扬,生活美好惬意。

    一曲结束,木眠缓缓吐出一口气,畅快。

    


    第3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