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1/2)

作品:《希望你,真的很快乐


    “有小表妹那么可爱吗?”苏唱这句话竟然略带撒娇意味。

    “那肯定没有,你是大人了,那时候我表妹才一岁多。”于舟又挠被单。

    苏唱沉默三秒,温声叫她:“粥粥。”

    “嗯?”

    “我去找你,好不好?”很想见她。

    于舟吃到了苏唱给的一颗糖,她小心翼翼地品尝着,但她理智尚存:“你刚回来,而且现在太晚了,明天吧,明天下班我去找你,行吗?”

    苏唱答应了,她们互道晚安。于舟又躺下,把手机扣到胸前,终于像苏唱离开前那样,又是充满期待的一天。

    周一苏唱请于舟吃了顿饭,于舟在小红书上收藏的那家韩国烤肉。

    周二周三苏唱赶工,周四她开车去徵城为周六的漫展做准备。俩人再见面已是下周一。

    苏唱状态永远那么好,脸跟上过保险似的,疲惫和病气都不会侵袭她的五官,只有在微笑时,眼睛会虚虚地眯起来,于舟才知道,她的体力已经被透支。

    周一晚上她们哪也没去,在家吃饭。苏唱在楼上补音,迟迟没下来,于舟去叫她,听见书房里传来打电话的声音。

    “莉姐,要不您把我换了吧。”于舟本来想走,却猝不及防地听到了这句。

    她心下一沉,脚下就动不了了,粘在原地机械地听。

    她听不到那头的配导毛莉说,本来因为等苏唱已经推迟到10月了,整个项目就差她的音,回来之后赶着补了两次,周二一次,状态很差,嗓子根本发不出来声,周日晚上苏唱觉得还行,赶回来进棚,能正常配,但需要掐嗓,并且离毛莉要的声线还差一定距离。

    “录出来是闷的,”毛莉说,“你这音我没法用啊唱唱。”

    “我知道,”苏唱垂着秀丽的脖颈,右手支在书桌的边缘,把自己站成一副剪影,“不能耽误项目,您换人录吧。”

    这是她遭遇的第一次换角,即便是这样,她也仍然很温柔。

    于舟觉得嘴唇发干,不由自主地润了润,呼吸钝得她难受。苏唱挂完电话,还是没动,就站在书桌旁,手指在边缘慢腾腾地划来划去,她低头看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于舟不懂配音行业,不知道换角到底算不算个什么大事,更不清楚这个机会对于苏唱来说意味着什么,但她很能共情,她很受不了人在自己的理想上受一点挫折,更何况是苏唱。

    嗓子对声音工作者来说,是作者的笔,是战士的剑,是乒乓球运动员的球拍。或许比这些都还要根本一些,作者可以口述,战士可以赤手空拳,运动员哪怕球拍突然损坏,也可以换一副趁手的。

    可声音工作者没办法换声带,她们不仅仅是影响成绩,很可能被取消上场资格。

    比于舟所能类比的,更残忍,更无力。

    吃饭时苏唱的神情还是很轻松,还笑着跟于舟说好吃,于舟想她保养保养嗓子,便也没有再叽叽喳喳,沉默着给苏唱盛汤。

    收拾碗筷时她才问:“你病了一周了,要不要去看看啊?”

    “看过了,”苏唱说,“周三下午去的,医生说肺部有小淋巴结,应该是之前有过感染,但炎症已经下去了。嗓子可能会哑一段时间,慢慢养。”

    “哦。”于舟埋头拾掇筷子。

    也不知道她啥时候感染的,在国外那阵也没听她说。

    这一周于舟过得像在打架,她在项目的空隙里上网搜恢复嗓子的偏方。网上都说要多喝温水,她便准备了一个保温杯,让苏唱工作带上装热水喝,自己也每天晚上到苏唱家里去做饭。

    给她弄凉拌银耳,榨芹菜汁,换着菜谱食疗。

    下班早时,她会跑去中药店细细地问,搭配好花茶给苏唱熬。

    她买了个专门煮花茶的小机器,能咕噜咕噜地在茶几上热着,特意放在显眼的地方,提醒苏唱,自己不在的时候记得倒来喝。

    于舟没过问太多,但日日拎着大袋小袋到苏唱家里,忙碌一阵后挎着小包又回去,苏唱留她在家里住,但她说住这上班不方便,要倒两次地铁,她也不愿意苏唱送她。从家里出发早上能睡到八点半。

    第二周周末,她终于留宿,因为苏唱不想让她走。

    那时苏唱的嗓子已经好很多了,尽管还是哑哑的,但有些对声线的清澈度要求不太高的角色能录,她还跟于舟说,接了个小男孩的角色,以前压得难受,现在还挺自然。

    于舟看她故作轻松的样子,


    第51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