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节(2/2)

作品:《[红楼]我在红楼搞基建+番外

女子诗作难免泄露心绪,可世人不许女子说话,诗作凡是流出去这女子的名声也就毁了。”

    薛宝钗见赵天福似懂非懂也并不纠缠,转而道:“自陛下登基后,对女子的种种压迫才渐渐消失在阳光下,女子也能出将入相为官做宰。为此,陛下还特意办了京城女子书院。”

    她说着将《女贤才合集》放在赵天福跟前,这才是她今日给公主上课要讲的东西。这合集都是历朝历代忠义女子的故事,公主这个年龄看这些故事也不会太难。

    赵天福确实没有感到为难,她兴致勃勃的和薛宝钗一同讨论上面的故事,显然很是高兴。而她也迅速和新来的薛夫子熟悉起来,两人的感情愈发深厚。

    而薛宝钗也偶然了解到赵天福的心结,当即便鼓励道:“殿下与陛下乃是父女,又有什么话说不得的?纵然殿下说错了,可殿下这样的年纪陛下又怎会与您计较?”

    赵天福犹豫了两天还是按着薛宝钗所说的做了,果然得到了父亲的回应。她完全没有想到,她将自己的困惑与野心明明白白说给父亲听后,父亲会抱着她夸她好志向,甚至还鼓励她好生随薛夫子学习。

    在赵天福登基后,她才恍惚明白为什么夫子会让她对父皇直言相告。因为为君者,首要便是果决。而光有果决自然不够,还要有相应的智慧。

    明白自己的目标后,赵天福随薛宝钗学习越发上心,直到薛宝钗高升为户部侍郎十分繁忙后才不得不暂停了课程。但薛宝钗随即又举荐书院山长林黛玉接替,赵天福素日倒也听过林黛玉的名声,便也答应下来。

    直到她真正见到林黛玉,她才惊觉世上竟有如此通透洒脱之人。若说薛宝钗是看透世情后奋力改变,林黛玉则是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林黛玉的洒脱也带给她新的启发,原来有时候也可以不必这样面面俱到,实在不喜欢的人也可以不用理会。

    而在赵天福每日拼命学习充实自己的时候,赵天佑虽未懈怠,却因为没有天福那样的狠劲儿而渐渐落后。更何况他天性更爱自由,每日只吟诗作赋,对家国大事远不如赵天福上心。

    于是,在朝臣再一次请立太子时,父皇出言否决,改为立太女。

    太女,这个称谓并非头一次出现,但落到实处却是头一次。

    圣旨已下,无可更改,她赵天福已经成为大乾的太女,未来大乾的国君。

    赵天福开始学着承担太女的职责,学着父皇年轻时体察民情,深入百姓。也学着帮父皇处理奏折,学着如何平衡朝堂势力,如何拿捏臣子。

    她做的越来越好,终于在朝堂上有了一定的名望,一些原本不赞同她继位的人也都闭上嘴。而有了太女的支持,曾经搁置的女子科举也终于启用,朝堂上有了稳固的女官来源。

    她就像父皇那样优秀,在父皇和父王驾崩后也完美的承接过大


    第288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