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1/2)

作品:《孤是昏君,被冤枉的+番外

来张吭哧吭哧填满汉字的政论试卷,一时心情复杂。

    早知他的兄弟们是如此极品,他也就不必安排杜庸杜学士去给祁钺传授知识了……

    就,怪多此一举的。

    祁峟又在一百多张试卷里挑选了一番,一顿饭的功夫,就把三甲给钦定了。

    没办法,写弟子规那人都能排在前三十。

    好多卷子看起来满满当当的,实际上,啧,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简单的汉字翻来覆去的写。

    祁峟合理猜测,试卷的主人就会写那么几个字!

    一想到自己的亲亲兄弟字都不会写,祁峟就……,无语,沉默。

    崔海河默默把空白的三百余份卷子挑出来,对祁峟道:“陛下,这写画了的卷子刚好和空白的卷子五五开……”

    “这……”

    “没交白卷的爵位都稳了吧。”

    崔海河心痛!

    啊啊啊啊!他们科举考生,辛辛苦苦走到金銮殿,不知需要读背多少书、研究多少政论文章、通过一场又一场考试,一步一步,三年又三年,淘汰掉不知多少同窗好友,才慢慢走到京都,走进金銮殿。

    通过了殿试,才有机会从最基层的官员做起,一点一点冲刺权力的巅峰。

    这些宗室子怎么敢的啊!

    他们明明只需要在试卷上画几只王八、画一串蝴蝶、画些花花草草证明他们有审美!写一串不明所以的汉字证明他们识字!

    如此,就够了,就能保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服日子。

    崔海河心里苍凉,他问祁峟道:“陛下,真让他们通过吗?”

    “会不会,影响不好。”

    祁峟:……

    “通过吧,好歹是第一次考试。”

    “至少人家坐了一个上午,涂鸦满了整张答卷,态度极端正,思想极配合。”

    祁峟:……

    绞尽脑汁也夸不出来了。

    他也不想把爵位给这帮蠢货啊!

    他本以为判卷子需要耗费不少的功夫时间。

    本以为礼部的臣子需要昼夜不停地加班……

    谁知道,一顿饭的功夫就分出先后了……

    就,现实比理想还要骨感。

    祁峟心里难过、悲伤,但他不说。

    他默默拎着祁钺的卷子,交给杜庸看,“你教的好徒弟,文采飞扬啊。”

    “看这严谨的总分总结构,看这精妙的典故引用,看这端正圆润的书法,不错,真不愧是杜学士的好徒弟。”

    杜庸黑脸接过卷子,脸色一下子就红了,“陛下,臣自视过高,误导了殿下,望陛下责罚。”

    祁峟诧异,“杜爱卿以为这张卷子能排第几?”

    杜庸咬牙切齿地沉思,“三百?四百?五百?”

    “不能再低了吧。”

    祁峟:……

    朕说这卷子能排第一你信吗?

    杜庸还在反思自己,“王爷们都自小念书,学的是圣人教诲,读的是治国理政的书;殿下开蒙晚,读书又迟,又遇上微臣这样一个自视甚高的师父……”

    “殿下名次不佳,非殿下的错。”

    祁峟:……

    祁峟不说话,将六百张试卷指给杜庸看,“礼部已经排名结束了,你自己数数看,你家殿下排名第几,数出来后,亲自去王府报喜。”

    祁峟将亲笔手书的‘淮南王祁钺’的帛书送予杜庸,道:“闲置了这么些月,可算送出去了。”

    “亏我还替她提心吊胆的。”

    “原是我多虑了。”

    杜庸:……

    杜庸神色复杂地接过帛书,不敢相信这样弱智的文章能拔得头筹。他显然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视线定格在一沓空白试卷上。

    翻一张,有名字,没答案。

    再翻一张,有名字,没答案。

    再再翻一张,依然如此……

    再再翻一张,呦嚯,“王”字的王写了四横。

    再再再翻一张,“王”爷的王写了两竖……

    杜庸:……

    谢谢,血压已经上来了。

    宗室继承制度改革,只能说合理!改得好!

    杜庸强忍下恶心不悦头痛想哭的心情,继续翻乌龟王八那沓画卷。

    丑陋的简笔画简直辣眼睛。

    不说淡妆


    第158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