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1/2)
作品:《肱骨之臣》
,实在是有些分.身乏力,我看御史台元沐之此人不错,不如陛下将他暂时调任我礼部来做事?”
又是国子监又是御史台,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被他元中常说得好似确有此事,睁眼说瞎话的功夫越老越见涨,满脸都写着‘元沐之是我儿子,劳烦陛下通融走个后门’的意思。
在场还有两个包衣,一心科考上来两个年轻,皆是沉默不语地看向李珏,好奇他要怎么应付这塞来的世家子弟。
“允了。”李珏答应得爽快。他心道,元中常动不得啊,三代老臣开国文勋,连先帝都要敬三分的人,除却爱子心切的确没什么大的过错。
好一句允了,中伤了二新臣的心,宋颜二人对视一眼无声叹息,他们亦是知道新帝为君的艰难。
——二人宽慰自己,元沐之是什么水平元中常也清楚,父亲无非就是想给儿子个露脸的机会罢了,即便真把位置提上来了陛下也不一定赏识。
元中常更是乐得不行,起了身对李珏一礼笑道:“多谢陛下。”
话只听懂了一半的孟报国,见状竟也不长脑子地哈哈道:“陛下仁心,臣去往潍水也实在是人手不足,不知我可否也向陛下讨个人使啊?”
李珏揉着眉骨,觉得脑子又有些沉昏,“说。”
孟报国起身,猫腰一礼将头埋下,从双臂中挤出声音来:“臣想讨罪人监的戚英。”话音一落他便自觉地跪下了,他知道自己这话就是在触皇帝的霉头。
又听到戚英名字的李珏手一滑,险些脑门撞到了桌上酒杯。他缓慢地睁了眼睛,努力将视线调至清明:“你们个个地都承了戚家的情?怎么一个二个地都急着把他捞出来。”
“不陛下,臣只是想讨个打手,至于戚英所在何处、所犯何罪,这些都与清剿水贼没有关系。”孟报国说,“臣听闻戚英武艺高强,一将可抵挡万士,本想在此次选武令见识一番,但却不得抽身去潍水杀贼,这一去少则几月多则半年,干脆臣就想讨了他来当打手,也好切磋切磋看看传言是真是假。”
元中常疑道:“可戚英不是被陛下折了腿么?”他看了颜九真一眼,“怎的还任一个带罪的残废参加选武令?”
孟报国愕然,他不知戚英此事,说:“戚英虽有罪,但陛下还未革他五品官职,我还以为您对他仍有怜惜之情,只是想让他吃点苦头才打入罪人监,没想到竟……”
“没想到什么?没想到朕如此心狠手辣,废了他戚家少将的腿,废了一栋梁之才的大好前程?以为大梁少了他戚家就不得了,以为边关没了戚英就打不过?”李珏失声冷笑,语气铿锵置地:“若是人人都如你这般想,凡事都委与他人而非自己用功,那朝廷还要什么将军什么皇帝,干脆这大梁河山拱手让与突厥得了!”
陛下着实在理,但就话题而言,但凡是触到戚英,就是虎之胡须龙之逆鳞……孟报国可算见识到了,他被喝得心头直颤,只好闭了嘴默声不语。
“散场!”李珏这便说走便走。他指了指颜九真,目光凶厉沉声道:“选武令设在屯兵校场,朕必须看到要戚英出场!”
天色阴霾,已有些乌云遍布。
静候一旁的黄德海忙跟了上去,高声朗喝外面的辇夫道:“皇上起轿!”但却被李珏抬手止住说不必朕想走走,于是他只好带了把纸伞备着不时之需。
自今日晨起,李珏便开始头昏,本以为是睡眠不足在勤正殿后小歇,谁知一觉起来后更觉得头重脚轻,还没来得及看太医又赶来了赴丽姝台的宴。
下了设宴的台子,李珏还没喘两口新鲜的气,乌泱泱一堆侍卫就来围着尾随,看着他心烦得很便挥了手说下去,只留了黄德海。
黄德海跟上,问:“陛下,奴才瞧着您脸色有些不好,可要回勤正殿传刘太医来瞧瞧?”
他没让那些个侍卫撤下去,只赶了他们跟在陛下看不见的后面。
“传吧,让他去勤正殿候着。”
春来抽新芽,听说御花园的花开了,李珏正想着去闲来去看,便沿着宫墙慢慢地逛着去,正拐了弯遇见一波宫人在打扫墙角,多是宫女叽叽喳喳地很是热闹,黄德海便抽了鸣鞭实施警跸以示威。
鞭声三响,声彻走廊,示意皇帝驾到。
宫人们自觉地避让,搁了手里的东西朝墙而立,谨记着不可直视天颜的宫规,一瞬间原本嘈杂的宫廊又陷入死寂。
庄重只留给了李珏,意味着又得时刻威严,他瞪了黄德海一眼,背着手掉了头不走这条路。
第16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