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1/2)

作品:《肱骨之臣

有钳子,指甲也都快给宁康剥秃了,她好不容易凑了小碟,下塌给端给李珏,手都是抖的,“陛下,请。”

    “放那儿。”李珏下巴点了点桌面,依然没有要放她走的意思。

    宁康退后不言,见李珏忽然动气,砸了手里的卷宗,对着空气喝了一句:“欺人太甚!”

    宋明道凑过去一看,大意是戚家军遣散,戎州立马被突厥袭击,蛮子们一听戚津死了,立马砸了长城的数十个狼烟台,又得知戚英被关了大牢,欢天喜地地又折了回去在上面撒尿放炮。

    “我大梁的确无人。”元中常年过六旬,辅佐过三任梁帝,参与并制定制定了自开国起重文轻武的朝纲,而今自也知道今时不同往日:“国策倒是易改,可崇文的风气难变,只能继续推崇军功,吸纳些能武的人才,至于戎州突厥那边……陛下既留了戚英的命,可是想他再戴罪立功?”

    李珏恨声:“朕废了他的腿,以后就当没这号人。”

    元中常这才得知此事,心下大骇。

    宋明道忐忑提道:“冯广川将军倒是正……”

    这小辈无知,元中常瞪他一眼道:“冯老将军已年过七十,先帝钦点他早可以告老还乡,是老将军不愿做那万户侯,自请到屯兵校场领兵强生健体,你难道还让他拖着半老之身上战场么?”

    元中常与戚津曾有过一面之缘,宫宴之上相谈甚欢很是投机,听到他为护主身死也是叹息不已。

    他好心替故人之子说话:“突厥人有句诗:边疆长城八千里,血酣黄沙战袍起,戎马戚将今尤在,我辈何待破山来——说的就是边关不能没有戚家人。陛下啊,戚家三代忠良,手握兵权十三年从未谋反,无非就是遇上夺嫡戚津择错了明主。可戚英才十九岁,又是史来最年轻的五品少将,他求个死连黎川城摔不死人都不知道,这样的愣头青他又懂什么权谋朝政。”

    戚英黎川城一摔,不仅没死还摔出了名堂来,现在满汴京城的文人都写诗褒奖他,整个大梁的武官都歌颂他戚英是壮士。

    称得像是他李珏的不是,就连丽姝台都唱成曲儿了:

    自古忠孝难两全,报君赴死以命择。

    若有戚家儿郎多,何日荆州颂长歌。

    大清早地给他添堵,李珏才赶了几个乐娘出宫,还没来得及疏解心中烦闷,这里又被三代老臣念叨,心下闷了口气更是没地可撒。

    李珏只蹙眉,语气恭敬谦逊:“天子一言九鼎,朕圣旨已下,元大人不必再多说了。”

    “若是没了戚英,那戎州之事……”

    “明日上朝再议。”李珏打断他。

    边关苦寒,长城蜿蜒折旋,大漠黄沙障眼不说,与突厥人又语言不通,这些个长在马背上汉子,天生的牛高马大虎背熊腰,戚家扎根数年将蛮子赶至沙漠腹地,竟然一夜之间就又被推回了戎州。

    “戎州刺使是谁,罢官革职!”李珏越想越气,“普天之下那么多豪情义士,朕就不信找不出他第二个戚英。”

    元中常叹气,见李珏态度,只好闭嘴作罢。

    李珏想赶人了,撑着头阖眼,“朕乏了,无事你们就下去吧。”

    无知小儿趁一时之快,元中常转身甩袖就走,心说李珏灭忠臣寒人心。宋明道也跟了上去,心说那我来做甚。

    宁康总算等到说话的时候,她自罪人监等到了戚姝,马车还没把人送出宫门,就被黄德海给扣下说陛下有请,此刻戚姝还跪在勤正殿外。

    她求着情:“陛下,我那闺中好友,戚英那好妹妹,她还跪在外面呢。这暑气冲天的时候,她一个闺阁儿女怎么受的住啊。”

    戚英戚英怎么哪里都有戚英。

    李珏被他干的事折腾得烦,也被他的名字给搅得烦,偏偏还要留着他戚英一条烂命。

    “让她进来!”

    戚姝被晒得发昏,白着脸进来,额头香汗淋漓,粉颊红瓣,未语泪先流,一双眼水色潋滟勾出无边春色。

    多好一姑娘,可惜是戚英的妹妹。

    李珏烦上加烦,连看美女都不痛快,但语气却放柔了些:“你个闺阁女儿,应是矜持怕生得很,怎么一个素未谋面的哥哥,连罪人监那等不祥之地你也要去探望?”

    “是戚姝思兄心切,求陛下恕小女探监之罪!”戚姝附首一跪,“戚姝五岁没了娘,借住在德郡王府,姨夫待我视如己出,府中姊妹也是关怀呵护。小女受王府教导,自是崇礼重孝,即便从未见过生父家兄,但也是戚家的闺女


    第8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