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2/2)

作品:《簪花夜行

女五名捕快跟在二人后面。

    陆如琢站在柴扉外,负手而立,风吹得青袖翻涌。

    智叟拄拐站在她几步开外的地方,脸上的褶皱堆得更深。

    方才县尊大人对她大礼参拜,又唤裴玉为“千户大人”。智叟不知道千户是个什么官职,但能让县尊如此恭敬,又自称下官,想必官衔不低。裴玉看上去不过二九年华,已是官身显赫。

    更不用提这位气度不凡的青衫女子。

    “大人。”智叟上前揖礼,神色含着深深的敬意。

    “老人家免礼。”话虽如此,陆如琢并没有像对老何头的儿子儿媳一样伸手去扶。

    嗯,他还欠裴玉一记剑鞘,以此略作抵消。

    “草民有一个疑问。”

    “但说无妨。”

    “您的徒儿,那位小大人是科举授官的么?”

    “非也,她是武官。”

    “外面的世界太平吗?”

    “很太平。边疆安稳,百姓安居乐业。”

    “那为何榆兴村会遭此难?”

    “恶人流窜作案,不是你们的过错,更非陛下之过。官府一定会抓住他们,绳之以法,还你们一个公道。”

    “草民深谢大人。”

    陆如琢阻止了他下跪的动作。

    智叟的目光从山林看向遥远的平野,道:“我听我的祖先说,榆兴村一开始不在山上,也是平原沃野,后来连年战乱,土匪横行,到处烧杀抢掠,祖先们带着家当老小流亡千里,才最终在这里停下,重新安家。山中虽然苦寒,却能保住性命,不再颠沛流离。”

    “我的太爷爷没有离开过这座山,我的阿爷没有离开过这座山,我也没有。”智叟道,“或许我的曾孙子孙女,将来有机会离开这座山。”

    智叟拄着拐杖,一顿一顿地远去了。

    陆如琢看了他的背影一会儿,转身进了柴扉。

    县衙带来的三名精干捕快在查看现场,不时低语几句。那两名绣花枕头则站在一旁,脸色煞白,被夏天开始腐败的尸体吓得连眼睛都不敢睁。

    骆县令喉咙发干,找补道:“女人胆子小,正常的。”

    裴玉看了他一眼。

    骆县令舌头打结:“下下下官不是说您,千户大人英明神武,岂是寻常女子可比的。”

    裴玉冷哼一声。

    她道:“既然如此,她们可识字?”

    骆县令忙道:“识得几个字。”

    裴玉道:“那便去捕快那边,帮着记录案情。”

    骆县令如蒙大赦:“是。”连忙把那两个官眷小姐送到另一边,小声警告几句。若是叫人看出来,他们都没好果子吃。

    骆县令擦了擦额头的


    第34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