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而黎错、王家小姐、清清这一对苦命鸳鸯;以及盗通天和侠盗师徒虐恋;许泽厚(许大夫)和阿香的悲欢离合;焦焱和蓝沙沙的水少火多,火已烧焦不得正果;甚至苏州酒楼孤儿寡母的小蝶(应读者之请,改良了结局);未有子嗣不断争吵的王文儒夫妇;乃至玲玲和珠珠这一对姐妹,碧螺春故事的阿祥和碧螺……总归是太多不如意的压抑感情。

    其实阿云和雪依,风流和江雨欣,云雪风雨(天气预报?),作为主人公最核心的这两对CP,本来也是不完美结局的。正文到雪依和王灿成亲,服毒而自尽,便已可以结束了的,而风流也早在边塞以身殉国了。喜欢现实主义以及看悲剧的,到此正文便可以结束了,余则为续写。

    但我思之再三,还是把之前写的诸多伏笔与铺垫放出来,把雪依和风流写活转了过来,凑成了完美结局。

    倒不是怕读者寄刀片——本书也没有多少读者,而是我书中说的:便无论这个世界多么丑恶,多么残酷,多么卑鄙,多么黑暗,无论生存得多么卑微,多么渺小,总还会有希望的。

    总之,云和雪,风和雨,算是完美的结局吧,至少我是很满意的了。

    书中的立意,哀多于喜,书名便也有些虐的路线。开篇之前,我曾看到前辈有言,在这个地盘,书名一定要越长越好,越新奇越吸引越好。彼时我还不信,心想天下哪有这般混沌的道理,便硬是起两个字的寻常书名——后来果然是不听老人言,扑街在眼前。每每看到一些乌烟瘴气,浮夸低俗,毫无我中华文字美感的名字,大红大紫,白日飞升,唯有喟叹而已。

    五、细节

    我总是尽量的认真去写,文中的地名,朝代(公元1080年左右),物品,风景,风俗,古文字画等,尽量的准确。没有红薯,便改成粽子,没有花生,便改为蚕豆,没有泥人张,便有虎丘泥人……比如南京彼时叫江宁,瘦西湖之前也只是保障湖,比如断魂窟前魔教教主的智高,映射侬智高起义,比如钟锷映射种家军的种鄂,也多次描写其背痈,描写他急功好战的性格等等。

    而我描写战争的残酷,会直面大开大合的写战争的激烈和残酷,热血混合成泥浆,人肉化作了尘土,骨头化作朽木。也会从边塞一家普通民家的遭遇,来侧面进行烘托。

    我会给一些重要的女孩子,安排一种花卉作比喻,百合,蔷薇,桔梗,海棠……一旦用了这种花卉,便成为了这个女孩子专有。

    我会给有感情交织的人尽量起一对名字,比如云和雪,风和雨,焱和沙(火多水少),柳和枫,智高和慧儿(断魂窟章节),清远和淑柔。比如雪依的丫鬟小雯,乃是雪字上半部“雨”字头和王文儒的“文”合并的雯字——其实雪依和王灿也是一对,因为雪下面是山,灿右边也是山,但显然火字旁会融化了雪,也就造成了雪依服毒之事。另,有些地方也效仿红楼梦


    第435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