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牛男 完结+番外牛男 完结+番外 第102节

牛男 完结+番外 第102节(2/3)

作品:《牛男 完结+番外


    “我俩也没别的手艺,就打算摆个摊子卖杂面馒头,老周你看……”吴冬梅问老周的意思。

    “那挺好啊。”老周表示支持:“刚好你俩今年也种了挺多杂粮。”

    吴冬梅和罗启华两人今年在他们村一些沟沟坎坎的地方开出来不少小块小块的土地,那地种不了精贵庄稼,整点玉米豆子啥的倒还成。

    豆子这东西生长周期短,他们家大约从夏末的时候就陆陆续续开始有粮食进仓了,攒到现在,估计已经攒了不少,毕竟这东西在网店上的销量很一般。

    “那配方啥的……”吴冬梅难得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

    “这有啥,用着呗。”老周大方道。

    就他们牛王庄上的那几个杂面馒头的配方,早都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老周从一开始就没要求保密,主要是没多少技术含量,杂面馒头做得好不好吃,最终还得看材料。

    虽说也不算啥严格保密的配方,但老周能让她们用这个配方做买卖,吴冬梅两口子还是很感激的,又吃了几口饭,说了几句话,吴冬梅就要先下桌了:“你们慢慢吃,我上晒谷场那边瞅瞅去。”

    “行啊,你先去吧。”老周知道她这是要到那边拉票去了。

    “去吧去吧。”罗全顺也是有些无奈,吴冬梅罗启华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支持这个早市的,村子里跟他们一样想法的人估计也不少,之前都不咋吭声,估计是碍于乡里乡亲的面儿,毕竟反对的声音那么大,谁也不想跟村里人对着干,可这一旦涉及到切身利益啊……

    “大伙儿都想奔好日子去呢。”老周宽慰罗全顺道。

    “就按大伙儿的意思吧。”这年头,早就已经不是长辈们说了就能算的年代了。

    这天晚上七点半,大湾村村民们聚在晒谷场上,就这个早市的问题,举行了一次不具名投票。

    最终投票结果,同意这个早市的人占七成,反对的只有三成,压倒性的胜利。

    这两个人群之间的矛盾,说白了就是“怕竞争”和“要市场”之间的矛盾,怕竞争的多是村子里的长辈,他/她们活了大半辈子,吃了不少苦,对于大湾村的现状已经很满足。

    这些人说话大声,很少有人会跟他们呛声当面反驳,所以咋看之下,大湾村的村民好像意见都很一致,事实上……不管怎么说,通过这一次投票,罗全顺等人,也基本看清了村民们的真正想法。

    “大伙儿心里头有啥想法,得说出来啊,你们都不说,我咋能知道呢?”对于这个结果,罗全顺心里五味杂陈。

    “这不,这个早市的事情,咱也是今天刚听说嘛。”对于为村子里的事情跑前跑后的村长,大伙儿多少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这事说起来……之前别的村子的人要跑他们这里来卖菜,他们当然不乐意啊,你在我们村卖菜,抢我们生意不说,万一弄的一些不好的蔬菜过来,最后砸的还得是大湾村的招牌。

    但是,像今天说的,大家伙儿一起搞个大规模的早市,那就很不一样了,而且听说村子跟村子之间还是分开的,大湾村的人现在可珍惜他们村子的招牌了,一听说是分开的就有很多人乐意了。

    “叔,咱们村就是这么个情况,人多地少,大伙儿也是想寻摸点别的营生。”罗志方这时候也说话了。

    他们这儿是山区,家家户户就能分到那么一点土地,光靠种地根本甭想致富,就是他们村现在蔬菜价格不错,年轻人们依旧不咋回来,先不论年轻人愿不愿意种地,就算他们回来了,也根本没有多出来的地给他们种。

    罗志方这回要自己种藕,打算在村子里承包一块土地,可是哪儿还有地啊?总共就那几块山坡,能包的都给人包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石头坡杂树林。

    瞧来瞧去,最后瞧上了吴占芳承包的那块山坡脚下的一片缓坡。吴占芳还挺好说话,说是她们家反正也是用不着,自家人手有限,没精力侍弄,很爽快就同意转租给了罗志方。为这事,最近他也没少听村子里的人说闲话,尤其又赶上吴占芳和罗明辉俩人分手这节骨眼上。

    “可不,我们两口子侍弄那几块菜地都还有余力,哪儿还有年轻人的地儿?”

    “是啊村长,我还想在早市上摆个摊儿呢。”

    “前些时候,我儿子打电话回来说想包山,我说咱大湾村现在是没地方了,要回来包山,那也只能往别的村子去包。”

    “别的村现在也不好包,价钱都涨了。”

    “……”

    大家伙儿七嘴八舌地说得挺热闹,其实好多人都是有点心虚的,这事做得,不太地道啊,之前一个个的都不吱声,这回一投票,结果就成这样了,感觉就跟叛徒骗子似的。

    “哎……行了行了,那这个早市的事情,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再跟他们说说去。”罗全顺挥挥手,表示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

    大湾村总共也就这么点大,说话这好多人,都是他看着长大的,现在他们大多也都娶亲生娃了,自个儿心里也都有主意,今天这事对罗全顺来说是个冲击,但也不至于伤了感情。

    村子里不少老人估计都受冲击了,不过换个想法,人家年轻人不当面跟你呛声,那也是在给你留面子呢,该知足就知足吧。

    一会儿他还得慰问慰问村里那些老伙计,也都是一心为了村子好呢,跟老狗似的,一察觉到自家村子受到威胁,就跳出来拼命汪汪。

    问题是有时候他们身后的人不领情啊……

    “喂,老陈啊。”老周这时候就给他们家陈管事打了个电话。

    “啥事?”陈管事态度不咋热情,他不乐意听人喊他老陈,这不还没多大岁数呢么。

    “你让人送几坛好酒过来,今晚我要跟村长他们喝两盅。”老周说道。

    “都要啥酒?”陈管事这话,其实就是在问要不要拿枸杞酒的意思,毕竟这个枸杞酒太精贵,老周平时一般也不怎么动。

    “枸杞酒枇杷酒啥的,都弄点,还有葡萄酒也弄点。”老周就说了。

    “行,知道了。”陈管事回答说。

    晒谷场这边,原本还有几分郁郁寡欢的那几个大叔大爷,一听老周让人送酒过来,那眼睛顿时都亮了。

    “老周,你让他们多拿点枸杞酒啊。”有个小年轻还当老周是拿酒给他们喝的呢。

    “年纪轻轻的喝啥酒啊,赶紧回家睡觉去。”这要全村都请,那得多少酒啊,老周不舍得。他就是想请村子里这些老头老太太们喝点,这回持反对意见的,大多都是村里的老人。

    按老周的意思,意见可以不一样,但情感上还得重视,别为了今天这事,叫他们寒了心。

    ~

    牛王庄这边。

    “咋,老周喊人送酒过去啊?”陈管事身边,有那耳朵尖的,把这一通电话听得清清楚楚的。

    “是啊。”陈建华这就起身往仓库去了。

    “让我去吧陈管事!”那小伙儿可积极了。

    “毛手毛脚那样儿,别把酒坛子给砸咯,还是我去吧。”一旁的纳茂成这时候也从凳子上站了起来。

    “行,你去吧。”不管怎么看,纳茂成都比那小年轻牢靠多了,今晚老周要的这一批酒,加起来也值老钱了。

    “你们说纳茂成大哥这一去,得啥时候才能回来?”长廊上那些人说笑道。

    “没个三五钟头,指定回不来。”要不是为了蹭顿酒喝,大晚上的谁还争着抢着去给老周跑腿。

    第366章 早市

    大湾村的人同意了这个早市的事情,其他那些村子都很高兴,毕竟大湾村已经在他们村里的晒谷场上开了这些年的早市,他们有现成的人气啊,跟他们一起搞,少不了要跟着沾沾光。

    镇政府方面以及各村干部们,这一次动作也很快,大湾村投完票第二天,罗全顺往上面汇报了他们村的决定,然后大伙儿又聚在一起开了个会,前前后后忙了几天,这个早市就在之后的一个星期六开放了。

    早市开放时间是每天早晨五点到八点,就那仨钟头,一过八点钟全部都得收摊。

    摊位的安排是,大湾村的村民们就在自家村口的位置,其他村子抽签决定,从大湾村往水牛镇的方向一路摆下去。还有那些卖早餐的,单独划了个区,从大湾村村口往上摆,依旧是各村归各村。

    也有人说大湾村这位置是不是有点吃亏,早市上的东西价格实惠,大伙儿一路逛上去,等走到大湾村所在的位置的时候,好多人都买得差多了。

    不过大湾村那些人就乐意守着自家村口,按村长的意思,先在这个位置摆摆,实在不行,下个月就跟其他村子一块儿抽签。

    早市开放这天,老周一家三口也去凑了回热闹,其他东西都没买,就各自带了肚子过去吃了个滚圆。

    与此同时,彤城论坛上也出现了不少介绍这个早市的帖子,这些免费宣传员大多都是老周家的短工,这些帖子大多都是图文并茂,十分专业。

    别的不说,光凭他们拍下来的那些照片,就惹得一大群人在帖子下面嗷嗷叫唤着有时间一定要去这个早市逛逛。

    那些照片里,有大山,有蜿蜒的柏油马路,在马路靠里的一侧摆着各种摊位,马路上行人川流不息,不时还能看到一两辆牛车慢慢悠悠地穿行其中,近处有梯田,远处有风车……

    “擦,那不是老周家的丫丫?”

    “这货不在鸡棚那边站岗,跑早市去干啥?”

    “丫丫出现在这里是合情合理滴,这么大一个早市,这么多吃的,这家伙怎么可能会错过?”

    “好像是小周带它去的。”

    “楼上这位兄弟说错了,丫丫还没有在老周家正式上户籍。”

    “管他上不上户籍,反正照样吃喝。”

    “它那狗爹不是还得给它整点好吃好喝的,不知道多滋润。”

    “咋没看到大宝。”

    “大宝那货,估计一顿就得把咱小周给吃穷咯。”

    “大宝也去了,我昨天在早市看见它了,白色大尾巴甩得跟风火轮似的,那叫一个欢快。”

    “行了,咱大宝去了,那些卖早餐的就不愁没生意了。”

    “这个早市都有啥好吃的,你们有啥推荐没有?”

    “有啊,出门左拐,隔壁就有一个推荐帖。”

    “多谢哥儿们。”

    “按那个找也挺麻烦,我打算直接过去,就照人多的找。”

    “嘿嘿,那你可麻烦了。”

    “几乎每家都挺多人,哈哈哈哈。”

    “除非你有咱大宝那么大肚子。”

    “我就是有点好奇,你们这些人都咋整啊,吃了早市上的东西,老周家早饭还吃不吃了?”

    “你傻啊,老周家早饭怎么能不吃?”

    “不吃白不吃。”

    “必须得吃。”

    “吃得下啊?”

    “这个在时间上,就要好好安排了嘛。”

    “我们一般都这样,早上五点钟出去,把早市上想吃的都吃了,然后在周围溜一圈,七点半回牛王庄,再吃一顿。”

    “原来如此!”

    “你们都往哪儿溜啊?”

    “可以去看吴占芳她们做米粉。”

    “可以去宝塔寺看师父们做早课。”

    “可以去看老周家鸽子洗澡。”

    “可以去看看老周家那些大肥猪,可肥可壮实了。”

    “不知道啥时候杀猪,我得瞅准了时间过去。”

    “要是不想走路,随便上一辆牛车,到处晃悠晃悠也挺好。”

    “早晨那小风,吹得人可舒服了。”

    “……”

    水牛镇这个早市开了没几天,就很有些人气了,他们镇上原住民不多,这个人气,一方面靠游客和老周家那些短工带动,另一方面,主要就是永青那边的居民。

    这几天不少永青人到他们这边逛早市,有些纯粹就是逛个热闹,有些是为了去买菜,还有不少餐馆排档专门去采购的。

    这个早市对于大湾村,目前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村里那些卖早餐的,生意比之前好了很多。

    卖菜的生意倒是没怎么受影响,虽然说大湾村的菜卖得比别的村子贵些,但是这么些年积攒下来,还是有很多的回头客,很多人宁愿每天多花几块钱也要吃放心菜。

    吴冬梅他们家新开的那个卖杂面馒头的摊子,生意也挺不错,他们家主要就是针对本地市场,网络上根本都没上架,反正横竖都竞争不过老周家的杂面馒头。

    她们家的杂面馒头确实是卖得比老周家的便宜,但那些网购的城里人,既然乐意花那个快递费网购了,一般也就不会在意那一毛两毛的差价,肯定得拣好的买。

    在他们本地,吴冬梅家的杂面馒头还是有一定市场的。虽然绝大多数网友都说老周家的杂面馒头价格实惠,但其实对于他们本地人来说,这个价格也不算特别实惠。

    老周家的杂面馒头,一个卖一块钱,个头不小,但也不算很大,一家三四口人,一顿饭光吃老周家的杂面馒头,五六块钱打不住,这要是自己煮的米饭,三块钱都花不了。

    吴冬梅他们家的杂面馒头也卖一块钱一个,但那块头要比老周家的大不少,再加上口味也不差,嘴不够精的,基本上也吃不出她家杂面馒头跟老周家的有啥区别。

    清晨五点十多分,这一条柏油马路上,已经陆陆续续摆了不少摊子,等到五点半左右,该出的摊子基本上就都出来了。

    从水牛镇方向慢慢驶来一辆牛车,等车子走到牛王庄前面那一下片平地的时候,该下车的客人也都已经下车了。赶车人就在那儿把牛车给卸了,这地儿,据说老周原本是想给自家牛王庄整个停车场的,如今倒是成了这些牛车的据点,老周倒也没说啥,就让他们用着呗。

    “行了,你自个儿吃草去吧。”卸了车子,赶车人拍了拍自家大水牛的背脊。

    “噗。”水牛打了个响鼻,甩甩尾巴,就往牛王池那边去了,在水池边上,这时候已经有三四头水牛在那儿吃草饮水。

    “老李啊,今儿吃点啥?”远远的,就有卖早餐的村民跟他打招呼,镇上这些老赶车人,跟这十里八村的人都可熟悉了。

    “反正不吃馄饨。”那个叫老李的赶车笑着说道。

    “我猜你也不能。”买馄饨的摊主也是笑嘻嘻的,这时间早市上人还不多,他家摊子都搭好了,这会儿就比较清闲。

    “给我来两个杂面馒头。”说话间,老李也走到了吴冬梅她们家摊位前边。

    “好嘞。”罗启华略带夸张地吆喝了一嗓子,掀开自家蒸笼,给他拿了两个热腾腾的杂面馒头。

    初做买卖的人,一般都有点拿不准节奏力道,要么放不开,要么太使劲,罗启华就是属于后者的,每回听他一吆喝,附近的摊主客人都想笑,不过笑归笑,倒是不影响生意。

    赶车人接过那俩杂面馒头,递过去两块钱,然后就拎着自己从车上拿下来的一个小袋,往牛王池那边去了。这俩馒头,他自己吃一个,


    牛男 完结+番外 第102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