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环从军记 第26节(1/2)
作品:《[红楼]贾环从军记》
贾环不语,只是闷着头将药油倒在手上,等两手搓热了,才放在墨濂的膝盖上使劲揉按起来。贾环本就是习武之人,加上刻意加大的力道,饶是墨濂这样习惯于隐忍的人都忍不住“嘶”的一声。
贾环抬眼睨了一下墨濂,也不说话,但是墨濂就是读懂了贾环的意思——“不是不严重么?”
墨濂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果然不能太宠着,这小子也有亮出爪子的时候。
一时间两人又沉默下来,只有那浓郁的药香在两人之间萦绕。不愧是宫中出品的顶级药油,等着贾环好不容易停手,墨濂的膝盖已经暖洋洋的,完全不疼了。
“好了,”墨濂将贾环拉起来,抱住,“本来就没有多大的事情。这次因祸得福,我们今后也再无阻碍了,应该高兴才是。”
贾环被墨濂抱着,不乐意动弹,只是撇了撇嘴,嘟囔道:“本就不应该瞒着我。”
“不过父皇倒是理解我的心思,这药油还真的送对了。”墨濂微笑道。
贾环感受到墨濂胸腔的震动,不自觉地搂紧了对方,抬头看了一眼整个面容都柔和了的墨濂,忽然觉着脊背发凉,有些不好的预感,不自在地推开墨濂,恭敬道:“既然陛下受了伤,微臣也不打搅陛下了,就此告辞。”
墨濂自然不会放贾环回去。拉着人就往后面的浴池走去,还不忘带上放着药油的匣子,笑道:“爱卿知道朕受伤还不过来服侍?”
贾环一见墨濂这番动作,一下子就猜出了对方的企图,满面通红地撒开腿就跑。只是看着逃跑的方向,却是寝宫的浴池。
“爱卿果然心疼朕啊!”墨濂被贾环的样子逗乐了,难得的放声大笑起来。
结果自然不必说,古人诚不欺我,正所谓“小别胜新婚”,太上皇的两瓶药油是一点都没有浪费。贾环捂着受伤的腰,躺在龙床上,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而那个罪魁祸首,此时已经神清气爽地坐在朝堂之上了。
番外二 贾府后事
“怎么又弄得灰头土脸的?”贾环刚从兵部衙门回府,就看见墨濂坐在正厅等着他。
贾环毫不惊讶,这些日子墨濂经常就着他快散衙的时间在府中等他。贾环接过下人递上来的浸了温水的帕子,随意地擦了擦脸。笑道:“这不是刚从火器营转了一圈嘛。他们今日在试新的火铳,我去凑个热闹。”
“我看你对火器很是喜欢,不若把你调到工部的军械司如何?”墨濂拉过贾环,一边把玩着对方带着薄茧的手指,一边问道。
贾环早就对兵部的勾心斗角腻歪的要命,听了这话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说着,又担心道:“这么以权谋私,会不会有什么麻烦?太上皇那边……”
墨濂忍不住揉了揉贾环的脑袋,解释道:“吏户礼兵刑工,也只有你这么个傻子愿意从兵部调入工部。至于父皇,他已经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嫡孙身上,这么点小事,他是不会在意的。”
贾环不高兴地甩了甩手,反驳道:“我这是为你着想……”
墨濂没忍住又上手揉了揉他的头发,然后不再谈此事,转而问道:“林如海家的女儿出嫁,请了你去背新娘子?”
因为林如海心疼独女的缘故,比黛玉小一些的探春都已经出嫁一年多,并传来了好消息了,这林黛玉还在闺中待嫁。这满京城的未婚男子被林如海挑了又挑,考察了又考察,甚至连贾环都帮忙接触过不少人,拖了许久,这才定下了新科的探花郎。
“是啊,所以今晚你可不能再胡来了,我明天天不亮就得去林府帮忙。”贾环拍掉墨濂在腰间作乱的手,一本正经地说。
墨濂也不生气,换了个地方接着揉捏,笑道:“杨子清才华横溢,为人仁厚又不失圆滑,当得大用。最为难得的是杨家也是传承了百年的书香世家,人口又简单,和林家正好门当户对。这林如海还真是会挑女婿。这下子,翁婿二人同为探花郎,估计又得是一段佳话。”
贾环想到那个到了林如海面前就全身僵硬的老实青年就忍不住笑起来,道:“也不看看林姑父是挑了多久的。就这样看到杨子清的时候还要横挑鼻子竖挑眼呢,硬是让本来丰神俊秀的一个人变成了一个鹌鹑,笑死我了。不过林姐姐那样神仙般的人物,要是我,估计我也不乐意就这么把她嫁出去。”
墨濂听了这话,不由得手中加了些力道,阴森森地问道:“后悔了?”
贾环听了这满是酸味的话,不由得“噗嗤”一声笑出来:“要是我真的有这么个心思,还能有你什么事儿啊?”
墨濂还想着借着这茬玩玩什么情趣的时候,就有下人来报,外面有人递了名帖求见。墨濂只得压住了心思,不太乐意地住了手。
贾环看着写有“贾兰”二字的名帖,心中一愣,然后才吩咐人赶忙将人请进来。
“贾家的?”墨濂皱了皱眉。
贾环忙摆手道:“我这个侄子与贾家其他人不太一样,之前还多亏他送的佛珠呢。我听说今年科举,他还是二甲进士出身,就这年纪,也算是世间难得的了。只是不知道这会过来有什么事情?”
没过多久,就有下人领着贾兰进了正厅。贾兰此时一身简单的深蓝色布袍,看起来甚至比这个大不了自己多少的叔叔还要沉稳。反倒是贾环因为日子顺心,加上墨濂看护的缘故,倒像是越过越回去了。
贾兰有些惊异地看着坐在正厅上的墨濂,连忙稳了稳心神,行了礼,然后与贾环问了好,这才面带忧色地将手中的匣子递给贾环。
“这是做什么?”
贾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听闻林姑姑明日出嫁,我因着身份的缘故不便出面,这是给林姑姑的贺礼。她之前在贾府的事情,总归是我们不对。”
墨濂见贾兰行为处事不似贾家那么张狂,心中也不由得点头。于是放心的自己带着人先走了,留了空间给两人。
贾兰与贾环一同恭送了圣上,倒也非常识趣没有问贾环什么。
贾环见墨濂走了,拉着贾兰坐下,关切地问道:“前些日子我让人偷偷给你送了银子,你怎么不收?和我还客气什么?”
“实在不是侄子我客气,”贾兰面带忧色,叹气道,“家里面一团乱,若是给人看见了,又是个麻烦事。”
原来自从贾家一家人被贬为庶民从贾府赶了出来之后,这贾母的偏心和大房二房的矛盾就已经摆在了明面上。如今,在他们好不容易租来的二进小院子中,早就泾渭分明了,只差没有把分家摆在明面上了。
“抄家完了,能带出来的东西本就不多,宝二叔花钱并没有节制,祖母和老祖宗又偏疼他,好些东西都紧着他用,自然惹人不满。老祖宗却说琏二叔和大伯公做着生意,有自己的进项,带出来的好些东西都没分给他们。为着这事情,已经不知道吵了多少回了。”贾兰揉了揉额角,叹道,“钱不够用,祖母她们还想着回族里说说,祖父几次都无功而返,越发暴躁,现在都不愿意出门了。那些个亲戚也都避而不见。而薛家听说也带着薛大爷的尸骨,早早地回了金陵。世态炎凉不过如是。”
贾环听了虽然毫不同情贾家,但也不由得跟着叹气,他看着一下子成熟了很多的贾兰,问道:“他们没有找二姐姐?”
听了贾环问话,贾兰不由得苦笑起来:“哪能没有找啊。只是从二姑姑那里拿的银钱全都被琏二婶收了起来,为了这个还大吵了一架呢。而且琏二叔也发话了,不给去麻烦二姑姑了,说是别本来好好的一门亲戚,就这么糟蹋了情分,连条后路都不留。要我说,别看琏二叔不读书上进,但是这会子才看出来他是个有担当的。就连大伯公似乎也没有像我之前想的那样不堪。反倒是祖父母他们……”贾兰说着说着就住了口,毕竟议论长辈这样的行为对于贾兰来说实在有违君子之道。
贾环听了忍不住冷笑一声,他早就知道自己那迂腐的父亲真的遇了事情最是靠不住的,更别提有一个拖后腿的贾宝玉了。到了这个份上竟然还没有幡然悔悟,这一家子还真是无药可救。
“那你怎么打算?”
“过些日子这一期的进士职位就要下来了,我已经和老师说过,谋了外放。现在看来,大伯公一家不用我担心。若是老祖宗和祖父母愿意跟着我一起离了京城也不是一件坏事。若是不愿,我打算劝他们回金陵老宅,好歹还有个地。然后我就带着母亲一起上任。”
贾环听说他要带着一大家子人上任,就皱起了眉头,问道:“虽然我估计他们多半不愿意,但是若真的同意了,以他们的性子,岂不是拖你后腿?”
“总不能背个不孝的名声吧?”贾兰无奈道。他自小在贾家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说起来对于这些长辈感情并不深厚,只是如今的世道,孝字最大,尤其对于他这个走科举出身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贾环现在是一点都不想沾到贾家的事情,只是对于这个和他从小一起玩大的侄子还真的放心不下。现在,他也只能拍拍贾兰的肩膀,然后给了他一叠银票,吩咐道:“收好了别给别人看到。要是有什么困难,派个人和我说一声,我来帮你想想办法。若是真的外放了,也别忘了告诉我,我去送你。”
贾兰看了那一叠银票,挣扎了一下,又想到自己母亲每天为了做针线活补贴家用的样子,最后还是咬咬牙接过揣进了怀里,小声道:“谢谢环叔,等我有了钱就还上。”
贾环豪爽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笑道:“你也不用客气。我还不知道你嘛。”
贾兰回去没有过多久,贾环就听到坊间传闻,说是贾家果然分了家。只是那贾老太太也太过偏心,害得大房一家几乎是净身出户,什么值钱的、当用的都没有捞到。大房一分家,立马就去了南边,听说是之前还有铺子在那里。至于贾兰,也如预料中的谋了个外放。只是地方并不算富庶,是距离京城几千里的一个靠近边疆的直隶州。因为是二甲进士自请外放,加上是地理位置不怎么好的一个州,为了补偿,贾兰才能直接坐在从五品知州的位置上。就这样,周围还有不少人说他太傻。毕竟,自此之后,他得从从五品的知州一步步的往上爬,若是没有足够的政绩和经营,只怕终此一生都回不到京城了。所以贾母等人不愿意跟着贾兰上任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而贾环在给贾兰送行的时候,毫不意外地发现,贾兰和李纨似乎一下子就开朗了不少,连脸上的表情似乎都生动了一些。
而再往后,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贾宝玉失踪事件,还有王夫人和贾政是如何从闹崩到一无所有,贾母又是如何在贫病交加中凄凉死去,这些事情早已经不在贾环的关注范围中了。
番外三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这已经是贾环和墨濂两人在一起的第十个中秋节了。如今太子正值舞象之年,而且被太上皇教导得很好,为人谦和,在朝政上不冒进不迂腐,尤其是一手帝王平衡之术深得太上皇真传,最难得的是识礼孝顺,以诚待人。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让人满意的帝国继承人。
自从太上皇在几年前驾崩,不知是觉得人生苦短还是因为对于朝政的倦怠感,墨濂渐渐将朝政放手给年纪不大的太子。几年下来,从太子跟在墨濂身边学习处理政事,到太子经受各类奏章,墨濂在一旁指导,再到现在只有紧急重要的奏章墨濂才会提供参考。太子已经完全具备了成为一代帝王的条件。甚至在一些重大的日子里面,比如今日的中秋家宴,都是由太子代替墨濂出面。
人人都说皇帝越发深入简出,只有知情的太子每当这个时候都会背地里翻一个白眼,然后腹诽:“哪里是深入简出,根本就是留恋宝宁伯府一去不返。”
“啊欠!”墨濂揉了揉鼻子,然后接着饶有兴趣地看着贾环吩咐着下人扫洒。
“现在天气渐渐转凉,病了就不好了。”贾环听了墨濂打喷嚏,回过头来看着对方,然后关心道,“你要不进屋去?”
墨濂看了看穿着单层衣服还满头大汗的贾环,毫不犹豫地上前将人拉进了屋子,口中说道:“一起。”
“你做什么?”贾环被墨濂拉着,不好意思在下人面前挣扎,只能大声问道,“今年中秋节好不容易人齐全了,我还要看着他们好好布置一番呢。”
“留着管家做什么?”墨濂皱了皱眉,内心绝不承认对于贾环从几天前就开始的兴奋有一点点吃醋。尤其是想到王睿那个总是与自己争抢贾环注意力的小子也要带着新婚妻子从边关回来,墨濂内心就很不高兴。
这么些年,贾环看着墨濂的表情一下子就知道对方的心理了,于是笑着捏了捏墨濂的腰,然后道:“我这不是高兴嘛。而且除了睿睿,母亲也会同姐姐一家一起回来,还有兰儿一家。而且我还请了林姑父和林姐姐一家,府里面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可惜了二姐姐一家今年回不来。”
墨濂看着贾环兴奋的样子,也不忍心再闹别扭让他心里不快,只是哼了一声,然后道:“看看你现在衣衫不整的,等会客人到了你也想这么出去?还不去沐浴更衣?”
贾环随意地擦了擦头上的汗,然后打量了一下自己,似乎确实有些不妥。也就没有辩驳地点了点头,径自去了里间,吩咐下人烧热水。谁知道墨濂偏生挤了进来,美名其曰“监督”。贾环对于墨濂的这等表现早就见怪不怪了,只能小声嘟囔“越过越回去了”。
自然,这场目的不单纯的“沐浴更衣”让两人拖到午膳时分才结束。昏昏欲睡的贾环这下子彻底兴奋不起来了,只能在草草用了午膳之后狠狠地瞪了心满意足的墨濂一眼,就去补觉了。也许是经历过情事没有多久,加上因为睡意变得朦胧的双眼,那一眼瞪得完全没有分量,反而带着丝慵懒的风情,只让墨濂差点又激动起来。好在墨濂向来知道分寸,下人那里传过来那些远道而来的亲戚就在今日要到,即便再想,他也只能忍耐下来。
果然,没过两个时辰,就有下人来报,说是“老太太带着姑奶奶一家到府前了” 。
贾环听了连忙从椅子上蹦起来,然后就想这么往外冲去。幸亏墨濂及时拉住,然后帮贾环整了整衣服,这才放开手,道:“你这冒冒失失的毛病什么时候才能改?”
贾环不好意思地冲着墨濂笑了笑,然后才压制住内心的激动,稳重地走了出去。
“舅舅,舅舅!”贾环刚走到大门前,探春的一双儿女就像小炮弹一样窜进了贾环的怀里,连两个奶娘都来不及拉住,只能在一边喊着“慢些哎,我的小祖宗”。贾环蹲下身子,一手一个,将久未见面的两个孩子抱了起来。幸亏他武将出身,这些年在军械司也没有疏于锻炼,这才能一手一个将孩子抱起。
“又变重了,”贾环冲着两个孩子皱了皱鼻子,然后故意抱怨道:“你们再这么吃下去,舅舅可就抱不动你们俩了啊。”
“那我以后不吃了!”
“以后我们抱舅舅!”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这童言童语直让后面的几个大人捧腹大笑。
“再过几年就是当爷爷的人了,怎么还跟没长大似的来招他们?”赵姨娘嗔怪地看了贾环一眼,将女孩子接过去。
贾环放下怀中的小孩,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摸了摸鼻子,然后喊人:“娘。”
赵姨娘没好气地瞅了他一眼,然后就见贾环傻
[红楼]贾环从军记 第26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