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1/2)
作品:《那年冬天与你分手[娱乐圈]》
倾诉内心的痛苦和无能为力,叶慈帮助弟弟重拾生活的信心,兄弟俩相互扶持、其乐融融。
某一天莫允的前女友凌卉来到家中探望他,并送来一束马蹄莲,她走时莫允坐在窗前,看她上了新男友的车,这让莫允重新建立起的情感支撑顷刻间崩塌。夜晚,叶慈面对着被砸得像一片废墟的房间,似乎一切又回到原点。
一个春光烂漫的午后,莫允安静躺在灰暗的卧室内,叶慈走进房中,拉开了窗帘。
莫允被光线刺痛眯起了眼,叶慈抓起枕头盖在他的脸上,莫允没有抗拒和挣扎。
最终幕是叶慈在审讯室里面对警方的指控,他对犯下的谋杀罪行供认不讳。但对于犯罪动机,他矢口否认自己是为图谋生父生母留下的遗产而杀害的亲弟弟。
裴令宣发表读后感道:“像个乱[]伦的故事,结尾这段很多余,最好能删掉。”
麦迈:“这不是重点,你知道的,观众都爱看奇情和狗血,尤其很多女性观众特别喜欢两个男人之间暗生情愫的桥段。”
“我懂,但这个文本的水准足以说明他还是愣头青。”裴令宣放下剧本,喝着冰咖啡醒神,“我研究过的,禁忌、暴力、情[]色、死亡……往往是创作者最核心的驱动力和最感兴趣的主题,因为关乎哲学。不加掩饰地倾注欲望和喜好,是初试啼声的作者最常有的习惯。许多才华横溢的大导演,在早期都会有那么一两部从直觉中诞生的作品,当情[]欲宣泄完毕,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步向技巧派转型。”
“我不是说小宁导写的有什么问题,只是这故事太年轻了,不过他才二十出头,也合情合理。”
麦迈哀叹道:“电影是讲故事的艺术,不是故事的艺术,你先去见一见导演,万一他有别的长处呢。”
“我当然要去啦,双男主不是当下的流量密码吗,我连太监都演了,演个深爱弟弟的哥哥有何不可?”裴令宣答应赴约,“你把试镜的时间和地址发我。”
第31章 菲涅尔灯03
裴令宣自省他对剧本的评价略有些苛刻了, 电影是由光与影、声与画组成,它不是故事的艺术,而是讲故事的艺术, 文本不过是其中一环, 而非全部。有相当一部分优质影片, 乃至于经典佳作,其剧本也仅仅是三流小说或八卦杂志的水平。
小宁导才刚大学毕业,能有头有尾地写出一个故事,并拥有把它影视化的执行力, 还获得过国际A类电影节的认可和嘉奖,不管他父亲从中出了多少力, 光凭这份履历、实绩, 就已经超越99.9%的同龄人。
麦迈的考量是明智的,一部电影能否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果,只有上映后才知道,在此之前纯粹是赌博;但观众热爱天才和神童,也热衷于参与造神活动,小宁导一鸣惊人的成绩和显赫的家世, 会令他的每部作品饱受关注与瞩目。
所以综合考虑, 接下这部戏对他后续的曝光度很有利。
从剧本的写作风格看,小宁导不是一味追求票房的人, 那他演起来大可不必有压力。好哇, 还是麦迈的如意算盘打得响,大树底下好乘凉,接了它, 既有宁家庞大的资源人脉在背后造势,赔了亏了或口碑惨败又有太子爷背锅, 果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因为要试镜,裴令宣穿了一件白底蓝领、襟口不对称的衬衫,他自认为这件衣裳蛮有护士的气质。试镜的地点很远,他坐了趟飞机才到,好在麦迈安排好人在机场等候,送他直达片场。
火了是好事,他几百年不用的微博底下每天新增上万条评论,全是赞美卓昀和写给他的狂热表白;工作邀约多到应接不暇,很久不联系的熟人纷纷打电话来嘘寒问暖。弊端是隐私全无,进出公共场所总有人尾随和跟拍,小蛇天天被推挤踩脚,反复抗议叫他别抠门儿,该再花钱请俩保镖了。
上星期做宣传和林子晗碰面,他吐槽不知道那群小姑娘从何而来的大把时间耗在追行程上,林子晗习以为常道:“大多是家庭条件很好的女孩子,不用上班所以很多空闲。她们没天天蹲在你家楼下,拿望远镜瞧你家窗户,你就知足感恩吧。”
裴令宣是得感谢这群神通广大的小姑娘,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要被迫清心寡欲了。
试镜片场定在一座大楼的23层,他乘电梯上去,受到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领他去现场的时候问他要不要喝什么,秘书立刻下楼去买。
他什么也不要,只想尽快见到传说中的小宁导,了事后搭早一班的飞机回家。
第45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