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2/2)
作品:《那年冬天与你分手[娱乐圈]》
看了一遍裴令宣的试演,当即便下决策:这场戏不用分段式的固定机位和近景了,要拍就拍一镜到底。
他已经想到如何运用不中断的长镜头抓住卓昀的每一秒身心变化和情绪转折。
当天剧组连夜召集各部门的负责人开了场小会,张导宣布了他关于筹备拍摄卓昀受难戏码的新构想,并重新设计了场景,规划分镜和走位。
这诚然是炫技。但“大投资、大制作”的预算不就是为景上添花的点睛之笔预留的么,倘若是为旁人拖延两三天的拍摄进程,张导铁定是要暴跳如雷。可那是裴令宣啊,耽搁48小时的彩排时间有什么要紧?
一镜到底的难点在于调度,需要各部门组的密切配合,导演喊开始的那一秒起,每个位置上各司其职的工作者必须如同精密的齿轮般一刻不停地运转。空间场景的转换、镜头的移动路径、光线色彩的变换和演员对剧情的熟悉度等等,但凡某一环节稍有差池便会影响画面的连贯性,一点抖动和变焦也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只能重头再来。
这项围绕男二展开的庞大工程让林子晗乐开了花——拍戏可把他累坏了,他始终适应不了内蒙古的干燥气候,每晚嗓子疼流鼻血,苦不堪言。既然最近三天都没他这个男主什么事儿,他要抽空回趟公司,再利用珍贵的闲暇犒劳犒劳自己。
张导全身心扑在了技术和排程上,其他人死哪儿都行,他不管;唯有裴令宣必须时时刻刻在他眼皮子底下。这是他初次为某个特定的演员打造专属镜头,人、道具、布景、灯光,须得融合得浑然一体,衔接得天衣无缝,裴令宣既是这场创作的核心,也是衡量一切的标尺。
一天大早,明伽赶着一群吵闹的绵羊来到剧组。男主角的戏份暂且搁置,作为替身的他也卸下重担,专心做起喂马打杂的活计。
他骑在马背上,回想着黎明时分,萨扎在蒙古包外吟唱的鄂温克语歌谣,浑厚苍茫的歌声仿若还萦绕在耳畔:白雪茫茫的兴安岭,密林潜行的猎鹿人,踏碎雪粉惊飞鸟雀;迷途知返的驯鹿啊,涩仁达女神的火光会照亮你的归途……
因天气好,他没穿牧民的皮袄,单穿了一件无花纹的短袖白T,皮肤与拂面的烈风亲密接触着。
他见到了那天抢走他花环的人,裴令宣正站在不远不近的位置朝他招手;戏服的衣袖宽松,随着上扬的臂膀滑下,层层堆叠在手肘处,形如一朵柔白而花瓣舒展的透明芍药花,细长的手臂让人联想起潜藏于水中叶下的苍白生物。
可迫使他不得不下马的却另有其人。总导演张觅先一步走来,激动地握住他的手道:“刚接到宁导的电话,你这孩子啊,原来长这么大了……”
明伽个子高,秉承着尊老爱幼的美德,恭敬地低首聆听。侧面看鼻梁高挺,下颌角分明,肩颈微勾,与颀长的身影形成一道宽阔而松弛的弧线。尽管人被晒成了深棕色
第12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