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陶勉强定住了心神,将苏文景的问题全都回答了。

    苏文盛坐在一边,自然看到了父亲和大哥相谈甚欢的模样,他咬了咬嘴唇,在苏文景又问了一个问题的间隙,急急问道:“大哥,这些问题夫子应该都讲过,你怎么全都不会呢?”

    苏文景看了他一眼,然后淡淡说道:“这些夫子都还没讲过,是我先自己预习的。”

    苏陶听了心中更是欢喜,在一旁连连说道:“好,好,文景你这个习惯很好。正好我过年的时候在家中,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就来家中问我。”

    苏文景恭恭敬敬道:“那就打扰父亲了。”

    *

    这顿饭全然不像他们回门时的寒酸,鸡鸭鱼肉一应俱全,苏陶还拿出自己珍藏的美酒来,不过苏文景却不是爱喝酒的人,只喝了一杯就不肯喝了。

    赵氏在一旁劝苏文景多喝几杯,苏陶却说道:“既然文景不愿意喝,那就不喝了。文景文盛,等吃过饭你们两个跟我去书房,我亲自辅导你们的功课。”

    赵氏一愣,往常丈夫的确会辅导儿子功课,可那也只有文盛一个,今天怎么连苏文景也要去书房了?

    她霎时间就想说些什么,可随即又想起丈夫对自己的态度,赶紧又闭上了嘴。

    *

    席云看着篮子里的几本书,他直接就问道:“夫君,你爹对你怎么突然这么好了,不但仔细给你讲解功课,还让你拿这几本书回家?”

    他知道夫君以前在家里过得是什么日子,也知道书籍值钱,当初夫君要了一套四书五经做陪嫁还费了好一番功夫呢,怎么今天苏陶就这么好,一下子就给了夫君好几本书呢?

    苏文景笑道:“我爹知道我有价值了,这是笼络我呢。”

    走的时候他提出想要几本书看,苏陶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还让他随便挑。

    苏文景也不客气,直接就挑了七八本书,打算回家去抄写。

    席云笑起来很开心:“嗯,我的夫君就是很厉害。”

    苏文景靠近席云,轻声说道:“原来云哥儿也知道我厉害啊!”

    这本来是一句很平常的话,可苏文景那轻佻的笑容和语气,让这句话一下子就不普通起来。

    席云狠狠瞪了他一眼,不再搭理他了,快步朝着前方走去,苏文景大笑两声,也赶紧跟了上去。

    *

    初五苏文景去了外祖母家,亲戚差不多就都走完了。

    席家在附近没有本家,也就没什么要走的亲戚,到了大年初六,孙容和席云收拾了东西,去孙容的娘家走亲戚。

    孙容的娘家在临县,离着大槐树村有将近一百里地,往年他和席云都是走着去的,今年有了驴车,一家人可以赶着车去走亲戚了。

    席云的爹也是临县人,只不过家中贫困,又会一手打猎的本事,就搬来了大槐树村居住,席家在老家也没什么亲近的族人了,所以席云也就只有母亲这一边的亲戚了。

    因为苏文景对道路并不熟悉,所以席云赶着驴车。苏文景坐在他旁边,一会儿喂席云吃块点心,一会儿剥个核桃,一会儿又拿出水囊来。

    等席云连连摆手表示自己什么都不吃,肚子都有点撑了,苏文景又从车里拿出一把干草来,不过一会儿就编了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递到亲亲老婆面前,撒娇道:“云哥儿,你看我这小兔子好不好看。”

    席云接了小兔子过来,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然后小心翼翼放在衣袖里。

    苏文景又凑到席云面前说话,叽里咕噜开始说话。

    席云眉眼含笑,时不时点点头,间或甩甩鞭子,扯着驴车的缰绳拐个弯。

    孙容坐在一边,看着儿子和儿婿头挨着头,肩碰着肩,一会儿说一会儿笑,心情也变的更好起来了。

    第66章 芦苇

    孙容的娘家在一个叫孙家村的大村子,村子里有一百多户人家。

    孙家在这个村子里是普通人家,日子也过得普通,孙容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了,他回娘家都住在自己哥哥家里。

    苏文景是第一次来孙家,孙容的大哥孙海问了几个问题,见苏文景行事彬彬有礼,说话斯斯文文,心里对这个外甥女婿就十分满意。

    孙容的妹妹知道他来了,也从家里赶了过来,好不容易见娘家人一面,孙容当然要多住几天,倒是苏文景和席云第二日便赶着车回家了。

    他们早上从孙家出来,天气还算晴朗,等走到一半了,天气就变得有


    第56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