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行了个大礼:“父亲,我是来赔罪。”

    “今日之事都是因我而去,要不是我去集市上卖豆腐,赵家外祖父也不会起了龌蹉心思。要是我早知道这一切都是赵家外祖父指使的,我一定不会将此事闹大的。”

    苏陶根本就没提让苏文景起身的事,而是定定看着苏文景,好像要从苏文景的脸上看出些什么来。

    可是他注定要失望了,苏文景的脸上只有懊恼和悔恨,根本就没有其他任何的表情。

    苏陶的脑海里忽然出现了一个想法,这个儿子太可怕了。

    以前在家中的时候,他软弱忍让,不争不抢不言不语,给人做了赘婿后,却露出了锋利的爪牙,说话做事滴水不漏,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却让人说不出任何不是来。

    他说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背后指使之人是赵老大,这怎么可能?

    他步步紧逼,要赵光赵明说出背后主使,分明就是猜到了这件事和赵家有关,一定要把赵家给拉下水来。

    第55章 学馆

    就算知道苏文景说一套做一套,苏陶也没办法拆穿。人家都知道自己错了,作为苦主都亲自来跟他赔礼道歉了,他还想怎么样?

    他难道还能为了赵氏,为了赵家,难为这个好大儿吗?

    要是传了出去,他的名声还要不要?

    “文景,你快起来吧,”苏陶双手扶着苏文景起来,叹息一声:“是我识人不清,没有看清赵家人的面目,才让你受了这样的委屈。”

    苏陶看向苏文景:“文景,你不会怪父亲吧。”

    苏文景赶紧摆手:“不会,当然不会了,这件事和您没有任何关系,我怎么会怪您呢。”

    苏文兰和苏文和站在一边,两人用愤恨的目光看向苏文景,要不是他非要把事情闹大,爹怎么可能这么生气?

    要是爹不生气的话,娘也就不会被留在外祖父家了。

    苏文景把他们两个的神色看在眼里,他知道苏文兰苏文和是记恨上自己了,便故意说道:“文兰文和,要不是我非要找到背后主谋,母亲也不会被父亲留在赵家,你们要是想恨我,就尽管恨吧。”

    苏文兰苏文和的脸色更难看了,苏文景这是逼着他们表态啊。

    苏陶冷冷道:“这件事根本就不关你们大哥的事,你们两个若是连这个道理都想不明白,那就白长这么大了。”

    苏文兰苏文和低着头根本就不敢说什么,苏陶又说道:“还不赶紧跟你们大哥道歉,你们外祖父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你们做晚辈的,跟你大哥道个歉是应该的。”

    苏文兰咬牙说道:“大哥,对不起。”

    苏文和也低声说道:“大哥,对不起。”

    苏文景长叹一声:“该说对不起的是我,要是我不闹着找背后主使者,也就不会出这么多事情了。”

    苏文兰紧咬着嘴唇,苏文和满脸不甘,可他们就连表达不满都只能紧紧低着头,不敢让苏陶看见。

    苏文景和苏陶又表演了一番父子情深,然后才红着眼眶,拜别了苏陶。

    苏文景刚走出家门没多久,苏陶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经过今日在集市上的那一出,他哪里还不明白自己长子的真实性格,这个儿子从来就不是忍气吞声的人。

    他早就猜到赵光赵明身后的主使者是赵氏和赵家人,然后就不动声色把赵家人扯进来,彻底坐实赵老大幕后指使的身份。

    事情都结束后还亲自来自己这里认错,表演一番“孝心”,他做事滴水不漏为人小心谨慎,日后就算有人提起这件事,他也是没有任何错处,完全无辜的。

    苏陶有些后悔,早知道长子是这样一个人,他说什么也不会让长子去做赘婿,留在家里培养多好。

    不过现在说这些都已经晚了,苏陶心思转了几转,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要和长子打好关系,不能再用以前的那种态度对他了。

    就算长子去做赘婿了,说到底还是自家的儿子,打好关系总归是没错的。

    *

    城远镇很大,比他们的镇子大多了。

    城远镇人也很多,走在路上都能听到好几种不同的口音。

    钱家学馆在镇子的中心位置,白墙青瓦朱门威严,门口放着两只威武的石狮子,门口上方挂着朱红的牌匾,写着“钱氏学馆”四个大字。

    此时学馆门口紧紧关闭着,依稀能听见里面传出来的朗朗书声。

    苏文景和孙容席云摆摆手,


    第47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