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1/2)

作品:《别和我装乖[娱乐圈]

续开始下一部、再下一部作品的创作。

    终于,乔纳森·拉森将《吉屋出租》这部划时代的音乐剧带到了世界面前。

    他将摇滚写进曲谱,打破了传统的音乐剧演唱模式;他将视角对准现实,改写了以往音乐剧僵化不变的故事主题。

    这部音乐剧在首演当年以横扫之势拿下了十项重要的音乐剧大奖。

    它在百老汇上的寿命长达十二年,里面的歌曲至今被无数音乐剧爱好者传唱不断。

    1996年1月25日,《吉屋出租》在外百老汇首次公开演出。

    而在首演当天的早上,乔纳森·拉森却因突发性主动脉肿瘤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那年乔纳森三十五岁。

    距离他三十六岁的生日,仅仅只有十天。

    这部电影与传统的追梦式电影不同,它并不鼓吹梦想的高贵,只是诚实地告诉你:

    ——在做梦的人或许会喜欢谈论热爱,但真正去追梦的人大多都逃不开恐惧。

    当电影滚动起最后的演职人员表时,林云笙低头打字,然后把手机递给了自己身后的陆钧行。

    [宝贝,你未来大概率会在某个时刻对自己陷入深深的怀疑,望着别人的成功开始焦虑,忍不住责怪恶劣的大环境,认识孤独、无助与不甘,然后从一场又一场的噩梦里惊醒。

    不管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知道这条“电影分级制度”之路的最终归处。

    但你要记得自己来时的路。]

    陆钧行盯着林云笙在光影里明灭的侧脸,怔怔出神。

    直到现在,陆钧行才终于反应过来从参与王卫林的综艺之初,林云笙不断跟自己强调的事情——你要找到你自己决定成为导演的原因。

    与试图影响整个行业的那种“大使命”不同,在这个大任下,陆钧行太多时候都在被裹挟着往前走,找不到他自己的节奏。

    陆钧行想,他是热爱电影的。

    作为少数幸运的演员,陆钧行曾经享受过导演在让镜头开始和叫停之间,剧组里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就为了某个漂亮的画面,仿佛整个宇宙的奇迹都在那一瞬间都集中到了他的脸上。

    陆钧行希望自己能把思想印入镜头、把电影刻成历史、把今天留给未来。

    就像他遇见《女人,女人》里的那个小男孩一样,当某个缺少归属的人抬头看到那块大银幕,能第一次发出由衷地庆幸:

    ——“太好了,我不是孤身一人!”

    第98章

    圣经里说,上帝为了阻止人类联合兴建能通往天堂的巴别塔,于是制造出了不同的语言分裂文明。

    但陆钧行觉得,后来的人类仍然重新创造出了两种共同语言,在全世界流通。

    一个是跨越地域空间的钱。

    一个是跨越地域空间和时间的视听语言。

    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电影、游戏皆属于后者。

    而其中,电影就像是一种制造共情的媒介。

    它让人们对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经济阶层、不同国籍、不同职业、不同志向与恐惧的人,拥有更多的了解。

    而目前以江颖为首,令一些国内电影人苦恼的是——如今我们国家的电影已经失真了。

    它没办法聚焦于当下社会的真实情感,课本里“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建设逐渐被架空。

    不过脑的爆米花电影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可不加限制的“爽”,在帮助观众们情感得到释放的同时,一些隐藏在背后粗制滥造的逻辑体系,也逐渐侵蚀着大家对于诸多事物的正确认知。

    陆钧行也不是不待见现在影院里其余的主旋律电影。

    只是它们最近几年愈发难以评价的呈现效果,总会让人下意识觉得,比起歌颂,一些倒更像是在消耗大众的民族情感来替流量演员镀金。

    毕竟谁也不敢指着具有象征性的红色说不对。

    影片的最后鸣谢滚动到结尾,投影灯光熄灭,陆钧行往前挪了点椅子,额头抵上前排年长者的后颈。

    “怎么了?”林云笙偏头去看对方,任由他的小臂又环上了自己的腰际。

    店内只剩几盏微弱的氛围小灯,林云笙甚至辨不出陆钧行现在的情绪状态,可大家讨论电影的声浪却已经兴奋得一层高过一层。

    陆钧行抬起头,又往林云笙的耳边靠了点:“没什么。”

    紧


    第13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