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1/2)

作品:《谨遵医嘱+番外

还没死,便没法通过正常途径找到往生的路。

    只不过晏江到底是个经济发达的沿海二线城市,这个头部遭到重创的生魂,生前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怎么惨死的?会是一起意外?还是某个还没被公开的刑事命案?

    宋寻咽下一串问号,对一脸懵逼的严喆道:“还是给公安那边备个案,看看最近本地有没有失踪人口。病人毕竟是头部重伤,加上还没经过缝合处理,这样的特征出现在大街上应该会很明显。”

    严喆答应了一声照做去了,在打发掉了实习生之后,宋寻一个人回到值班室。此时房间里那股特殊的气味已经荡然无存,不过因为窗户被他开了一道缝隙,所以这会儿房间里的温度下降了不少。

    宋寻看了一眼墙上的钟,此时已经接近凌晨,窗外的天空似乎已经可以窥见第一缕天光。

    然后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熬得有些发红的眼睛。今夜是个不怎么太平的夜晚,魂火的消耗更让他觉得格外疲惫,以至于他刚趴在桌子上便沉沉睡了过去。

    几公里外的晏江刑侦支队内此时依旧灯火通明,救助伤员的医院刚发来消息,富灵路车祸中另一名伤员因为抢救无效而最终宣告死亡。

    此时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过去接近四小时,而技术组也刚刚通过现场遗留下的手机卡得到了死者的身份信息——一名郊区化工厂的工作人员,名叫邹卫国。

    然而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警方联系上了死者就职的这家公司的时候,公司人事主管当即表示这绝不可能。因为当天夜班组的同事们已经全都打过卡,并且有人自称亲眼看到邹卫国来过单位了。

    然而当警方要求对方把邹卫国本人叫来接电话的时候,人事主管却怎么都找不到当事人。并且之前坚持见过自己邹卫国的那个同事,在那唯一的一次见面之后便再也没见过对方的踪影了。

    身残志坚却依旧奋斗在一线工作的刑侦队长白景聿原本就一个头肿成两个大,闻言忍不住骂道:“什么玩意儿,前脚说有人见过,后脚人还能在厂里凭空消失不见的?”

    第5章 那个东西收拾掉了吗

    刚进门的叶谦顺着他刚才的话道:“你说有没有可能是人先到了单位,再因为什么事出来,然后出的车祸?”

    说话间,叶谦把一袋从小卖部讨来的生鲜柜冰袋递给白景聿,让他多敷敷自己那肿成小龙人的额头。又顺带默不作声地,把一份没贴任何标签的资料文档塞到白景聿手上。

    负责电话询问的技侦组员孟凡听了直摇头:“化工厂进出厂区有严格的签退程序,邹卫国当晚只有上工记录,没有外出记录。而且门卫说当晚零点过后只有他一个人进过厂房,所以他肯定没有独自离开过。”

    白景聿坐在桌沿上,一手用冰袋敷着额头,另一只手把刚拿到手的那份无名文件卷成纸筒,把桌子敲得梆梆响:“家属联系了吗?死者当晚的出门时间,是否乘坐交通工具,都问了没有?”

    孟凡道:“家属联系上了,说死者是今天晚上十点半左右出的门。照理说他应该会骑电瓶车在十点五十分左右到达单位,不过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邹卫国当晚到了接近凌晨一点才到达单位……但这事儿并不归门卫管,而且邹卫国也是厂里的老员工了,所以门卫并没有多问,只说当时黑灯瞎火,并没看出邹卫国有什么异样。”

    白景聿道:“……DNA比对结果应该出来了吧?现在能否确定死者确实是邹卫国,而不是有什么双胞胎兄弟之类的?”

    孟凡又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确定是他。”

    白景聿揉了揉太阳穴:“行了,先略过这个人。那另一个死者是什么身份?”

    “另一个死者叫魏建新,不是晏江本地人,户籍在临市,几天前刚坐动车来的晏江,住在市中心一家商务酒店。电话记录上显示他这几天内和邹卫国有过七次通话记录,而且俩人在同一家饭店吃过饭,初步推断应该是朋友之类的关系。而且据邹卫国和魏建新的家属和同事称,没听说过俩人平时有欠债赌博之类的黑历史,所以基本排除了被仇杀的可能性。”

    “那么也就是说,现有条件暂时还不能把这起案件定义为具有独立作案动机的特征,只能暂时和前几次的案子一起归类为同类案件。”白景聿道:“江局临走时有说什么没有?”

    “他说省里之前就重视这个案子,压力都压在我们市局头上,还说省厅下了命令,让搞不定就撤人,上头派专班组来接手调查,言下之意就是给江局那儿下了最后通牒了。


    第6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