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节(1/2)

作品:《诡秘档案+番外

般刮遍了她的脊椎和神经。即便周身无力,她竟然差点从床上跳了起来。

    因为她发觉自己的手心里紧紧攥着的,赫然是一条红玛瑙项链。

    ————

    午夜时分,市局刑警队里仍然是灯火通明。

    王队长:“今天把所有人都召集来,是因为近期发生在我市的一连串凶杀案。蒲冬亭同志有她的见解。”

    陈科长略有意外:“一连串凶杀案?最近是死了不少人,但能确定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蒲冬亭:“有。有一个显而易见,然而大家都忽略了的联系。那就是所有的死者都认识同一个人,孟静。”

    说罢,蒲冬亭指着白板上的第一张张照片:“死者郭东生,孟静的直属领导。死者薛智先,孟静的前男友。死者宁无暇,死者的好朋友。”

    陈科长:“孟静?那个在宁无暇案中给她男朋友薛智先作伪证的那个人?”

    蒲冬亭点头:“对,就是她。”

    小刘:“可她不是解释过了她为什么作伪证么?剩下的几个人死亡都和她有什么关系?”

    蒲冬亭:“她确实解释过她为什么作伪证,她也确实作了伪证。可并不如她自己所说的是因为害怕薛智先。她作伪证的唯一目的,就是利用和薛智先之间的互相证明,让我们以为她绝对不在场。”

    蒲冬亭说到这顿了一下,“换一句话说,宁无暇案的最大嫌疑人,就是孟静。”

    这句话的威力绝不亚于在警队引爆了一个小型炸//弹,因为宁无暇案早已被定性,系情人薛智先所杀。而凶手薛智先现已死亡,死亡原因不详。

    小刘:“蒲儿啊,理由呢?”

    蒲冬亭不慌不忙地拿出另外一张照片,那是死者宁无暇的母亲宁一美的照片。

    “理由就是她。”

    说罢,蒲冬亭拿出了录音机,将一段对话播放给大家——

    蒲冬亭:您老怎么就能确定薛智先是杀了您女儿的凶手呢?

    宁一美:我有证据啊。我女儿死那天他去了我女儿家。他俩还······干那个事了呢。

    蒲冬亭:您怎么知道的?

    宁一美:你别不信,你们查那个避/孕/套里的DNA不就知道了么?

    蒲冬亭:您怎么知道那个房间里有避孕套的?又是怎么知道我们要查DNA的?我们第一时间封锁了现场。您是破坏了现场进入的,还是您当时就在现场?

    良久。很显然,蒲冬亭骤然转变的态度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宁一美慌了。

    宁一美:我······我怎么能进现场呢,我要看见我女儿死了我能不报警么?我······我不还是听孟静说的么?哎呀妮儿啊,你可别说是我说的。孟静也是好心告诉我。

    “咔”。蒲冬亭按下暂停键。

    蒲冬亭:“我们第一时间封锁现场拿到了装有精//液的避/孕/套,我又第一时间联系了北京的老师同学进行检验。这都是机密事件,孟静怎么会知道?”

    小刘若有所思:“可能是孟静从已一开始就知道这个避孕套······有人收拾过现场,但独独落下了这个避/孕/套。也就是说,可能是她特意留下给我们警方看的?”

    蒲冬亭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小刘:“可这也构成不了证据呀!作案时间呢?孟静是有不在场证人的。”

    蒲冬亭继续介绍:“就是这个不在场证人,有问题。根据我们的蹲点调查,这个叫刘悦的会计每天都会在下午三点钟左右的时候早退,而她早退后的工作都会交给孟静。长此以往,刘悦本能地觉得孟静就是个每天准时下班的人。在第一次调查的时候,刘悦出于本能,也是为了掩盖自己迟到早退的习惯,她说孟静一下午都和她在一起。而实际上,她早就在下午三点离开了。”

    蒲冬亭话锋一转:“另外一个时间证人就是门口卖面食的王阿姨。她说当天下着大雨,孟静仍然如往常一样准时回家买了四个糖三角。然而试想一下,什么人会在没有特急事情的时候顶着大雨赶路呢?很显然,她是特意要在固定时间赶回家中,给人以准时下班的错觉。”

    “这两个人都没想过为孟静作伪证,却因为惯性思维而稀里糊涂地为孟静作了伪证。”

    蒲冬亭又将一张脚印照片放在白板上。

    “这是死者薛智先坠崖地点发现的一枚残缺脚印。这枚脚印与死者郭东生家中的一双运动鞋脚印基本吻合,但薛智先坠崖


    第167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