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节(1/2)
作品:《白月光换下了女装+番外》
”赵璴说。
“我知你爱我,亦如我爱你。”
作者有话说:
正文到这里就结束啦!明天开始更番外~
还有要点单的宝贝,请移至114章评论区,啵啵!爱你们!
第119章 番外一
正月廿五, 鸿佑帝退位为太上皇,皇五女即位,改国号为景平。
新帝登基, 大赦天下, 并于春闱之前召开恩科。
恩科由新任吏部尚书元鸿朗主持, 另由兵部职方司侍郎方临渊主持武试。
三月初,四海回春, 恩科放榜。
国子监的将学也在这日挂起了牌来。
那位近日春风得意的兵部侍郎上书陛下,说历年武举劳师动众、耗费颇多,历届登科的武举却大多无法入朝效命。
陛下深以为然, 却说武举课目皆为拳脚刀兵功夫, 即便登科中举, 所擢拔的也非将帅之才。
于是, 兵部侍郎奏请陛下,在此后的武试课目中增加兵法一则,并于国子监中设立将学, 对新科进士加以培养,再作擢选。
陛下欣然应允。
这位兵部侍郎是何许人物?说起他,便是市井孩童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去年北拒突厥, 夺回陇西的是他,年初圣莲教肆虐, 活捉首领的是他。充兖二州饥荒肆虐,惩治贪官污吏、剿匪平乱的是他, 此后新皇登基, 为女皇之夫的, 也是他。
世间哪还有如此传奇的人物?
至于与太上皇相关的那些事……
众人明面上绝口不提, 但太上皇还没仙逝, 人人私底下就都要骂他一句昏君了。
哪有高坐龙椅的万岁爷,挥刀向着平民百姓砍下来的道理?更遑论那位传奇却忠直的方将军,险些因他的猜忌而死在深宫。
平民百姓口中的,更多的自然是公理道义。而朝中的大人们,则对宫里的风向了若指掌。
这位皇夫,可是比那位铁腕冷心的女皇陛下更不能招惹的存在。
以至于那位兵部侍郎众星捧月,非但将学一科筵请了七八位退隐的良将来做先生,揭牌那日,更是万人空巷,热闹非凡。
光是来帮他剪彩绸的,就有兵部吏部二位尚书。
两人都是近来朝中炙手可热的新贵。那位皇上跟前的红人、吏部尚书元鸿朗大人暂且不提,兵部尚书李扶非但自己是最早一批拱立新皇的大臣,他那位原本不成器的、在京中称得上纨绔之首的公子李承安,眼下都成了堂堂十六卫将军。
更别提朝中各位大人、东厂的那位时厂督,还有驻守京城的那几位与方将军关系匪浅的将领。
方临渊也在这日忙得头晕目眩。
幸好流程一则,赵璴早替他把好了关,这日虽则宾客多得超乎他想象,国子监内也算有条不紊,没乱阵脚。
待到剪彩典礼结束,众人便纷纷上前朝他道贺了。
他在京中多日,共事过的同僚实在不少。从鸿胪寺的各位大人,到他前往兖州时同行的衡飞章,单是文官就有不少他熟识的面孔,更何况京城内外的武将。
祝松特备了厚礼,带着一众守城的兵将送来了数架兵器,直在国子监的院子里摆了一排。京郊驻军的将领范玉树与周嘉,当时曾与方临渊一起北上过,这回一见方临渊,便打听起了将学的事情。
“将军,听说以后将学也可收纳军中将领了?”范玉树尤其兴奋。“将军可定好了,各军名额有多少,怎么个擢选法?”
看他那模样,只怕得了消息,第一个便要把自己送来了。
方临渊笑起,花了很长时间,给他讲明了职方司制定的兵将考绩方略,待到这些方略落实到各地军营之后,考绩为甲等的,便可分批次入京交流研习。
周遭几人连连点头。
“不过,说起这个,京郊大营还真与别处不同。”方临渊对范玉树说道。
“将军请讲!”范玉树兴奋道。
“将学虽以讲授兵法为主,但我与各位先生交谈过,他们都认为,不落于实训的话,再多的兵法都是空谈。”方临渊说。
范玉树连连点头。
“因此,还需劳烦范将军,重新训练京郊守将,再对校场重新划分,此后用作模拟实训攻守的场地。”方临渊说道。
范玉树眼前一亮。
京城驻军本就是闲置在此的,他手下的兵马也多空领粮饷,除日常
第258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