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1/2)

作品:《战死的道侣回来了

 ②《周易》

    第27章

    太一剑,元绥。

    在那层朦胧的轻纱被锐利的剑芒挑开时,丹蘅叹了一口气,面上掠过了几分释然之色。

    天底下其实还是有很多相像的人,可镜知身上不经意流露出的一切,都指向了昆仑那个人。可她怎么变化这样大呢?还是说她一直就有两副面孔?这柄昆仑千锤百炼的剑,怎么会弃了昆仑呢?

    记何年面上也没有太多的异色,早在丹蘅提起“镜知”的时候,她心中便隐隐有些怀疑了。她擦去了唇角的血迹,定定地望向了提刀的丹蘅,有些担心地开口:“阿蘅?”在昆仑的时候如陌生人,反倒离开了那牢笼,有了往来交集。

    镜知是朋友、知己,可要是元镜知,那未来如何不好说了。

    “一场好梦而已。”丹蘅挑眉,自言自语。

    剑流如瀑,如狂河下泄。

    儒门弟子再结法印,以“九思”为阵,势必要将丹蘅斩杀在此。她的刀上染了儒门弟子的血,想要回头已经是不可能了。

    “她这是——”嬴梦槐怔怔地望着风暴中心的丹蘅,一时间失语。太一剑的现身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如果元绥在,她会倒向谁?跟过去一样为了昆仑所向披靡吗?

    “真是轻狂啊。”师长琴摇着鹅毛扇,风刃骤然掀起,砸入了九思阵中,“她难道觉得凭她一人可对千万人吗?”

    丹蘅仰头大笑。

    儒门、昆仑以及佛门的攻势极为强悍,飙举电至,海沸山摇。

    她握着刀柄的手骤然间缩紧,那蓬勃旺盛的青芒吞吐间,犁开了一道道飞来的身影。掌心鲜血淌落,她不管不顾,幽沉的眼眸中闪烁着极为诡异的兴奋和杀意。

    “砰——”一声响,骤然掀起的青铜棺盖砸向了昆仑那如长虹贯日的剑气。

    镜知从棺中飞掠出,手指轻轻一搓,便见法符化作了飞灰纷纷扬扬地散落。太一剑回到了她的掌心,她的大拇指自剑柄的龙首上轻轻拂过,剑身一震,顿时引动群剑的嗡鸣。镜知再起剑上神通,以“应我名”催动昆仑弟子的法剑,一时间剑芒向上拔起,好似狂风暴雨,砸向了半空中显化出的佛门金钟,斩向了儒门的“九思阵”。剑芒闪电似的往来,剑鸣破空,一时间压下所有的动静。

    “竟是她?!”

    “果真是她!”

    不同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不管有没有猜测,到了真见到人的时候,众人面上都是如出一辙的惊愕。难怪在不渡河畔她能引动天下百兵!只是这是她的意思,还是昆仑故意如此施为?

    心中掠过的念头如闪电迅疾,承渊剑主照着镜知高喝:“你是何人?!为何假扮已逝的阆风剑主,手持我昆仑之剑?!”

    丹蘅闻言笑声更加放肆。

    昆仑此番以承渊剑主为首,若是他不肯认,那各宗也能不认这个“元绥”。

    各宗弟子多多少少能猜到承渊剑主的心思,他们可不管昆仑弟子面上的神情,跟着附和道:“此人假扮阆风剑主,别有用心!如今又为妖女护道,定是一伙的。”

    “她们都‘同棺共济’了,能有什么清白的?我看阆风剑主就是被——”污言秽语尚未出口,一蓬碧光就在那哄笑的儒门弟子身后炸开,他的青衫破裂,胸口只余下了一个汩汩淌血的大洞。

    丹蘅掀了掀眼皮子,漫不经心开口:“儒门先圣没有教过你们不造‘口过’吗?不知三缄其口,不知君子慎独吗?”

    “妖女,你!”儒门修士面红耳赤,双眸中遍布血丝,恨恨地瞪着丹蘅。

    群剑在半空中巡游,以太一为首,承渊剑没入其中,好似一柄普通得不同再普通的剑。

    在太一之前,昆仑所有的剑,都会黯然失色。

    承渊剑主内心怒意和妒意攀升到了极致,他将剑决一催,便见承渊剑冲破了剑阵,倏然间回落到了他的掌中。他猛地旋身朝着昆仑弟子斥责:“心神失守,连剑都掌不住,那修什么剑道?”

    昆仑弟子心中有愧,俱是讷讷不敢言。

    “你为什么要出来?”丹蘅懒洋洋地询问,她的周身杀机消散了些许,就连那如黑雾弥漫的业障也收敛了几分。

    镜知没有回答,她只是拧眉望着这地宫之下的炎火流沙,随着时间的流逝,脚下的玄石一块块爆裂,最终的立足点会越来越少。到了那等时刻,被逼上了绝路的人,就算不想争那也得争了。

    在气浪的掀动下,熊熊的大火卷起,在半空中留下了一


    第34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