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1/2)
作品:《战死的道侣回来了》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会背负那样多的业障?”丹蘅觑了曲红蓼一眼,放下了酒杯放声大笑,“我合该是十恶不赦之辈,要这天地翻覆。”
“我过去的生活的确很好,可它跟我恨这个世间有什么关系?到处都在争名夺利,争争争,可你看千年间有谁实现那愚蠢的遥不可及的登仙梦了吗?通天地的扶桑枯萎,沟通神祇的白玉圭黯淡,伪神在大荒肆虐,要我说,天上的那人人都尊重、畏惧的神君,恐怕早已经陨落了,要不然怎么会让地下的游魂那样僭越?天门已闭,天地将倾!”
“师姐!慎言!”曲红蓼厉声喝道,眼皮子狂跳,她没想到丹蘅是什么都敢说!
“你急什么?”相较于曲红蓼的面红耳赤,丹蘅是镇定而又从容的,她悠游自在地啜饮了一口杯中酒,慢条斯理道,“我辈修道人其实不过是三千年历史罢了。在典籍上记载,第一批有志之士等上扶桑求到了不死神药,之后人人效仿。可他们算不得修士,而是活得比较长的凡人而已,直到五方帝君之一的青帝传下了诸多道法,修仙界才算兴起。不过人们最感恩的不是青帝,而是赐予不死神药的帝君,他们渴望神界通过白玉圭赐下更多的宝药,愿意当一条条摇尾乞怜的狗!这一当就是千年!怎么现在主人死了,当狗的就不知道怎么生存了?!”
“既然如此,那就去陪你们的主人嘛。”
“对了,师妹啊,不要追了,再追就休怪我刀下无情了。”
丹蘅起身,将碎银子往桌上一抛,也不看面色红红白白的曲红蓼,扬长而去。
曲红蓼瞠目结舌地望着丹蘅的背影,好似在看一个陌生人。
十年前师姐坐上金车离开蓬莱的时候,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如今下了昆仑,她变得更加疯魔了。
第22章
“都说众生病,我辈病何多。投身名利里,半世苦消磨。”值守的披甲士摇头晃脑地低吟,身边的同伴拍了拍他的肩膀,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那昏沉沉的披甲士立马闭口不言。他们在皇城巡逻,时不时将目光投向了那座金殿。
夜色如水,金殿中灯火时隐时现,在月光下好似是一座仙宫。那是皇都中最被人艳羡的地方,无数人做梦都想进入宫门,入得宫阙之中看上一眼。可对宫里人来说,皇城也不过如此,到处都是冷冰冰的。
金殿中,困乏疲惫的神启帝强撑着精神在与首巫议事。
每个人都关注着他屁股底下的那一张宝座,也唯有他自己重视“大秦神祇”的发展了。灯火照耀着他苍白的爬满了皱纹的脸,他急切地望着首巫询问:“清州三尊上神都被刁民斩杀,如今新敕封的神龛如何了?他们要什么时候才能生出神性,护佑我大秦国祚?”不久之前,公孙启被斩,迎神司向他讨了一份旨意,他如今要见到结果。
巫咸坐在了铜案后,灯火拉长了他的身影,照耀着他威严的面庞宛如神魔。他抬头直视神启帝,哑着声音道:“陛下,神龛破碎之后,清州已经无法敕封神祇了。”
“怎么会这样?”神启帝神情大变,跌坐在了龙椅上,他有满腔的怒火,可对着巫咸的时候不得不摆出一副温和谦逊的态度来。他急声追问道,“是哪个地方不足?是朕的斋戒不够好吗?是祭品不够格吗?”
巫咸自不会提“龙气”“龙脉”诸事,他对上了神启帝的视线,沉声道,“以人身敕封诸神,终究是‘伪’。大秦帝系虽然在昔日得到青帝的赐福,可若没有宝册做支撑,那效力恐怕不足够。为今之计——”巫咸故意停顿了下来。
神启帝果真迫不及待地追问:“先生有何良策?”
巫咸犹豫片刻:“昔日青帝赐福始帝,并授予‘玉皇宝箓’。始帝借着如此法器征战四方,所向披靡。不知此神器落于何处?”
神启帝委顿在椅子上,颓然道:“此器并不在皇都宝库中,而是成了始帝的陪葬器物,入了始帝陵。”
巫咸拧着眉,故作惊诧道:“怎么会?!”
“不知。”其实在皇室中有一些传言,一说是始帝后嗣没有一个能令其满意的,与其让“玉皇宝箓”被糟蹋,不如带入陵寝。还有一种说法,那便是始帝未曾完成昔年的誓约,青帝赐下的神器已然变成了夺命的凶物。他并不准备与巫咸多言,只摇了摇头,勉强挤出了一抹笑容,“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办法了吗?”
巫咸低着头,眼中闪过了一抹暗光:“没有。”殿中鸦雀无声,许久之后,巫咸低哑的声音才响了起来,“清州三尊神都被斩了,谁也不知
第2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