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

    所以该怎么委婉地提醒自家爹,您暴露了自己的文化水平?

    朱橚傻了吧唧地解释:

    “这一句是诗一句是词,明显不是原句啊。”

    朱元璋死亡凝视:就你懂得多!

    朱橚缩了缩脖子,不是您老先问的吗?他回答还有错了。

    【这句的前半段出自宋人夏元鼎的《绝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是后世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使用频率极高。】7

    【后半句则是出自南宋辛弃疾的一手词作,《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8

    紧接着,天幕中又出现了一行解释性的文字——

    【词,是宋朝时期十分兴盛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一般会搭配曲子,所以词其实就是歌词。《青玉案》是词牌名,也就是曲子的名字。】

    说起来辛弃疾和夏元鼎还是差不多同时期的人物,或者说辛弃疾晚年就和夏元鼎的活跃时期有重合。

    所以如今年轻的辛弃疾是没听说过这个人和这句诗的,他看着天幕中的诗词混搭觉得还挺有趣的。

    夏元鼎倒是哽住了。

    稼轩先生的词他自然读过,他完全没想过自己的诗能和对方的词串在一起。虽然仔细诵读时会觉得别扭,但乍一看,还别说,确实很和谐。

    夏元鼎哭笑不得,所以他该荣幸和稼轩先生以另类的方式相提并论了吗?

    【类似这种的搭配还有很多啊,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举杯销愁愁更愁。】9

    说着把原诗贴在旁边,还贴心地注解了一下诗词的创作背景。

    李煜&李白:……

    也、也行吧,拼上去不是很违和。

    【再比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无人知是荔枝来。】10

    李白再次:……

    李隆基&杨贵妃:???

    回旋镖居然还能误伤旁人的。

    看着后半句诗词旁边的注解,李隆基顿时觉得这个瓜不香了。

    那个杜牧是后世哪个子孙在位时出现的人?居然敢拿他给爱妃送荔枝的事情出来嘲讽他!可恶!

    杜牧擦了擦额头的汗,幸好他不是玄宗时期的人,不然肯定会被打击报复。

    【以及: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11

    白居易:又来?

    你们除了长恨歌没听过其他诗歌了是吗?

    后世听过《长恨歌》的文人们都忍不住点头,觉得这句拼得就很有道理。

    帝妃二人的爱情故事有什么好吹捧的?唐玄宗最后还不是把杨贵妃赐死了?这爱情给你要不要啊?

    再说了,贵妃当初到底是自愿进宫还是被逼入宫的,这还没个定论呢


    第33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