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1/2)
作品:《以下犯上》
孤鹜明?白过来?,颔首领命:“臣这就去办。”
****
刘钦一离开,殿前司就处于混乱中,群龙无首,不知怎地,有人传言刘钦有弑君之罪,使得更加慌乱了。
太后使人去安抚,去了几?次也是无效。苏闻带走刘钦后,就秘密审问?,任何人都见不得,太后也甚是无奈。
几?日间,又损几?人。
元乔每日都会去垂拱殿照顾皇帝,元莞乐得自?在,不必去面对太后的嘲讽,不过太后顾及刘氏处境,走得甚是艰难,想必也不会来?寻她。
元乔甚是坦率,将奏疏都搬来?垂拱殿看,元莞的伤在手臂上,休养几?日后,也能下地走动,见到群臣的奏疏后,都会看一眼。
她固来?记性好,看过就不会忘,元乔不拘束她,甚至问?她有不懂之处,若不懂,还会给她解释一番。
朝中之事,她知晓不多,早些年跟在先帝身后,隐隐听?到些许,但看过奏疏上的批注,她感知元乔的处事方式与先帝不同?。
先帝仁而睿智,行事多缓和,元乔不同?,不仅肉眼可见的霸道?,就连字里?行间也是如此。
元莞感叹,秉承先帝旨意行事,风格竟差了这么多。作为皇帝,她不喜欢这样的朝臣,但作为朝臣,对这样的摄政大臣,也会心存恐惧,不敢心生悖逆。
元乔的心机,深不可测,太后必然是比不过的。
相处几?日,元乔对殿前司并没有太多的想法,甚至提都不提,好似殿前司指挥使没有犯错,依旧在其位。
她沉稳而内敛,元莞焦躁,渐渐地也安静下来?,令孤鹜小心行事。
两人虽处一室,而心思?不同?,元乔不知怎地,变得极有耐心,凡事都会同?元莞解释,润物细无声,元莞心里?的疑惑也淡去了。
觊觎她的心思?,反而加深了,或许那股想法根深蒂固,元乔只可为友,不可为敌。
只是‘友’字多含义,她想的却是最亲密的友人……她凝视手中一则地方贪污的奏疏,大宋朝臣多科举出身,朝臣也因?此而骄傲,两府宰执都是先帝年间的状元,科举贪污成了最大的贪污案。
可地方的贪污,又与科举有何关系。
她不懂,望向元乔。元乔顺着?她的视线去看,粗略扫过一眼,道?:“科举在地方举行会试,中举者才能入京参加科考,一层层往上考。地方名额不多,文采低者贿赂考官,并非稀奇事。”
殿内置一案,元乔坐于案后,元莞时而看一眼,在案旁磨蹭不走,见到什么就多问?一句。元乔似是心情不错,有问?必答,使得元莞胆子大了些,命人搬了凳子过来?,与她做在一起。
皇帝虚心请教,元乔哪里?能赶人走,扶着?她坐下,奏疏也随她去看了。
元莞心思?正派,言语也是再三斟酌,免得再将人气走。她如今下定决心,让元乔成为‘友人’,就不能拿话?气她。
她听?闻解释,并没有就此放弃,反而往下去想:“可来?京参加科举,若无文采,还是不行,岂非糟蹋银子。”
元乔目露欣慰,淡笑摇首:“科考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走一步是一步,有了京试名额,举子在身,总比白身的好。陛下行事,也是一步步而来?,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而非直接跃上云端。”
元莞明?白过来?,颔首道?:“会试贿赂,那此人入临安城,岂非还会接着?贿赂考官?”
元乔笑了笑,知微见著,陛下想得很深,点头赞同?:“确实有可能,但眼下揭露出来?,就断了机会,不过不能因?此松懈,科举一事甚为重要。”
“朕记得先帝当年曾令苏闻为主?考官,他后得了不少学子,如今朝堂上都有不少他的学生。大长公主?为何不招揽?”元莞问?得认真,心思?通透。
元乔唇角微微勾勒,温声道?:“我并没有苏相的文采。”
这是自?谦的说法,元莞是不信的,大宋朝堂上女官甚少,元乔是以皇家公主?的身份摄政,其他人则需慢慢通过科举考上的。可那些文人毛病多,不愿见女子占据朝堂,科举几?乎就是男子的天?下,女子熬出来?的几?乎没有。
想来?元乔不是不愿,而是此举会引起其他学子的不屑,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她抬首去看,元乔垂眸,修长微卷的羽睫掩盖住眸色,看不出太多的情绪。
午后时间好过,秋日里?的天?气凉爽,昨日下过一回雨,
第6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