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2/2)
作品:《渣仙的情劫》
,王府救下了他恩师家最后的血脉,从而使他能够回报师恩,他为此不胜感激,只要有机会,他愿意倾力相助。
元恺冷哼道:“为王府好?既然为王府好,为什么不肯为王府出谋划策?”一个想方设法逃离,一个装聋作哑不来。逃离和不来也就罢了,还投效到王府对头的麾下,为对头出力。
更令元恺气愤的:“你们逼死我祖父,逼得王府走投无路,怎么还有脸来说你们做的一切,是为了王府好!真为王府好,为什么不能帮着王府起事?”
“道不同不相为谋。”直到今日今时,他跟元恺两个,一个要坚持自己的儒学信仰,一个深陷于帝王梦不可自拔,说出这句话时,时倾只觉无比痛心。
时间宝贵,时倾不想跟元恺就同一个问题,陷入无休止的重复争论,说道:“你非要问我,为什么要离开王府,我只能告诉你「君子和而不同」。”
虽然我们一起在王府长大,但我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虽然我不赞同王府的行为,但我不会害王府。
元恺一听,忽然像醍醐灌顶一样明白过来,他对时倾的逃离王府,做出过许多猜测,原来,原因竟是如此简单!
只是因为跟王府观点不同,时倾才会离开王府,跟感情无关,他还是喜欢他的?是吧?
元恺只是略怔了怔,很快转身离开。
不出预料,王府选择了向朝廷臣服,在太子抵达王府之前,布置了灵堂,合府之人为安若王重孝举哀,并把所有府卫都摆在明面上。
一方面恭迎太子殿下,另一方面,表达臣服之意,最后,把那道未曾启封过的神光密旨主动上交给了太子,算是安若王府的明确表态。
不过出乎师生俩意料的,是世子楚英睿吐血之后,病势沉重,只在太子殿下抵达王府之时,由卓夫人和一个贵妾左右搀扶着出来参拜了一下。
他的精气神仿佛从身体里泄了出去,整个人蔫蔫的,连给他父王服丧守灵都支撑不住,只得卧床静养。
由楚元恺率领王府众人,完成了向太子殿下下跪磕拜,表达臣服之意这一屈辱的过程。
其实,向未来皇帝表示恭顺臣服,再正常不过了。但对于二十年来都怀着不臣之心的安若王府众人来说,表达臣服,确实是非常屈辱的事。
既然王府已经摆出了臣服朝廷的姿态,而且安若王也死了,王府失去了最大的筹码,太子殿下倒没有赶尽杀绝,反而真情实感地去祭奠了一番自己这位皇伯祖父。
太子率军在王府驻扎了一晚,虽在孝期,王府也安排了酒食,款待了太子,并犒劳了禁军。
次日,太子带领着自己的亲卫随从,先行返京,命令禁军头领带着禁军,在安若王府附近暂且驻扎,等待号令。
这个命令显然有防备安若王府的意思,大家心知肚明,元恺故作不知,
第61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