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1/2)

作品:《白话人

------------------

    这个文讲的是小众地方曲艺从业人员在民国那个年代的一些经历,当然了,都是我结合一些能搜到的资料杜撰出来的。因为背景的特殊性,战火纷飞内忧外患,主角的日子过得肯定不会太轻松。再加上我个人身上还残存着一些青春期的时候遗留下来的玻璃心,所以很多时候写的东西可能看起来就有一种无病呻吟式的矫情。希望以后写文可以有所提升吧。

    比起无比拉胯的数据,我更焦虑的是,我是不是真的无法写出优秀的网络小说。有时候真的想仰头问苍天,为什么给我关上门的同时连窗都不给我留下。我活到现在,从没找到过一件我擅长的事情。但是后来我也想明白了,世界之大,东西南北都是方向,总想往上追求,未免太狭隘太局限了。

    感谢!鞠躬!

    第58章 番外·1992

    林占愚觉得这年的冬天好像格外寒冷。

    以往他穿一件棉衣,外面套个薄外套就能出门,清晨来回转一圈,跟晨练和遛狗的老伙计们打个招呼,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吃食回家,额头上甚至会微微沁出汗珠。可近来他穿了一层又一层,恨不得把攒下的厚衣服全罩在身上,却觉得冷气无孔不入似的,让他整个人哆哆嗦嗦,浑身没力气。

    在又一次因为提不动东西而被迫在楼梯间驻足休息之后,他望着外面清澈的天空,心想:我果然是老了。

    他生于1919年,至今已在世间走过七十三载光阴。

    “林叔!”他正在发愣,突然被人喊了一声。他本能地应了一句,重新提起刚买来的一大袋苹果往上走。

    “说了多少遍了,您以后需要什么东西跟我说,我给您带来。”魏学颐赶紧从林占愚手里接过袋子,无奈地皱起了眉,调侃道:“我又不收您的钱,您这是何苦呢?”

    “谁说我老了?”林占愚虽然在心里已然服老,可他偏生嘴硬,非要跟魏学颐吵两句,仿佛这样就能让屋子显得不那么空荡一般:“我健壮得很,再活二十年不是问题。”

    “是。”魏学颐对此习以为常,轻车熟路地应下。他从袋子里掏出一个苹果,清洗过后开始削皮。

    魏教授的头发已经花白,他戴着细框眼镜,即便不是工作日也习惯于穿得整整齐齐。

    很多人说,他的气质不像个经常跑工地的土木工程师,反而像个古代的文人。就连他的妻子在三十年前相亲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他,听说他在学校里教书,上来便是一句:“魏老师,您教的是文学还是历史?”

    “学颐啊,你怎么没去上班?”林占愚望着他的背影,轻声问。

    “您糊涂啦?今儿是周末,我休息。”魏学颐笑道:“再说了,该放手时且放手,我总得多给年轻人机会。”

    “哦,对,你礼拜天不用去学校。”林占愚尴尬地扯了扯衣领,走回了客厅。

    魏学颐把削好的苹果递到林占愚手里,笑眯眯地问:“林叔,这都快小年了,咱爷俩去新街口置办些年货吧?那边越来越热闹了。”

    “不去。”林占愚一摆手。

    “那我带您去长江大桥转一圈?”魏学颐锲而不舍。

    他这么说着,林占愚忽然想起当初大桥刚通车的时候。

    那是许久之前的事情了,作为参与修建的工程师之一,年轻的魏学颐格外骄傲,当天特意请了魏青筠和林占愚去看剪彩仪式。

    “我哪也不去。”林占愚急了:“你这孩子,总是这么犟。”

    “您这儿不去,那也不去,可您总该去看两眼您的重孙子吧?”魏学颐格外有耐心:“魏华的预产期就在这几天,我就快当姥爷了。”

    林占愚拿着苹果的手微微一顿,他喉咙微动,似是想说些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出口。

    为了让屋子里更好地通风,魏学颐打开了窗户。

    冬日上午清冽的冷气混合着热闹的人声透过纱窗,一丝不落地落入了林占愚的心里。

    他终于妥协了,抬眼望着魏学颐:“华儿的孩子取好名字了没有?”

    “没呢,让他们小两口自己商量去,我不操心。”魏学颐转身望着他:“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只管把我手头上的工作做好,不管闲事。”

    林占愚点点头,却再也没了胃口,于是把吃了一半的苹果放到了茶几上。

    腊月二十四凌晨,魏华的儿子呱呱坠地。林占愚早晨得了信,特意穿上自己三十多年前做的一身中山装,把白头发


    第8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