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节(1/2)

作品:《我当军爷那些年

乎都要忘了,老闻只是县衙里一个总爱帮着自己的杂役。

    “老闻,你真的只是个县衙的杂役?”

    李兆朔一直怀疑老闻的身份。单看他脖子上那块骇人的疤痕,都知道这人的过去定然很不简单,但直到现在,他才有机会问。

    “不是杂役还能是什么……”

    老闻轻叹着。

    “李公子,趁你现在还能做点什么,赶快去做,别等到什么都做不了了再后悔。”

    “后悔的事我可做得多了。”

    李兆朔止不住苦笑。

    “老闻,咱俩也认识有一段时间了,你就不愿意告诉我一点关于你自己的事?我到现在,可是连你名叫什么都不知道呢。”

    这二人在去往承山寺的土道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

    这二人都不知道道路尽头,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怎样的场面,但他们都打定了主意要去。李兆朔是为了父亲和弟弟,而至于老闻是为了什么,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我身上没什么值得一听的过往,李公子,真的。”

    他语调诚恳,“我叫闻百川,真要说的话……李公子,不怕你笑话,我有个亲戚,恐怕你是知道的。建安的卢成安,是我堂兄,只不过我与他之间,尚有些过往的纠葛,没有说清……”

    老闻声音中满是哀叹,而李兆朔已然睁大了眼睛。

    他怕不是没听错,眼前的老闻,居然是卢成安的堂弟!

    李兆朔止不住深吸了一口气,可仔细想想,这其中的确存在联系,此前李兆朔拿到的那些召令,都是老闻从建安县给他弄过来的。他原先只以为是老闻求了那边的人,才拿到这些东西。如今看来,不是老闻求了谁,而是他本身就与卢成安有关系!

    想到这儿,李兆朔不住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兴奋感笼罩全身。

    “老闻啊老闻,这么重要的事你居然不早说!你可得给我好好说说,你身上还有什么秘密,是我不知道的!”

    第132章 问心

    “这县衙里的人,都跟安禄山或多或少有些关系。”

    一路上,老闻徐徐道来。

    “这些事你也是知道的,李公子,我说句胆大的话,就是肃王,此前不也一样跟安禄山你来我往的纠缠不清吗?所以咱们这儿的人,都别说自己是清白的。自然,我也不是。我原也是个正经出身的读书人,与我堂兄一同靠着诗文举荐入仕,可他因为受到左相的赏识,给留长安做了京官,而我……却被打发到了常州的县衙里做了个小小的主簿。”

    老闻说到这儿长叹了一声。

    “事到如今,我也不想为自己开脱。李公子,我当时就是冲着功名去的,谁能给我好处,我就巴结谁,所以我没少拍安禄山的马屁,就连当时安禄山手底下的一个判官,我都给人送过不少好东西,只想借着他的力,搭上安禄山这趟顺风车,哪日也飞上枝头,作一回人中龙凤!反正那个年头,一靠银子,二靠面皮,你就算是没钱,只要肯低下头给人当条狗,也能接着老爷给你扔的肉。”

    听老闻说这些,李兆朔愈发惊奇。

    他认识的老闻,只是个有些沉闷,但却行事十分牢靠的下人。可看着这时的老闻,那张其貌不扬的面皮下面,却好似藏着许多过往,与过往中忘不掉的雄心,以至于他的眼睛里都好像要跟着泛出光,不由得叫李兆朔觉得,跟着他往前走的,不是个其貌不扬的杂役,而真像是个作威作福的官老爷似的。

    “那时……该是李相当政时。”

    “是了!正是李林甫得势时。“老闻声音不由上扬。“但就连李林甫,也得敬上安禄山一筹,所以我便牟足了劲儿,都往安禄山身上使。后来他倒真招我到范阳去,把我调到他手底下,做了个巡官。”

    “倒也……没比主簿高多少。”

    李兆朔还以为他谋了什么要职,怎知此番一听,竟还是个小官。

    “那后来,他给你升官了?”

    “后来?”

    老闻冷笑了一声,指了指自己喉咙上的疤。

    “后来,我那堂兄,卢成安卢大人,上奏弹劾安禄山。安禄山又不知从何处得知了我与卢成安的关系,把我叫到近前,当众对我羞辱了一番。诶……在他手下做事的那几年,我也自问是尽心竭力,但那厮不单要羞辱我,还诬我是堂兄派到他这儿来的奸细。他说我平日里说的那些话很好听,但我这张嘴里,吐不出一句真话来,之后就给我留了个这个……把我赶出门


    第190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