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废太子的重生路废太子的重生路 第20节

废太子的重生路 第20节(1/2)

作品:《废太子的重生路

    胤禩笑了一笑说:“多读多写多听,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老八,五哥比不上你。”并非胤祺自谦,而是他的能力确实不如胤禩那般强悍。想想他现在还是半咸不淡的汉文,他还是学学能够交流便可以了。

    胤禩知道胤祺的想法,他也不会强迫胤祺要怎么怎么样,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选择,他的选择是想要打造一番属于他爱新觉罗胤禩的成绩。后世不会遗忘掉他的名字,也不会遗忘掉他现在的努力。胜者是能够改造以及创造历史的存在。

    凭着这一股冲劲,这一股想法,胤禩真的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眼界也更加开阔了。即使没有被康熙看上,但是他仍旧位居亲王的位置,依旧举手投足之间便震慑到不少的权贵。

    胤禩和纳兰恒泰如同吸水棉花一样在累积知识,胤祺则忙于整顿外交部,即使不能入胤禩跟纳兰恒泰那般,他也绝对不可能就浑浑噩噩的度过。他不如胤禩有野心,但是也不代表他不想做出一番成绩。

    想想这几十年,若是有孝庄和孝惠护着胤祺,想来康熙也未必能够记得有他这个儿子。他并不优秀,也不会说话,在十三个兄弟里面,他是最为暗淡的一人。他不会服输,他也想要成就一番成绩,让康熙瞧瞧他也是值得他骄傲的儿子。

    看着胤禛、胤祺、胤禩以及胤祥四人都已经初具成绩,相信假以时日,他们四人必定能够让大清的人都为之骄傲。而胤禟和胤两人也越发努力,想要证明他们两人的存在感。大清第一皇商,是康熙在驾崩前一直都有关注的事。

    尽管康熙现在驾崩了,但是胤礽还是很放心的由着胤禟和胤两人一同管理着。胤禟的心思很多,但是胤却恰恰相反,他很多心思都能够从他的表情和语言之中看得出来,所以放着他们两人一同管理大清第一皇商,胤礽真的很放心。

    而且胤禟也并非只是为朝廷办事,自己却一分都没有。原本康熙是有这种打算,让胤禟和胤两人拿着亲王的月俸然后空手干事。但是胤礽却不打算这样,能者居之。他自己手上也是有着不少的产业,他很明白,有能力的人都是要靠着信任以及金钱留住。亲情,说起来他们的关系一直都淡如流水,勉强来说三人是不亲密的兄弟。

    胤礽列出了不少的条件以及好处,胤禟跟胤原本都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想着如何赚钱,反正康熙不亏待他们,胤礽也不敢怎么亏待他们。只是一见到胤礽的这份条约,他们也确实有些吃惊和高兴。

    一股浓厚的信任感,让胤禟跟胤两人都是十分高兴和兴奋。他们真的没有想过胤礽会如此放心将大清第一皇商交由他们全权负责,而且还表示每年若是赚到的白银只要超过一百万就可以领到分红,越多分红则越多。打着大清第一皇商的招牌,领着亲王的月俸,还有年末就能领到分红,他们的心里倒是有了许多的想法,但是唯一相同那便是努力赚钱,打造个金灿灿的房间。

    跟着胤禟时间久了,胤不少的看法和态度都与其相似,尤其是金钱观。黄白之物,有谁会嫌弃多呢?何况看着府邸全是他们喜爱的古董以及钟爱的藏品,心情怎么看怎么爽。

    胤礽过了几个月也将胤褆放了出来,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还是派了三名太医到了胤褆的府邸为他诊脉。胤褆自从在养蜂夹道出来之后,心境与之前已经浑然不同。之前他还会想很多,但是现在他真的已经没有了什么想法了。

    养蜂夹道十来如一日都是那般,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在那里待上了几年之后。原本那个意气风发,总是想着与胤礽一较高下的胤褆已经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个想要求安宁和平静的胤褆。

    胤礽既然放了胤褆出来,就不会让他如此清闲。胤褆虽然说不上有勇有谋,但是对兵部的了解还是不少。所以他打算让胤褆以及胤祐两人于福全、常宁和图哈尔一同管理兵部。原本他没有这个打算,但是看到清闲的兄弟,再看看他现在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他怎么都,没有办法开心起来。

    胤礽才不指望他的兄弟能帮到他多少,但是清闲那可是绝对不可能的。看着胤褆一直都举步维艰的做事,说起来他的内心都有不少的感触。他是相信胤褆的,胤褆是不可能有心叛变的。他知道胤褆有多么在乎康熙的感受,胤褆最希望就是让康熙见到他的努力,也最希望能够打败他这个皇帝。

    胤褆在兵部还是慢慢地开始融入到里面去了,本来已经在兵部待了这么多年,他也很清楚里面的事。同时,跟着他,胤祐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胤祐天生就有足疾,所以他一直都很不自信。

    胤祐现在却开始慢慢地有了底下,他一直的愿望就是能够成为一名将军。现在加入兵部,跟着胤褆,他也学到了不少他曾经不敢奢望学到的事。他心里那一股火焰瞬间被点燃了,而胤褆也被他的热情所震惊到。

    由于胤礽大力推行建立学堂,本来醉心于撰写书籍的胤祉也只能从中抽出时间来帮忙办差事。胤祉并不是反对胤礽,而是他十分不解,胤礽究竟想干什么。先是在京城和沿海七省开始创办学堂,不管是满汉蒙还是非大清子民,皆能上学堂,只是唯一的要求便是学成必须为大清办差至少二十年。

    本来关榕祺最开始只打算坑那些优秀人才十年,只是没有想到胤礽却那么狠直接说要二十年。二十年是个什么概念?岁月催人老,这二十年内为大清办差,那就估计不会有人离开了,只要过了那个最有野心的时期,一切都回归平静。而且要是没有办差到二十年,大清将收取五十万两白银作为学堂读书的费用。

    这一桩生意,之于胤礽来说是稳赚不赔的生意。而之于大清来说,那是留住人才的好时机。只要留住了那一帮学子,那就是留住了大清未来的栋梁。而且这学堂是三年才选一批人,所以暂时还不存在学子过多的情况。

    而较于其他兄弟来说,胤裪算是比较看起来清闲的履亲王。只是,那都是表面上而已,胤裪现在除了要负责宗人府,还要负责盯着黄河治水的账薄。黄河治水,每年大清都会投入不少的钱财,为的就是想方设法的治理好这天灾。

    只是,投入的钱财就如同打水漂一般,是有在治理,但是却达不到预期的成效。而胤裪主要的任务就是监督者,监督这些钱财的流向,配合这廉政部一同打击那些想要贪污受贿的人。

    目前,工部还是有着关榕祺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胤礽不想管太多,想到那些每日只有增多,从不曾减少过的奏章,他只能暗暗地抑郁,努力的看着那些奏折。

    大清的改革还将持续,只要一稳定下来。胤礽便打算投入钱财打造个牢不可摧的边界线,他不可能让大清沦陷,更加不可能让那些虎视眈眈的国家有可乘之机。现在,他才登基不久,一切都还在稳步向前,他目前还是求稳不求快也不求变。

    不过,胤礽很快就知道,那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作者有话要说:31号将双更完结。届时关注,想写肉但是怕被禁,有人想看肉么?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四章新政改革,新的征程

    关榕祺看着胤礽隔几日就指使他的十几个兄弟干这个干那个,心里就是不自觉的感到一阵好笑。胤礽本身就十分的忙碌,不是要批阅奏折就是要处理前朝的那点破事。看着只要有兄弟稍微休闲下来,他的心里就不怎么舒服,看到大家都在各自忙活着,他才不怎么说话。

    胤禛、胤禩和胤祥三人一早就已经习惯了胤礽的相处方法,就算他们不怎么忙碌,他们也是装作一副忙碌的模样。本来还有些庆幸的胤禟和老十都收了想要忙里偷闲的心,要偷闲也不能让胤礽发现,否则他们怎么偷着闲呢?

    而胤褆和胤祺倒是觉得忙活些好,也许是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机会吧。曾经一直碌碌无为,他们现在也想为自己的妻儿争取得到一个好的机遇。相比于其他兄弟,他们两人是里面最拼的两人。尤其是胤褆,他已经了解明白自己的处境,他也熄了想要跟胤礽争的心了。原本他还是兴致勃勃,只是被康熙关进养蜂夹道如此长的时日,他渐渐地明白了许多已经不曾想过的东西。

    看着慢慢已经步入正轨的事情,关榕祺知道胤礽大概也有不少的想法了。现在原本已经压下来周边的国家,现在却慢慢又有些蠢蠢欲动的态势。恐怕是看到大清现在正处于休养生息的时刻,而且新旧交替仍然还没有到游刃有余的地步。

    “依你看皇上的意思是?”福全难得跟着常宁一同饮茶,自从杰书去世之后,他们鲜少的坐在一起简单的聊聊天。

    “也许是再战成名吧,谁也不好说皇上究竟想如何。”常宁心里大概是猜到胤礽想要再打一战,让周边的国家都知道大清并非好欺负的国家。

    沙俄那次的征战,虽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震慑作用,但是对大清来说远远不够。大清需要改变,只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彻底,也不可能一下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交错着的朝中人脉网,胤礽现在一直都想要理顺那些关系,只是常宁知道这并非一件易事。

    现在那个亲王都一天到晚忙进忙出,看似都平静下来,其实还是暗含着不少的暗涌。尽管胤礽一一都处理了,也让兄弟们平息了争夺的心,但是隐患还是存在不少。不过,看着胤礽安排人手方面,他知道胤礽是留了一手,既让他们有权利,又钳制住他们的权利。

    “再战吗?”福全叹了一声气,他跟常宁已经不适合再像前几年那样子征战沙场了。现在大清正是那些皇孙子弟的天下了,他说道:“我们两人都已经老了。”

    “岁月催人老。”常宁的心态意外的平和,他已经没有多少遗憾了,驰骋沙场已经多年,他也看淡了许多生死之事。功名利禄之于他来说都是随身之物,而福全不如他想得那般通透。不过,也正是他们两人相辅相成,康熙乃至胤礽都不会忌惮他们两人。

    “确实。”福全想到已经驾崩的康熙,他忽然也有一种沧桑的情感,他也渐渐地老去了。正如同,现在开战,他也不可能像几年前那样披甲上阵了。常年在外征战打拼,他的身上多多少少都留着岁月的痕迹。

    常宁跟福全揣测胤礽的心思对了几分,又不全然是对。胤礽是想开战,却并非想只战一场。沙俄的战役一战成名,虽然暂时抑制了不少蠢蠢欲动的人,但是那又如何呢?大清是块香饽饽,只要能够咬上一块已经足够了。

    工部原本仍然在管的关榕祺,最近也打算将这些交由戴梓负责。说起戴梓这个人,关榕祺对他的印象不算深刻,但是认识下来却发现戴梓是个可造之材。戴梓的想法不同于平日里工部那些守成之辈,他热衷于创造和改变。

    关榕祺向胤礽举荐戴梓的时候,他愕然了一下。若是关榕祺不提,他都快遗忘了还有戴梓这么一个擅长制造兵器的人。毕竟关榕祺的存在,一直都在提醒他,关榕祺的特殊。

    戴梓跟关榕祺经常一同探讨如何改造以及升级其武器的威力,原本有不少的人嫉妒戴梓的才华,发现他跟纯亲王关系如此好,更是引来不少的嫉妒。不过,戴梓这辈子不如上辈子活得那么落魄,起码没有被陷害引来康熙的流放。

    而且康熙也不如曾经那般倚重南怀仁,他心里很明白传教士,可比不上正儿八经的大清子民。自从沙俄与大清交战开始,南怀仁一直都插不进话,有许多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不少的人都知道南怀仁非我族,他的话只需要听一半即可。

    胤礽虽然不知道为何会这样,不过他想想那样也好。当时并没有再留意了,只是现在看看,也许是改变了不少的原因吧。不知道是哪里开始改变,当时可以知道的那就是一切都是向好的方面发展。

    戴梓也没有酿成当年冤案的惨剧,工部直接交由戴梓管理也是一个不错的提议。毕竟胤礽想跟关榕祺一同好好策划,他们未来该如何改革,该如何改变现实状况。内忧仍存在,外患亦不可小觑。

    现在起码兄弟一心,对抗外敌。别的不说就是那一帮拿着月俸一丁点建议都拿不出手的大臣,还有那些挖着民脂民膏以及大清国库的贪官污吏,已经足够整顿好几年的时间。胤禛与胤祥只有两人,真的要整顿整个大清上上下下的贪官污吏,起码不下十几二十年。各个地方都有着不少的贪官污吏,即使如此大力度的惩处和整治,还是有不少不怕死的人。

    看着那一堆堆的奏折,胤礽心里有着说不出的烦心。

    过几日又是封后的仪式,想想胤礽心里有些不高兴。这个皇后虽然他已经有意思立李佳氏,只是被朝中那些大臣联名上奏,奏请他立后。说真的他怎么都觉得有些恶心,立不立后应该是他下定主意才是。

    反正立后又如何呢?短期内他绝对不会丰盈后宫,也不会去后宫。看着那些千姿百态的女人,他还不如空下那些时间多看看奏折想想如何办差事。

    关榕祺卸下了工部的事务,倒是成为了不少人的焦点。在京城里,他可以说是炙手可热的新秀,不少的人都希望能够巴结得到他。胤礽跟康熙对他都是称赞过好几次,再加上胤礽登基之后加官封爵也有他的份,直接将世子封为了亲王。

    胤礽看着外面的景色,又是一年了。

    “怎么如此感春伤秋?一点都不像你。”关榕祺笑了笑说道。

    “你又如何知道我内心的想法呢?”胤礽嗤笑了一下看着关榕祺,他确实不是感春伤秋,他只是有些感叹而已。岁月是一场博弈,也是一场豪赌,只要能够将身上的筹码压在对的地方,得到的回报自然而然就多了。

    关榕祺没有说什么,问道:“打算什么时候召集大臣商议?”

    “这几日吧!”胤礽知道关榕祺刚刚只不过是调侃他而已,时至今日,他们两人已经无需要说太多的话语便已经知道彼此的想法。

    这么多年了,关榕祺跟胤礽彼此已经累积了足够多的互相信任。他们虽然不全然是所有的看法相似,但是大前提仍然是高度的吻合。满汉蒙一家亲,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关榕祺想为汉人谋福利,胤礽何尝不是想为满人谋福利,有时候他们会为了这些而争吵起来。

    关榕祺想了想说道:“这次让我出征吧。我也想好好有一番作为,也不枉我来到大清这么多年。”

    “好。”

    自从那次跟着出征之后,关榕祺一直都很想再一次驰骋沙场。胤礽已经想好了派什么上战场,除了关榕祺之外,他还打算抽派胤祐以及胤祥出征。那些藩属国,一直都蠢蠢欲动,也许派些兵力镇压着比起说再多调解再多也来得实际。

    在英吉利以及法兰西的教唆之下,有几个藩属国已经开始有了些许动作。而沙俄仍旧因为那次的割地赔款正处于休养生息之中,他们不打算掺合进来。若是又一次出现什么大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现在他们唯一看重的就是好好整顿国内。

    胤礽召集了朝中的有能力而且又不惧怕说实话的大臣,还有那些在京城的将领,共同商议如何压制英吉利以及法兰西。英吉利在这几年内虽然看不出有什么大动作,但是小动作仍然不少,尤其是在大清禁止了福寿膏之后,尤其明显。

    法兰西虽然不如英吉利的动作那般多,但是还是能看出他么对大清的虎视眈眈,再加上那些发展潜力不错的国家,想想西方的那些国家联合起来,鼓动那些藩属国,那是一件多


    废太子的重生路 第20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