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5节(1/3)
作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傻子,傻子,你还不快回家看看,你奶奶快不行了……”院子外面传来一阵大喊声。
傻子手里的半个筐子“砰”的一下掉在了地上,有些不知所措的看向大壮。
大壮愣了一下,脑海中出现了一个精明的小老太太的形象,过年的时候看着不是还很精神吗,怎么就不行了……
“我陪你去回去看一下。”大壮放下手中的活计,平静的说道。
快速的交代了二壮和大妞儿几句,大壮和傻子匆匆的朝吴地主家跑去。
吴家老太太是今天早上才出的事,老太太是个闲不住的,一大早就去已经种上麦子的田地里转悠,一不小心在田头摔了一跤,当时四周又没有其他的人,直到吴家的长工下地干活时才发现了躺在冷冰冰的田沟里的老太太,赶紧叫人过来,把老太太抬回来后,还来不及去镇子上找大夫就不行了。
大壮和傻子到的时候,屋子里挤满了人,牛大夫也在,拿了几片珍藏的人参出来,给老太太吊着一口气。
“傻子……”
“阿大回来了……”
“老太太……”
人群中发出一阵“嗡嗡”声,然后自动的让出一条路,大壮叹了一口气,牵着傻子走了进去。
老太太看到傻子和大壮,眼睛微微一亮,嘴里发出含糊的说话声。
“我知道你的意思,老婆子,你别急。”坐在床边的吴老太爷低声说道。
老太太又发出“呜呜”的几声,眼珠朝四周慢慢的转了一圈。
“阿大,过来,让你奶奶看你一下!”吴老太爷朝傻子轻声说道。
大壮推了傻子一把,傻子一个踉跄,双腿一软,跪在了床前。
老太太的眼珠转了下来,下巴微微的点了两下,嘴里又呼噜了几下。
“大壮,你也过来一下!”吴老太爷了然的点点头,让大壮也上前。
大壮压下心里的不解,大步上前,挨着傻子跪在老太太床前。
老太太吃力的抬起手,拉着傻子的手慢慢的放在大壮的手背上。
“娘,您这是……”和傻子的父亲一起站在最前面的傻子他娘惊呼了半句。
吴老太爷抬头,扫了大儿媳妇一眼,那冰冷的目光硬生生的压下了大儿媳妇后面的话。
“您放心,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教阿大的,阿大以后与常人决不会有什么不同!”大壮握住傻子有些发颤的手,看着老太太的眼睛坚决的说道。
老太太满意的抿了抿嘴,转眼看向吴老太爷。
“你说你急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一个老婆子好好的在家想想清福不就行了!”吴老太爷伤感的说道。
老太太艰难的抽了抽嘴角,似乎想笑,但僵硬的脸部肌肉让那个笑容看上去十分诡异。
“你们都过来!”吴老太爷对守在一旁的几个儿子说道,又接着对挤在屋子里的同村人喊道:“今儿请在场的大家伙儿都做个见证,当初老婆子嫁与我老头子的时候,也是有一份嫁妆的,有五亩上好的旱地,五亩水田,十亩中等的田地,照老婆子的意思,这二十亩地,老婆子心疼阿大,怕以后阿大过不下去,分两亩中等的地、两亩水田给阿大,拿两亩好地给大壮,剩下的到时候你们三兄弟平分,这样你们都明白了没!”
大壮皱了皱眉头,这下麻烦了!
有两个女人听了,脸上立马露出明显不满的神色,上身微微前倾,张嘴就要嚷嚷什么,被身边的两个男人及时拉住了。
老太太眼中溢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喉咙里发出一阵轻微的“咕噜”声,双眼慢慢的合上。
“娘!”
“奶奶!”
大壮拉着傻子让开地方,一群人立即扑过来,哭天抢地的大嚎起来。
吴老太太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吴家三兄弟早就把老太太的身后事安排好了,所以尽管老太太走的比较突然,下葬的事儿也很快就有条不紊的展开了。
大壮只尽了一个同村人的仪,与大家一起,在老太太下葬前去烧了几张纸钱,磕了三个头。
“大壮、收着。”老太太的葬礼过了以后,傻子拿着几张纸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塞到了大壮手里,又飞也似地跑了回去。
“喂,阿大……”大壮叫了一声,傻子已经跑得没影儿了。
大壮低头看了看手上的几张纸,是地契,包括当初吴老太爷说的给自己和傻子的所有田地。
“大壮,吴地主让你过去一趟!”不一会儿,院子外面传来一阵叫声。
“唉……”大壮皱着眉头长叹了一口气,转身进屋带上了那两亩好地的地契,跟着吴地主家的长工快步走了过去。
果然还是为了吴老太太给大壮的两亩地的事儿,吴家的三个媳妇子大概是趁着吴老太爷不在就发难了。
“娘要把地平分给咱们三兄弟,这我没话好说,可是大壮一个外人,他凭什么?”阿大的娘愤愤的说道。
“我说大嫂,你也别光想着说别人,可都是娘的孙子,就你们家傻子得了好几亩地,这也说不过去吧!”最年轻的那个女人嗤笑着说道。
“爹不是说了吗,那时娘疼我们家阿大,为阿大以后着想……”阿大的娘急切的说道。
……
大壮摇了摇头,把那两亩好地的地契拿出来扬了扬,提高声音说道:“我知道你们的意思,这两亩地本来也不是我该得的,这里是地契。”
三个女人同时惊喜的看向大壮,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贪婪。
“不过,这个怎么也是吴老太太的一番心意,也不能就这样白白辜负了,我可以把这两亩地还给你们,但是你们要用河边的那四亩多的洼地换!”大壮抓着那张地契说道。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都看到了疑惑与不解。
河边的那块洼地原本就是吴地主家的,是当初准备置办水田的时候得来的,那时候在河边低价买了一大块荒地,都改造成了水田,那四亩多地是最低洼的地方,雨水稍微大一点儿就积水,而且由于处的地势比较低,经常一场雨后就淹没了稻秧,或者稻子已经要收割了,那地里还有满满的水,排也排不出去,种了两年,就放弃了,那四亩多地也不能种其他的作物,就一直荒在哪儿,单就种地而言,那四亩地简直什么价值也没有!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阿大的娘不放心的说道。
“恩,你们放心,用那个地契来换就是!”大壮不耐烦的说道。
三个女人小声的嘀咕了几句,叫了阿大的父亲拿了地契过来,现在吴老太爷还在世,所以吴家三兄弟没有分家,都住在一起,田地等财产都是放在一起的。
阿大的父亲欲言又止的看了一眼,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
“我的这份可以这样给你们,但是阿大的那份……”大壮说着冷冷的看了屋子的几个人一眼,高声说道:“你们谁别想去打什么鬼主意!”
趁着一屋子的人怔住的时候,大壮快步离开了吴地主家。
“好了,没事了,这几天你先好好给吴奶奶守孝,老人家是真心为你好,什么也不用担心,等过了头四十九天,就可以去找我玩儿了……”在院子里,大壮一边帮傻子整理了一下衣服,一边柔声对傻子说道。
“嗯!”傻子重重的点了点头,只觉得这些天来的担忧都消失了,心头松松的。
25、棉花!! ...
第二十五章棉花!!
“阿大,帮我把那个筐子拿过来!”大壮整理着晒好的棉花头也不抬的说道。
等了半晌,也没见动静,,大壮疑惑的回头看了一眼,并没有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嗨,阿大没来呀……”大壮苦笑着摇了摇头,这是第几次来着,这一年来,傻子几乎就像影子一样,什么时候跟在自己身后,自己也早就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傻子这个帮手的存在……
大壮种了两亩地的棉花,收成还不错,至少在这里的人看来是相当好了,大壮仔细观察后,惊奇的发现,这里的人种棉花居然是没有掐除顶芽和多余的侧枝这一步骤的,所以尽管大家都十分勤劳的照料田地,捉虫锄草施肥浇水样样到位,但是棉花的产量却极低,不过由于棉花的需求量并不大,所以就算产量不高,价格也还是偏低,因而大多数人并不怎么愿意种植棉花。
棉花收起来后是极占地方的,运到镇子上卖也是一件麻烦的事儿,大壮最近都在为这一大堆棉花烦恼。
“大壮,大壮,在家吗?”
“三伯母,您来了,有什么事?啊,先进来坐!”大壮满脸堆笑一边快速的打开院子门,一边说道。
站在院子门外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大壮虽然叫他伯母,不过并没有什么亲缘关系,不过是因为和她男人都姓王罢了,当然祖上肯定是亲戚就是了,因为这里的人都是世世代代都居住在此地的,就算碰到了什么天灾人祸逃亡了出去,等灾难平息后,也会尽量返回原来的居住地。
“呵呵,二壮、大妞儿你们都在家呀!”中年妇女高声跟几个小的打着招呼。
“三伯母好!”
“三伯母……”
……
大壮倒了一杯热水,又端了一碟子盐炒干馒头片出来:“三伯母您尝尝这个,是我们自己做的。”
那中年妇女笑着应了,毫不客气的抓了一片“咯嘣咯嘣”的吃起来。
“大壮啊,三伯母看你们收了不少棉花,今儿来呢,是想找你买些回去做两床棉被。”那妇女吃的差不多了,才拍拍手说出了来意。
大壮心里一喜,对呀,怎么就没想到这个,村子里肯定有不少人家要用到棉花的,何不干脆把棉花散买给村子里的人算了……
“好呀,镇子上像我们这样的上好的棉花大约是三文钱一斤,三伯母要的话,五文钱两斤给您就是!”大壮笑着说道。
“呵呵,那好呀,给三伯母拿三十斤,多出来的给你几个哥哥做件棉袄子。”中年妇女爽快的数了七十五文钱出来。
家里原来就有一竿秤,大壮前些日子闲来无事的时候,找出来称了一下收回来的粮食,想粗略的估计出今年的收成,所以现在卖棉花倒也便利。
“好了,三伯母您看秤!”大壮把秤杆子让出来。
那妇女接过来看了,吊着秤砣的线介于三十斤到三十一斤之间,也就是说有三十斤多一点儿了。
“呵呵,大壮称好了还有什么看的……”那妇女发出一阵愉悦的笑声,虽然已经看了,嘴里还客套着。
大壮抿着嘴笑了笑,没有接话。
送这个三伯母出门的时候,大壮故意交代道:“您可千万不要把这价说给别人听了,我们以后卖别人可没这价的……”
“这个三伯母自然晓得,好了,你进去忙你的吧……”那妇女乐呵呵的说道,满脸掩也掩不住的笑容。
三十斤棉花这是带籽时的重量,做棉被或者棉衣的时候,还要把籽脱出来,当然也有人事直接打碎了掺在里面的,不过这样做出来的棉被重了许多不说,却并没有更暖和,脱籽后就没剩下多少了,不过这里冬天都是烧炕的,棉被也并不需要太大。
为了让大家都知道自家要在村子里卖棉花,大壮还特意在那些媳妇子聚在一起八卦的时候过去说了几遍,这样效果是明显可见的,没几天连附近村子也知道大壮要卖棉花。
“大妞儿,你想不想学做衣服?”这几天接待多了买棉花的媳妇子,大壮想到了自家的几个小姑娘,大妞儿今年已经五岁多了,二妞儿也快四岁了,按照这里的习惯,都可以开始接触针线活儿了,不过大壮自付自己是没这本事教了,虽然普通的缝缝补补是没问题的,但是要说道做衣服或者绣花这些,就完全不懂了。
“恩,可是大哥,我们家……”大妞儿虽然给了肯定的答复,但小姑娘却晓得照家里的情况看,即使自己想学也没办法。
“大妞儿,这个你不用担心,你想学就成,剩下的交给大哥就是。”大壮温和的对眼前这个懂事的小姑娘做了保证。
交代了二壮看家,大壮拿了一百文钱、十几个鸡蛋、前几天刚捕回来的七八条鱼,招呼大妞儿一起提了,准备去拜访王寡妇。
“二壮,把你那火爆脾气收一收,知道吗!乡里乡亲的,都是认识的人,多给别人一把棉花也没什么,不要太在意这些小零头……”大壮不放心的又叮嘱了二壮一边。
前几天,大壮去地里看了看麦子,让二壮在家守着,结果就这么一会儿就与邻村一个来买棉花的大妈吵了起来,其实也没什么,二壮给的秤是足的,不过只恰好达到斤两罢了,那大妈想多抓一把,二壮死活不肯,两人就为了这个,一直吵到了大壮从地里回来。
“好了,你们快去吧,我知道了!”二壮一边逗着双胞胎,一边说道。
大壮卖棉花也并不是非要用钱不可,还可以用稻子换,不过其它粮食大壮就不要了。
“王婶婶,囡囡,你们在家吗?”大壮站在篱笆外面喊道。
“大壮哥哥,大妞儿姐姐,你们来了,快进来!”囡囡高兴的跑过来打开了篱笆门。
“大壮,大妞儿,进来坐!”王寡妇也迎了出来,笑着招呼道。
“王婶婶,我们今天来是想求您件事儿!”大壮认真说道。
“哎,什么求不求的,能帮上忙一定帮忙!”王寡妇赶紧说道。
“王婶婶,我们家的情况您也知道,大妞儿过完年就六岁了,我想请您教教大妞儿针线活儿,可以吗?”大壮诚恳的问道。
王寡妇看了一眼已经高高兴兴的跟大妞儿玩到一块儿的小女儿:“没问题,不过我那手家传的云绣是要传给囡囡的,大妞儿可以在一旁看,但我不会教她,其他的就没什么了。”
“恩,这样就很好了,只要大妞儿会些基本的针线活儿就可以了,谢谢王婶婶!”大壮了然的点点头,把手里的东西放在桌上:“这几条鱼是我们自己捉的,您拿去尝尝鲜,还有这些……”
“不用了,不用了,我教囡囡一个人也是教,教大妞儿和囡囡两个人也是教……”王寡妇推辞道。
“王婶婶,您就收下吧,要不然我也不好意思让大妞儿过来烦您,以后怎么说您也算是大妞儿的师傅了,没有什么正式的拜师过程,这点儿东西,您一定要收下!”大壮坚决的说道。
“你这孩子呀,真是长了一张厉害的嘴巴,还什么师傅不师傅……”王寡妇笑着打趣了大壮几句,还是收下了钱和东西。
“那以后大妞儿就麻烦您了,大妞儿每天吃过中饭以后过来跟您学一个时辰,这样不耽误您的事吧?”
“恩,可以,婶婶什么时间都可以,明天就让大妞儿过来吧。”王寡妇爽快的说道。
“好的,谢谢王婶婶,那我们先回去了!”大壮高兴的说道。
“大壮,家里没什么事的话,让大妞儿在这儿跟囡囡玩一会儿吧!”王寡妇听见自家女儿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开口留着大妞儿。
“没问题,大妞儿,哥哥先回去了!”大壮对大妞儿还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5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