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2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2节(2/3)

作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的东西。

    大壮跟上次一样,用一个大的背篓子,背着鸡蛋和编的小筐儿,二壮牵着二妞儿兴奋的跟大伯家的三儿并其他几个同龄的小伙伴说笑着。

    根据编的时候费的时间不同,大壮把各种筐子定了两个铜板到六七个铜板不等的价格,二壮带着二妞儿在旁边兴致勃勃的帮忙卖鸡蛋。

    临近过年,集市上人流更多了,而且这时候大家大多舍得花几个铜板买些平日里不一定舍得东西,就像大壮卖的那种用来装了水果或点心摆在桌上的浅盘筐子。

    远处一个八九岁大的小孩子,愤愤的挤进了集市,也不管周围人的咒骂,一味的朝里面猛冲,一不小心绊在大壮摆在最前面的一个筐子上,脸朝下摔在了地上。

    正在逗二妞儿的大壮吃惊的看过去,集市上人很多,大家都随着人流慢慢的走,如果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儿,不大可能会踩到旁边的摊子上,而况,大壮的东西摆的并不靠前。

    那小孩儿本来就在气头上,爬起来的时候,用手背抹了一下磕肿的嘴角,怒气冲冲的回身,在那个竹筐子上狠踩了几脚,嘴里不清不楚的咒骂着。

    大壮还没反应过来,比那孩子矮了不止一头的二壮“腾”的一下站起来,上前用力推了那孩子一把,大声嚷嚷道:“走开,你做什么……”

    那孩子被推了一个踉跄,反手给了二壮一下,转身就准备走。

    二壮不依的拽住那孩子叫道:“那踩坏了我大哥编的竹筐儿就想跑,没门!”

    那孩子一甩袖子,从兜里摸出一小把铜板丢在二壮身上,话也不说,一脚踢飞了挡在前面的筐子,几步跑的没影了。

    二壮气哼哼的坐了回去,也用脚踢了一下地面,大声冲着那孩子离去的方向说道:“什么意思,自己踩坏了东西……”

    大壮走过去,把地上的铜板都捡了起来,数了数,有十一个,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竹筐儿的价格,那个被踢开的筐子,大壮也捡了回了,被踩得有些松松垮垮变形了,不过稍微修整一下,也还可以用。

    大壮回头看了一眼还在生气的二壮,走过去摸了一下二壮的头说道:“那个人是有不对,你这样就是正确的?”

    二壮不高兴的抬头看着自家大哥。

    “那个人摔了一跤,肯定心里不舒服,踩了我们的东西出气,这是他做的不对,但是你却不该去推搡他,这里人这么多,把他推倒了被其他人不小心踩伤怎么办?”

    二壮低声说道:“大哥编筐子很辛苦……”

    大壮“嗯”了一声,继续说道:“你可以先跟他理论的,而且现在,别人已经赔了远多出一个筐子价格的钱给我们,说明那人也知道自己不对。”

    二壮还是不高兴的嘀咕道:“他都没有道歉……”

    大壮愣了一下,有些无奈的在心里暗道:这个孩子呀!

    “也许别人有什么急事也说不定,总之,男子汉不要这么斤斤计较,况且,想在这世上……”后面的话,大壮没有说出来。

    二壮也不知道有没有明白自家大哥的意思,反正是应了下来。

    大壮卖完了东西,买了几串鞭炮给二壮回家过年的时候放,二壮马上就高兴起来,刚刚的那点儿小插曲一下子就抛到了脑后,给二妞儿买了一个油炸的甜面果子,二妞儿也乐得什么似地。

    大壮笑眯眯的看着兴高采烈的二壮和二妞儿,这才是小孩呀!!

    作者有话要说:啊 已经过十二点了 这一章算昨天的 明天还有一章 额

    11、过年前!!(下) ...

    第十一章过年前!!(下)

    这次的筐子卖了有一百多个铜板,再加上卖鸡蛋的钱,总共得了两百零七个铜板,大壮咬牙花了一百八十个铜板置办了过年要用的东西,其中最大的花销就是卖了一匹有小碎花的黄色布和一匹深蓝色的布并些去了籽的棉花,这个是准备给大家做一身新衣服的,村子了有两位死了丈夫的妇人,平日里就靠做些针线活儿为生,村子里的媳妇子们忙不过来的时候,会付几个钱或拿些东西过去,让她们帮忙做做衣服什么的,久而久之,大家也就形成了习惯,有做不完的针线活儿就找她们,大壮这次就是打算请她们其中的一位帮帮忙的。

    要过年了,虽然家里只有几个小孩子,但该做的事儿还是一样不能少,大扫除啦、准备各种吃食啦……

    腊月二十八的这天,大壮收拾好厨房后,又坐下来继续编筐子,这些是准备来年开春卖了,换种子回来的。

    “大哥哥,二壮,你们在家吗?”

    大壮听出是大伯家的三小子的声音,让大妞儿去打开了院子门。

    “大妞儿妹妹,我来叫你们到三哥家吃团年饭!”三儿站在院子门口大声嚷嚷道。

    大妞儿小小的欢呼了一声,转身跑进院子对大壮喊道:“大哥,大哥,今天要去大伯家吃团圆饭了呢!”

    大伯家的三儿喊大壮为大哥哥,大妞儿她们为大妹妹、二妹妹、三妹妹,唯独喊更他年龄差不多的二壮是叫的名字。

    大壮这才想起来,这具身体的父亲和母亲还没有出事的时候,每年过年前都要到大伯家吃一次饭,再回请一次,两家人算是团年。

    大壮应了一声,收拾了东西,把房门和院子门都关好,带着一群小孩子说说笑笑的朝大伯家走去。

    到了大伯家,大堂姐已经在摆放碗筷了,见大壮他们来了,擦了擦手上前接过大壮手里的三壮,招呼他们围着桌子先坐下来。

    大伯母今日倒还十分热情,端了菜上来,连声让大壮他们吃。

    大壮看了一下,主菜是一大盆猪肉炖白菜,旁边摆着六七个冬日里有的蔬菜或菜干,外加一碟子花生米,这就是这个农家能做出来的比较丰盛的菜了。

    平日里,大家请客或一起吃饭,女人和小孩子是不能上桌子的,不过今天是吃团圆饭,而且都是自家亲戚,就不讲那些礼数,两家人都围着桌子坐了。

    也许是人多的缘故,大壮觉得那些菜的味道实在不怎样,二壮他们和大伯家的孩子,包括大伯、大伯母都吃的十分欢。

    大壮抱着四壮,大堂姐帮忙抱着三壮,大妞儿一边自己吃一边照看一下三妞儿,二壮、二妞儿早就跟大伯家的几个孩子玩到了一起,几个小家伙嘻嘻哈哈的争抢着吃饭。

    下午,大壮让二壮、大妞儿、二妞儿三人留在大伯家玩,自己带着三妞儿和双胞胎回去,安置他们睡午觉,偷空继续编筐子,在心里计划着明天也给烧一顿回请大伯家。

    二壮他们的新衣服已经交给村头的王寡妇做了,说来王寡妇跟这句身体还是沾亲带故的,王寡妇的男人跟大壮的大伯和父亲是出了五服的亲戚,两家平时没有大事并不走动,后来王寡妇的男人在山上摔死了,就留了王寡妇她们母女两个,没有了当家男人,就走动的更少了。

    下午的时候,王寡妇带着小女儿送了衣服过来,大大小小五件新棉衣,还给二壮和大妞儿三姐妹各做了一条裤子。

    王寡妇唯一的女儿取名叫王囡囡,她平日里把小女儿管得严,很少让她出门,今天因为快过年了,而且去的也算是亲戚家,便带了女儿出来透透气。

    大壮热情的请了母女俩进院子坐,让三妞儿与囡囡玩过家家,三妞儿过家家的东西是大壮花了心思专门帮她找到的,锅碗瓢盆什么都有,用一个小筐子装的整整齐齐的,虽然只是些石头、瓦片、木块而什么的,在一岁多的三妞儿心中就是最好的东西了,每天自己提着小筐子,蹲在院子的角落里,可以玩上小半天。

    囡囡今年也才四岁,平日里在家中憋得慌,这会儿早就跟三妞儿玩到一块儿去了,两个小姑娘蹲在角落里,一边挖沙,一边小声嘀嘀咕咕着。

    大壮摸了一下王寡妇送来的新棉袄,里面填的全是棉花,十分厚实,王寡妇还用剩下的边角布料做了好几双袜子。

    从这具身体原来的记忆里,大壮知道,这里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有人种棉花了,不过却很少有人织棉布,穷人家嫌棉布不经穿、不好洗,而且价格也没有粗麻布便宜,富人家又觉得绸缎更光鲜亮丽,再加上其他各种原因,造成了棉布的滞销,不过大家同时也发现,棉花经过少量的加工以后,填充在衣服和被子里,十分保暖,而且加工步骤少了,成本也就降了下来,因而也还是有许多适合种棉花的地方的农民愿意种一些。

    大壮没有见过老式的织布机,也不知道织布机的原理,虽然清楚这里棉布的现状,也从来没有产生过什么凭一己之力,改造一下织布机,来改变棉布市场,这根本不是技术问题,古人的智慧是不可小觑的,一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形成的意识是很难被改变的。

    大壮与王寡妇拉了会儿家常,王寡妇就要道别回家,但囡囡玩的正在兴头上,王寡妇又舍不得硬拉了小女儿回家。

    看出王寡妇的为难,大壮笑着说道:“王婶婶,让囡囡在这儿玩会儿吧,等一下我让二壮他们送囡囡回去!”

    王寡妇还是有些犹豫。

    大壮知道王寡妇青年守寡,带着一个小女儿过活,名声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才连小姑娘出来玩会儿都这么在乎。

    “王婶婶,您回去忙你的吧,囡囡不过就是在亲戚家玩了一会子,没事儿的!”大壮劝说道。

    王寡妇心里舍不得好不容易才玩的尽兴一会的小女儿,勉强答应了大壮,心里打定主意,在天黑之前,自己抽空过来接女儿……

    12、傻子(上)!! ...

    第十二章傻子(上)!!

    一直到晚上,二壮和大妞儿、二妞儿都没有回来,王寡妇到底是自己过来接了女儿回去,却是大伯家的三儿过来招呼了一声,说是二壮他们留在他家吃晚饭了。

    大壮知晓了以后,随即简单的烧了一点儿面汤,对付了晚饭。

    双胞胎前两天开始就没有去找李家媳妇和孙家媳妇吃奶水了,到底是快过年了,每天去别人家里也不是个事儿,只李家的媳妇有时碰到了,不拘哪一个,还会喂一次。

    晚上,二壮他们回来后,大壮特特交代他们明天要在家给自己打下手,好烧团年饭。

    二壮和大妞儿、二妞儿当即就高兴的欢呼起来,这几个月以来,他们早就晓得了自家大哥的手艺,正经做起饭来,那真是叫人连舌头都想吞下去。

    二壮约莫是太高兴了,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去大伯家打了招呼,让他们知道自家今年也会烧团年饭,引得大伯家的老三带着老五早上就跟着过来玩。

    大壮没办法,把双胞胎也抱到院子里,让二壮一边照看双胞胎和三妞儿,一边陪大伯家的两个孩子玩,大妞儿则在厨房给自己打打下手。

    照旧是煮了骨头汤,不过这次里面放了许多肉,反正也不拘肥的瘦的,自梁下取下来,切了就同白萝卜一起丢到煮好的汤了,因人太多,要在堂屋的大方桌上吃饭,也不能放在炉子上煮火锅,大壮打算到时候也用大盆子把它盛起来。

    主菜就是骨头汤了,然后是一大盘炒豆芽,其它便也是冬日里常见的菜干等了,这些菜干还是大壮用编的筐子,东家换一点儿,西家买一点儿才有的。

    骨头和萝卜在锅里煮着,其它菜也收拾的差不多了,只等下锅炒。

    “傻子、傻子……”

    外面传来二壮和三儿的叫喊声。

    大壮擦了一下手,嘱咐大妞儿看着炤上,自己朝外面走去。

    院子门口,一个脏兮兮的小孩儿蹲在地上,一边流口水,一边从篱笆缝里朝里面看,二壮和三儿正一边叫着,一边捡了小石头什么的朝那人身上扔。

    大壮的脸色沉了下来,虽然二壮和三儿不见得有多恶意的去用石头砸人,估计也只是想将那孩子赶走罢了,不过那行径本身就是极可恶的了。

    那傻子大壮也知道,说来还算是地主家的孩子,附近几个村子都不大,说是地主,其实也就是田地多一点儿,地主家里也没有什么奴婢仆人的,就是农忙的时候会雇些人帮忙,平日里也有那么几个固定的长工,那地主本身也是要下地的。这傻子是柳树村里地最多的一户吴姓人家的孩子,还是长子,想当初生下来的时候,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只随着那孩子渐渐的长大,到两三岁的时候,就瞧出了问题,吴家的老太太为了这事儿,没少指桑骂槐的,后来吴家媳妇又接连生了四个健健康康的儿子并一个女儿才好了些,只吴家媳妇自此就对大儿子没个好脸色,导致那孩子越发的比常人不如,至今已有七岁多了,连话都说不利索,也没个正经名字,村里的人都“傻子、傻子”的乱叫。

    还不等大壮开口呵斥,也不知是二壮还是大伯家的三儿,捡了一块大些的石子扔了过去,恰好砸在那孩子的头上,那孩子闷声叫了一下,用手捂住了额头,再抬头时就看见有血从指缝里流出来。

    二壮和三儿也都愣住了,直直的看着那傻子。

    大壮急忙走过去,打开院子门,拉了那傻子进来,一边查看伤口,一边问道:“觉得怎么样?头晕不晕?”

    转头见二壮和三儿还愣在一旁,气得大声叫道:“还站在那里做什么,去厨房舀一盆热水过来!”

    二壮应了一声,慌慌张张的泡了过去。

    三儿也赶紧跟着进了厨房。

    大壮拉开傻子的手看了一下,还好只是破了块皮。

    等二壮端了热水过来,大壮拿着帕子沾了热水,小心的把伤口周围的泥土擦了去,又见傻子脸上和手上脏的不像样,还生了许多冻疮,一时心生怜悯,帮他把脸擦了,又把他的手按在盆子里洗干净。

    那傻子乐呵呵的,嘴里发出一个单字:“吃、吃……”

    说罢,傻子的肚子里应时的响了一阵。

    大壮放下帕子,这孩子大概是因为娥狠了,又闻着自家骨头汤的香味儿了,才巴巴的蹲在院子门口的。

    “跟我来罢!”大壮端着半盆子污黑的水说道。

    那傻子也不晓得说话,大壮让跟着就一步不离的跟在大壮身后,大壮绕了半个院子去倒了水,那傻子也跟着绕了半个院子,大壮进厨房,那傻子也跟着进了厨房……

    大壮有些无奈的搬了一个小凳子放在炉子旁边“过来坐着!”

    那傻子被大壮按着才坐下来,大壮拿了一个大碗盛了一碗萝卜搁在炉子边上,让那傻子自己吃。

    等大壮再回头时就发现,那傻子居然连筷子也不会用,用两只手抓了筷子在碗里戳,戳到一个吃一个,还吃的满脸都是,掉到了地上竟然还趴在地上捡了起来就吃。

    大壮皱起了眉头,走过去握住傻子的手,硬掰着他的右手指头,让他用正确的方式握住筷子。

    傻子身上有一股怪味,想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洗澡了,看着块头儿大,其实只是因为有一副大骨架,身上几乎摸不到肉,手上生满了大大小小的冻疮,好些都破了皮,留着黄水。

    大壮看傻子的行为举止,虽然迟钝了些,但并不像那些智障儿童一般,心下一动,也搬了一个小凳子过来坐下,一边教傻子用筷子,一边问了几个简单的现代儿童智力测验的问题,傻子除了有时候说话说得不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2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