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传]问鼎 第24节(1/4)
作品:《[大唐双龙传]问鼎》
寇仲嘟囔了一声“欲盖弥彰”,便示意跋锋寒接着说故事。
在摆脱了婠婠的追踪后,徐子陵和跋锋寒干脆就带着面具入了川,以免再被麻烦沾上。谁知道这回的麻烦正是由面具带来的——徐子陵选的那个老人面具的身份恰好就是“霸刀”岳山,在他被老熟人“认出来”以后,便牵扯上了席应,然后又辗转结识了石青璇。
因为石青璇的母亲碧秀心曾与岳山颇有交情,所以她早就知道岳山已过世多年了。又因为岳山临终前的心愿就是杀席应为家人报仇,是以石青璇干脆就把这件事托付给了“假岳山”徐子陵,更为此将岳山遗留下来的“霸刀刀诀”和“换日大法”全都传给了徐子陵。
“啧,她拜托你、你就答应了,说你没动心我都不信哩。”寇仲“嘿嘿”地笑了,“陵少我看你这次还能怎么反驳?”
“那是因为我戴着岳山的面具,本来就被席应盯上了,问题在于我根本打不过那魔头,眼看就要完蛋了……”徐子陵理所应当地说:“结果恰好碰上石青璇,她请我去对付我本来就必须对付的席应,为此不但送我岳山遗卷,还介绍了个老和尚来教了我九字真言印诀,这样的好事我没理由不答应啊。”
寇仲酸溜溜地说:“那还不是因为人家看中了你,不然她怎么不把岳山遗卷送给老跋,再介绍老和尚去教老跋武功哩?”
跋锋寒大力点头笑道:“我也觉得少帅说得对,其实我都很羡慕子陵呢,早知道会有这样的好事,当初我应该抢着去戴那个岳山面具才对……”
听到这里,寇仲忽然心念一闪,忙问徐子陵:“岳山的遗愿只涉及到杀席应吗?你没答应那妞儿其它什么事吧?”
“仲少是在担心我呢、还是在担心你们的爹?”徐子陵拍了拍寇仲的肩膀,一脸了然地轻笑道:“放心吧,席应曾以卑鄙手段杀害了岳山的妻儿,所以才会成为岳山至死也放不下的大仇人;而宋阀主当年和岳山是公平决战,双方都是光明磊落,所以并无仇怨,我也不会想去吃一记天刀尝尝味道的。”
寇仲这才大松口气,一直在默默收集信息的宋师道忽而开口说道:“小陵可否把岳山遗卷内的换日大法告知于我呢?”他说得很直接,反正他们兄弟之间本来就没必要拐弯抹角。
徐子陵颔首笑道:“我就知道二哥你才是最识货的,岳山未练成换日大法就含恨而终,致使此法声名不显。事实上换日大法的奥秘在于循序渐进地把生命的潜力发挥出来,与天地合一、夺天地之造化,实在是一门秘不可测的神妙功夫。而更重要的是,这门功夫同样要求‘破而后立,败而后成’,正合适你现在修炼。”他直接把整本岳山遗卷交给宋师道,又说:“里面还有一套霸刀刀诀,虽然岳山曾败于令尊手下,但我看那刀法专走偏锋、狠辣无伦,还算有些意思,你们也可参考看看。”
宋师道将岳山遗卷仔细收好,微笑道:“既然陵少爷如此大方,不如我也说些趣事给你们分享下。”
“难道是仲少爷在岭南的趣事?”徐子陵眼睛一亮,顿时兴致大起。
“喂喂!”寇仲连忙拽了拽宋师道,说:“不许出卖我啊二哥!”
“放心吧少帅,我怎敢呢?这里可是你的地盘。”宋师道哈哈一笑,接着说道:“其实是关于岳山和魔门的一些秘事,小陵你此番招惹上这些麻烦,还是知道得多一些比较好。”
徐子陵忙洗耳恭听,然宋师道又说:“不过在那之前,我要先问一句,小陵你是不是还卷入到侯希白和杨虚彦的师兄弟争端里去了?”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二哥,”徐子陵苦笑道:“虽然侯兄一开始对我们不算友善,但后来已有所改善,且无论如何他总比杨虚彦要好沟通,所以……”
“何止是有所改善呢,”跋锋寒失笑道:“上次侯希白还说要把子陵画到他的美人扇上……”不等他说完,徐子陵已无比尴尬地打断之,说:“玩笑话你还当真?他的美人扇上画的都是女人……”
“啊哈!”寇仲乐不可支,大笑道:“那不正说明我们的陵少爷魅力无穷?专画美女的多情公子都被你的风采所折服了!说来也是,陵少爷你可比那小白脸扇子上的群芳们都要美呢,他的眼光总算正常了一次。”
徐子陵哭笑不得,只能转向宋师道,说:“二哥你还是赶紧说说魔门秘事吧。”
宋师道笑叹道:“只怕魔门秘事都多不过陵少爷的桃花啊,如果侯希白喜欢陵少多过喜欢尼姑的话,我就真是太开心了……”眼看着徐子陵的脸都黑了,宋师道连忙转换话题,问:“那么石之轩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本来是想杀掉我们的,在我们接触了石青璇之后。”跋锋寒表情仍有余悸地说:“邪王实在太过了得,我们就算是拼命也挡不了他几招。所幸石青璇以箫音削减了他的杀意,再然后……”他眨了眨眼,满脸不解地说:“再然后石之轩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既慈爱又温柔,时不时就冒出来找子陵谈心,我就不好打扰他们了。”
寇仲无比同情地握着跋锋寒的手,说:“老跋你真是辛苦了,陪着魅力无穷的陵少爷走了这一路,看着他拈花惹草,你的心都快碎成片了吧?”
“鬼扯!”看着拓跋寒古怪忍笑的表情,徐子陵简直恨不能要死寇仲,他沉着脸狠瞪了不厚道的好兄弟一眼,随即转向宋师道,咬牙切齿地说:“二哥你到底还说不说魔门秘事了?!”
“陵少勿要动怒,我说还不成么,”宋师道失笑摇头,道:“你要扮演好岳山的话,就必须知道岳山与阴后祝玉研的女儿就是东溟夫人,而东溟公主单婉晶就是东溟夫人和边不负的女儿……”
徐子陵听得目瞪口呆,说:“为什么这些关系这么复杂,边不负不是祝玉研的师弟吗,怎么又成了她的女婿,还想染指她的徒弟婠婠?”
宋师道一脸正直地说:“魔门里的关系嘛,就是这样混乱的,男男女女说不清楚,甚至边不负对祝玉研也有企图呢……总之陵少你从出道以来就和祝玉研那一系人马牵扯甚多了,现在更是和石之轩那一系搅合上了,哎,我都为你头大了。”
面对震惊无比的徐子陵,寇仲笑嘻嘻地说:“陵少你的两个身份既牵扯了邪王阴后,又和他们的徒弟啊女儿啊外孙女儿什么的搅在一起,只你一个人都比整个魔门更混乱吧?”
“仲少你莫要打击我了,”徐子陵蔫不拉几地说;“这回我真是麻烦大了,无论是作为徐子陵还是岳山,看来我要换另一个面具躲躲风头才行。”
“只怕陵少你还要扮一段时间的岳山才行,”宋师道正色道:“我有个关系到杨公宝库的计划,必须借助岳山这身份搅浑水……”
徐子陵既震惊又悲痛,说:“二哥你怎能这样对待好兄弟?继续假扮岳山话,万一祝玉妍来找我春风一度我岂不是死定了?”
宋师道摸了摸下巴,很不厚道地笑了,说:“那你就寻机变回徐子陵,再跑去找邪王就好了嘛……能同时周旋于邪王阴后之间,当世只你一人,这经历多么传奇?”
72、【第六十九章 定计】
这场夜谈虽然源于好兄弟们的久别重逢,然而说到这里,徐子陵已经完全明白了,他之前准备在寇仲回来之后就再次离开的打算恐怕是要夭折了,宋师道早有计划,且这计划还涉及到他徐子陵和魔门一大群人的错乱关系……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这会是怎样的大件事。
徐子陵真心觉得他这辈子简直就是栽在了“好兄弟”这三个字上面——明知道是个大火坑还要把他往下推,好兄弟什么的,要不要这么不讲义气?!
“我可不可以选择不陪你们玩了?”徐子陵弱弱地反抗道。
宋师道语气温柔地说:“这怎么能说是陪我们玩呢,杨公宝库也有陵少你的一份啊……”
徐子陵连连摇头摆手道:“我又不打天下,钱够花就行,那什么宝库你们自己还是去拿吧,我真的是半点都不贪心的。”
“那怎么可以呢,”寇仲帮腔道:“之前我欠了你那么多次,就靠宝库来还了,你不去的话,难道想让我一辈子都还不清?”
徐子陵几近无语地说:“到底是你欠我还是我欠你啊仲少,我现在越发肯定上辈子你就是我的爹,我欠你的太多了……所以这辈子才会甩不脱你这个大债主!”
感受到徐子陵的怨念和抗拒,宋师道轻叹了一声,略微怅然地说:“小陵啊,我实话实说,实在是杨公宝库这件事没你帮忙就做不成,所以就请你大发慈悲帮我们最后一次,好吗?”
徐子陵彻底被打败了,插科打诨的寇仲本来就已让他难以拒绝,更何况是好声好气的宋师道呢?这位宋阀少主根本就是他们双龙人生中的第一贵人,一步步地引导他们由虫变成龙……是以即使徐子陵已经很清楚宋师道“无利不起早”的本性了,他也没法拒绝“同流合污”。回望宋师道,徐子陵苦笑着说:“即使我并不想搅合其中,但你既已这样说了,我又怎可能不答应呢?哎,二哥你才是我上辈子的爹吧,仲少我的娘,我认命了……”
“呿,”寇仲笑着踢了徐子陵一脚,说:“明明你也有好处,别说得像是我们在欺负你,看老跋,都被你弄得表情凝重了。”
跋锋寒摇了摇头,道:“你们毫不避讳地当着我的面大谈杨公宝库这样重大的消息,我怎可能不凝重?不过更凝重的是,我就要离开了。”
“哎?”寇仲和徐子陵都呆了呆,唯有宋师道镇定自若地颔首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你又是早有所料?”跋锋寒锐目一凝,倏地望向宋师道,说:“你这种无所不知的表现,实在让人心里发寒。”
“哪有那么夸张,我又不是神,”宋师道轻松一笑,语气随意地说:“上次我不还差点折在尼姑们的手里么?我知道你要走,只是因为我很清楚你跋锋寒浪子一个,没可能长期留驻一地,就算是陵少也拉不住你吧。”
跋锋寒失笑道:“怎么又扯到子陵身上了,呵,其实我是为了少帅,我的仇家太多,在少帅军中待久了只会拖累你们,相反我一人遁走的话,谁也休想轻易抓住我。”说到这里,他眼神一厉,续道:“再加上经这一路历练,我自信已可胜过曲傲,所以我要回去,先杀曲傲,后斩毕玄!”
跋锋寒去意已决,三个好兄弟也只能祝福和送行了,不过宋师道还是嘱咐他不要贸然挑战毕玄,怎么也要等他们帮忙掠阵才行,否则毕玄手下那么多人手,就算赢了他也无法脱身……跋锋寒欣然应下,便潇洒利落地飘然而去了。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送走了跋锋寒以后,宋师道他们就要开始为“关中寻宝”的大事做准备了,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用来多愁善感。
杨公宝库的秘密曾在江湖上掀起了腥风血雨,却最终因为高丽罗刹女傅君婥的死而渐渐没了声息,而现在这个时候,则终于到了他们再度“启用”杨公宝库来搅风搅雨的绝佳时机了:宋师道在乎的从来都不是杨公宝库里的财宝,而是这座惹人眼馋的宝库带给宋阀一统天下的绝佳机会!
现在的宋阀稳固于岭南和川蜀两处易守难攻之地,看似占尽了优势,但若想由南统北,却终究还是落在了“急不得”这三个字上面。
宋师道和寇仲一起乘船离开岭南之时,宋缺对他的儿子儿媳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急不得”——宋阀如今算是稳据钓鱼台,坐看北方之乱,只要继续稳扎稳打,不愁天下落不进他们的囊中。所以宋缺现在正一边组织朝堂各部、理清内政诸多事宜,一边征兵练兵,务必使他们南方人的军队能够适应北方的气候,更要与飞马牧场合作训练精骑兵,彻底打破“南人无骑兵”的劣势。
在宋缺看来,这场仗少说还要打个好几年,至于他的儿子嘛,确实能干,但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总想一蹴而就……也罢,就让他们领着少帅军在北方搅搅混水,也免得总在他眼前晃来晃去的。
宋师道当然清楚宋缺的想法,但他是绝对不愿意再等个几年的:几年以后的李世民肯定已经扫平了内忧外患——宋师道实在不想费那么多工夫去和“天命真主唐太宗”斗智斗力,如果能尽早借李渊和李建成的手弄死这个大敌,那真是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如果真的弄到南北对峙、多年未决出高下的境况,那么慈航静斋的尼姑们肯定又要说他们宋阀是为了一己争霸之私心而罔顾天下百姓的福祉了,当真是纠缠不清、徒添变故。
上次解晖之死和宋师道的重伤已经使得慈航静斋和宋阀彻底决裂,然而面对那迎面泼去的一大盆脏水,慈航静斋只表示解晖不是她们杀的,宋阀和魔门“似有牵连”,除此之外她们就什么都不再多说,以静默的态度引得天下人纷纷猜测此中“内情”:不过无论那内情是什么都已不大重要,重要的是慈航静斋支持李阀,他们和宋阀这一北一南的两大门阀迟早要决一死战。
而这时间拖得越长,对宋阀其实越没好处:虽说宋阀从任一方面来说都不输于李阀,但慈航静斋能网罗到的高手数目却远远多于宋阀——宋缺虽然了得,但一个宁道奇就够他麻烦的了;偏偏和尚庙和尼姑庵里的高手简直就像春天里的杂草一样多,若给慈航静斋足够的时间来聚拢他们,再用这些高端武力来进行刺杀活动的话,那么宋阀的将领们就都要过上芒刺在背的生活了。
千万别幻想和尚尼姑们会有慈悲心,他们基本上都是奉行“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阻挡了天下百姓福祉的恶徒都该除掉”这一类信条的……
所以宋师道更希望能在真正开始南北对峙、双方不拘手段各显神通之前就干掉李世民或者拿下北方的几个重镇,致使慈航静斋无力回天,那样才能镇住她们,从而避免出现武林高手往来对抗的对宋阀不利的情况。
只有让敌人的反应永远比他慢半拍,才能保持住宋师道为宋阀所创造的有利条件。
如今梵青惠和师妃暄正鼎力支持李世民拿下洛阳,王世充几乎已给逼至了绝境。前段时间窦建德就是想要相助王世充对抗李世民,顺带着渔翁得利、捡个便宜,却没想到会被狡猾的李世民反向设计,最终这位堂堂的夏王失利被擒,更被带至唐军与王世充对战的阵前处死,以作杀鸡儆猴之效。
王世充被吓得肝胆欲裂,若非还有杨公卿助他指挥作战,恐怕洛阳已成李世民的囊中之物了。
宋师道当然不愿让李世民夺得洛阳,但他们宋家军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至于少帅军……上次寇仲差点就被王世充害死在洛阳城里,除非王世充亲自来求寇仲,否则他们实在没必要以德报怨。反正想要对付李世民,还可以用一招“釜底抽薪”嘛。
关中的长安才是李阀的大本营,也是他们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可偏偏杨公宝库就在长安。而李世民现在又远离了长安,岂不正给了宋师道他们抄他老底的机会?
再者说来,长安的这池水本来就够浑浊的了,随着李世民的战功越发显赫,他和李建成之间的矛盾已是一触即发,就连李渊也开始忌惮他这能干的二儿子了。况且长安城内还有另一方势力,那就是独孤阀。之前借着寇仲打败李密的东风,王世充成功将独孤阀的势力从洛阳里拔除,于是独孤阀干脆就投靠了李阀,凭着姻亲的关系在长安落户——但他们难道就真的没有自己的小九九了吗?
再加上杨公宝库里的邪帝
[大唐双龙传]问鼎 第24节(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